列空格算式記錄問題 理解加減互逆

列空格算式記錄問題 理解加減互逆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在國小數學運算的教材中,加減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加減互逆」性質,涉及解題等學習內容。通常,遇到改變量、起始量未知的加減問題,大人很容易想到列代數式,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解題,卻忽略了國小學生尚在以數量直接運算的算術思維階段,無法利用符號運算的代數思維求解。

  本文將從國小涉及的關係/代數與前代數教材中,經驗等量公理(十二年國教課綱已移至七年級)、以符號表示數學公式、加減互逆性質等,來談它們彼此間的相關教學。

 

教學應首重列算式 不可提前學移項法則

  從九年一貫課綱開始,六年級就有「經驗等量公理」的分年細目,想幫助學生在升上國中前,對代數學習有前置經驗;但教學現場往往不經意就提前教「移項法則」,使有 x 的算式解題簡化,不在等號兩邊進行同加、同減、同乘、同除解題。

  然而,這樣的作法會產生許多問題,國小階段代數式中的()或 只是未知定數,並不是變數概念,學生也不認識負數,因此超標學習的移項法則只是皮毛。同時,用 列算式也容易造成教師困擾,學生會認為,簡單的一步驟問題,會解題就好,為什麼要列算式?

  要先學會列算式,才能進行等量公理等代數的學習。若學生未有用空格算式記錄問題的經驗,例如在教()+15=23、23-()=15時,直接進入23-15=8解題的話,將來面對兩步驟或多步驟問題,要依題意寫出有x的算式,如100-(18+x)×3=10,學生就會有困難,也不利國中階段的代數學習。

 

觀察部分與整體量 從空格算式直譯開始

  加法問題的基本型是併加和添加,進階型就是加數、被加數未知;減法問題的基本型是拿走,進階型就是減數、被減數未知。整體而言,結果量未知的問題是基本型,而改變量、起始量未知的問題就是進階型;這些問題不能從成人觀點出發,例如認為16+()=35、()+16=35、35-()=16的題目,都可用35-16=19的減法來解,因此混在一起教學。這些不同層次的問題,對學生而言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兩個數量合起來是16+()=35()+16=35的加法問題,並沒有拿走型的語意,為何要用減法解題?

  另外,比多、比少也是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求差量是基本型,如小平有16元、小安有19元,小平比小安少幾元?它必須透過語意轉換「小安比小平多3元,小平比小安少3元」,並和拿走型做聯絡,學生才能理解算式19-16=3的意義。

  而比較量未知,例如「小安有19元,小平比小安少3元,小平有幾元?」或基準量未知,例如「小安有19元,小安比小平多3元,小平有幾元?」等,就是對學生較難的進階型問題,絕對不宜和基本型混在一起教學。這兩個問題題透過語意轉換就是同樣的問題,它們的問題記錄是19-3=()19-()=3

  當學生會用空格算式依題意直接記錄問題(簡稱直譯)時,例如()+15=3215+()=3232-()=15()-32=15,觀察這些空格算式的部分量和整體量,並從線段圖了解兩量關係,我們會發現前三式的答案都可由32-15=17求得,第四式的答案可由15+32=47求得;兩個算式間15+17=3232-15=1747-32=1515+32=47就有加減互逆關係。

  所以,先從有空格的算式來觀察部分和整體量關係,藉由加減互逆的算術運算求解,這就是算術思維的國小階段解法;而且,有空格的算式是代數式的前置經驗,課綱學習內容N-2-3就提及空格算式的必要性。

 

解題不設固定格式 彈性評量有助於學習

  加減互逆關係應該在加法和減法問題分別學會後,再進行兩個算式部分量和整體量關係的觀察和建立;所以,加法、減法問題的基本型要先學好,才可能有後續的學習。

  教加減問題的進階型時,可把「空格算式」當作學習鷹架或解題工具,引導學生用空格算式,依題意直接記錄問題,當學生理解加減互逆關係,就能用加或減計算解題。在這之後,有些學生的記錄問題會融入解題想法(簡稱轉譯),例如32-15=()15+32=()

  教師教學從直譯入手,有助學生未來的代數學習;評量時,學生只要正確求解,用直譯和轉譯記錄問題都可以。學習成就較高的學生會脫離鷹架,直接用轉譯記錄新問題求解;而學習成就較低的學生看到新問題,會從直譯入手再求解。學習內容N-2-3也提到,解題不要有固定格式,評量多點彈性,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1年3月17日13版)

談數學素養評量

談數學素養評量

文/鍾靜(國北教大數資系退休教授)

  十二年國教課程自108學年開始實施之際,國小數學教學者除關心素養教學外,更關心數學素養評量的問題。筆者認為一份數學試卷,20%~30%是素養評量題就好,還有70%~80%可以是傳統的選擇題、填充題、計算題、應用題等。因此,本文將從三方面來談談數學素養評量的一些想法和實務。

 

素養評量題不等於生活情境題

  一些有關數學素養評量的說法,認為只要將評量題跟生活真實情境結合即可!這種擬PISA強調從生活情境中解決數學問題固然重要,但在國小端有其限制或不足之處;PISA是針對15足歲的學童,他們已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基本的數學知能,但國小6至12歲學童尚在充實數學知能階段,不能忽略基本概念的評量。基於,數學素養有「數學的思維」、「生活的應用」二個要素,基本概念的評量不能只是傳統紙筆測驗,也應有數學素養評量。好的數學素養題是在命題的內涵,不是在形式,例如「以某縣市真實人數取概數到十萬位」,雖有真實生活情境,但沒有數學概念的思考、推理、分析、溝通、應用等。

 

建構反應題是素養評量的利器

  台北市從96學年度、新北市從102學年度起的國小基本學力檢測,都有加考建構反應題(非選題),基隆市國小數學輔導團也從106學年度進行研發及抽測分析;這些試題以小型且貼近教學內容的親民題為主,不以資優題、大型題等為訴求。教師要認識建構反應題,可從北北基考過的試題入手,這些試題的適用範圍包括三到六年級,且有評閱規準、解題分析、教學建議等可參考。建構反應題的評量目的,是為瞭解學生數學概念理解情形、解題思考歷程、解題推理能力、情境應用能力、數學表徵能力等;它不是課本的例行題,而是要求學生運用數學知能,進行理解和解題,學生無法使用模仿或熟記的解法,必須發揮並創造他們的回應,它是一種很不錯的素養評量題型。

 

先評量後討論是最佳評量模式

  教師們可配合單元教學內容,選用北北基或自行研發的建構反應題(數學素養題),切勿將其以教學題來引導學童解題,而應以評量題來了解學童學習的狀況;教師將其作為總結性評量,它只是學習結果的評量,並不是促進學習的評量。若數學課室要進行促進學習的評量,則須有引發高階思維的挑戰性任務,且是持續性的過程與教學整合;此時,建構反應題可視為評量單式的小型任務。透過建構反應題的「先評量、後討論」活動,學生可以從錯誤例討論中修補概念和澄清迷思,從正確例分享中看到多元的解法,也可學習優良例的解題思維。這樣有評量且有豐富討論的素養評量與教學整合活動,不但是一種到位的形成性評量,也是數學課室中的高層次數學任務。

繪本教學 增添數學趣味與實用性

繪本教學 增添數學趣味與實用性

文/鍾靜(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數學是許多中高年級學生不喜歡的科目,但當數學與受歡迎的讀物「繪本」結合,成為兒童數學讀物「數學繪本」,就可透過豐富且簡明的圖文脈絡,呈現數學概念。數學繪本除了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關聯,更能體會數學是有趣且實用的。

  數學繪本的教學,可滿足數學素養中「數學的思維」和「生活的應用」兩種要素,尤其展現數學外部連結、水平數學化的部分。本文將從直接選用、關鍵圖文、教學安排,來談數學繪本教學的考量。

 

繪本當補充教材 須有閱讀與數學討論

  就我所知,臺灣市面上能找到的數學繪本就超過兩百本,從學齡前到國小低、中、高年級都有適用的,基於「學以讀、讀以學」的重要性,數學繪本教學不能沒有閱讀成分。

 

  數學繪本不只是文學作品,也是藝術作品,只是它在情境脈絡中,出現了數學概念、數學表徵、數學符號、數學問題、數學討論等,教師以數學繪本作為數學教學的補充材料,須兼顧繪本閱讀和數學討論。所以,教師要配合單元教學,選擇適用的繪本,但不必藉繪本情境大幅修編數學問題,小幅微調數字則無妨。

  教師選用數學繪本,可以先了解該繪本所呈現的主要數學概念,與單元內容的相關性,相關性越高越適用。如《綠豆村的綠豆》故事中,兩位老爹比較誰買的綠豆多,由於綠豆不易數,因此用不同容器盛裝綠豆來比較;這雖是學前的繪本,但很適合國小容量單元。

  《門鈴又響了》的故事中,由於客人一直來,招待客人的餅乾被平分給越來越多人。這個故事呈現的是平分概念,不是除的概念,教師可將該繪本連結平分單元,作為除法單元的前置經驗。

 

藉繪本關鍵圖文 探討和應用數學概念

  數學繪本教學須有繪本閱讀,更要有數學探究,如果作為數學單元的補充教材,建議數學討論的時間要多一些,故事閱讀可以少一些。

  教師想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須先掌握繪本關鍵圖文,才能幫助學童探討和應用數學概念。教師如果能配合關鍵圖文,提出關鍵問話,則可引導學生數學思考和討論,藉以培養推理、辯證等能力,並增進數學知能和生活的關聯。

  此外,當教師掌握數學繪本的關鍵圖文,就能依據學習內容,決定要引發的討論重點。如《灰熊特報》一書,有三人要競選營隊的發言人,而營隊剛好有一百人,繪本中共出現四個圓形統計圖,這些圖的呈現內容雖然不同,但都出現人數和百分比。透過這些關鍵圖文的變化和比較,配合故事內容進行關鍵提問,可以引導尚未學圓形百分圖和圓形圖的學生,認識這種統計圖的特性,並建立初步概念。相同的數學繪本,可能因年級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學設計。

 

就教學時機不同 數學討論重點有差異

  數學繪本以補充的方式和課程接軌,教師只要選定某繪本為核心,進行一節課的繪本閱讀和數學討論,就是閱讀課的概念了。這樣的方式也可為學童的數學學習增添色彩,繪本往往能減少教學時間,增加學習效果,使數學單元進行更順暢。

  在數學單元中,數學繪本可以擔任許多不同的角色,包括引起動機配合的準備活動,概念教學配合的發展活動,彙整延伸配合的綜合活動等,只要教學時機不同,數學討論就會不同,教師可配合關鍵圖文和數學概念,決定最佳的教學安排。

  以《慌張先生》一書為例,書中描述主角參加什麼活動都遲到,藉此引導學生了解守時的重要,並認識鐘面上幾時幾分的時刻概念。

  教師如果用在「幾點鐘、幾點半」的教學前,可當作學習報讀時刻引起動機,但繪本中的時刻要略調為整點和整點半;如果教師用在教完幾時幾分的報讀之後,可當作學完鐘面時刻報讀的彙整延伸,讓學童了解會看時鐘的重要,並檢驗他們是否能正確報讀繪本中出現的鐘面。

  總之,選用適合的數學繪本,不但能和部定數學課程銜接,也能做為學習輔助的補救教材;數學繪本有些數學概念超越課程,或是課程相關的補充,可作為課後或社團活動的材料。

數學繪本選用 須考量概念與教學時機

數學繪本選用須考量概念與教學時機

文/鍾靜(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數學繪本是數學讀物的一種,它具有豐富、簡明的圖和文,通常以故事情境和數學概念來呈現;它不是透過故事敘述的數學題目集,也不是有圖示的數學小百科。這種有情境和概念脈絡的圖畫書,更容易親近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事件的關聯,體認數學不是用來考試而已。

  這些數學繪本以九年一貫數學領綱的分年細目,或十二年國教數學領綱的學習內容,對應繪本中呈現的數學概念,可將數學繪本分成「數學概念點」、「數學概念串」、「數學小主題」三類。

  本文將從這三種分類來談數、量、形,以及其他主題相關的繪本與教學。

 

以數學概念點為主 有利於課程接軌

  學生的數學學習都是在某個主題下,由不同概念累積而成的,而這類數學繪本則是以故事脈絡和某個數學概念點呈現。

  例如《小熊去爬山》一書,闡述十以內數的基數和序數概念;《螞蟻女王的冬被》是長度測量的個別單位概念;《我的比較好》是量與實測的面積概念;《檸檬汁大拍賣》是統計長條圖的概念。

  這些繪本深入數學概念進行探討,只會對應一個學習內容或分年細目,有利於數學課程的接軌,很適合教師選用。

  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閱讀繪本、討論數學,讓學生認識生活中可運用的數學,並從關鍵提問去思考。

圖1:《小熊去爬山》繪本封面

圖2:《螞蟻女王的冬被》繪本封面

  再以《蜘蛛小姐的襪子鋪》來談,這是一本以十十乘法概念為核心的繪本,它不同於教科書,都按照被乘數2、5、4、……、10、1、0的順序發展教材,而是整合性的協助學生,了解「×」的意義,這些都是從「幾的幾倍」原型建立的。這本數學繪本以有趣的圖文,引導師生從故事脈絡中,思考乘法概念與生活問題的關聯。

圖3:蜘蛛小姐的襪子舖繪本封面

 

以數學概念串為主 可彈性討論概念

  這類數學繪本在故事脈絡中,出現不止一個數學概念點,而是相關的數學概念串。

  例如《我要當好爸爸》是時間概念中,日期、星期、月分、季節、年的概念串;《分數是分出來的》是分數概念中,單位分數、簡單同分母分數的概念串;《嘿,圖表真好用》是統計的正字表、實物(畫圈、打勾)圖表、長條圖的概念串;《魔法學校發生的事》則是幾何的線對稱、面對稱、鏡面反射的概念串。

  這些數學繪本會對應兩個以上的學習內容或分年細目,也可能有一些延伸或擴展的數學概念,但都是配合故事情境自然出現的;教師可配合不同年級的課程選用,進行關鍵圖文討論,超過課程的部分帶過即可。

  再以《貪心的三角形》來談,這本繪本中的數學概念,是平面圖形的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會滾的多邊形等。教師可利用繪本中呈現的各種形體,引起學童學習基本圖形、多邊形的動機,或彙整延伸,並以「多一個邊、一個角」的關鍵圖文,探討這些平面圖形間的關係。

 

以數學小主題為主 從活動帶入概念

  這類數學繪本不全以故事脈絡貫穿全文,有時會加上生活情境、操作活動、遊戲活動等,介紹某項數學小主題的概念。

  例如《摺紙的幾何》是介紹平面圖形的直角、正方形、長方形、四邊形概念;《奇妙的三角形》是透過操作活動,認識三角形,以及三個角平分線相交、中垂線相交、中線相交的特性。

  這些數學繪本呈現某一個小主題的相關數學概念,它會對應兩個以上的學習內容或分年細目,也可能有一些延伸或擴展的數學概念,甚至從國小端體驗相關的國中數學概念。教師可配合該年級課程,選用部分繪本內容,進行關鍵圖文的深入討論即可,其餘部分可鼓勵學童自我閱讀或小組共讀。

  以《什麼是對稱》來談,它的數學概念有線對稱、點對稱、面對稱,教師可配合國小線對稱課程,進行前半段的閱讀和討論,從生活情境中,有系統的認識、製作、設計線對稱圖形,以及自然科學中有哪些對稱現象。至於後半段,生活情境中的點對稱、面對稱圖形,學童可自行閱讀認識就好。

  本文是從配合單元教學的角度來討論,數學繪本的選用有其限制性,須同時考量數學概念和教學時機。要透過「讀以學」擴展學童的數學知能,還有補救教學、資優教學的話,數學繪本都是不錯的材料。

數學試題設計 反映學童學習狀態

數學試題設計 反映學童學習狀態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一份好的總結性評量,要能測出學童真正的學習結果,並反映出學童的學習狀態;評量得分不宜偏高或偏低,可能七十分到一百分,對一般國小學童是不錯的分布。如果試題偏難、分數偏低,會使低成就的學童喪失學習的信心;如果試題偏易、分數偏高,會使高成就的學童降低學習動力。

       怎麼樣處理一份難易適中的試卷,且能考量學習的進程、學童的程度?建議在低年段學童的數學評量上,可介於九十到一百分,中年段介於八十到一百分,高年段介於七十到一百分。本文擬從五方面,來談在評量中關注學童數學學習的作法。

 

設計評量題數時 應考量時間和內容   

  很多數學試卷會忽略試題數量與考試時間的合理性,這兩者和試題的難易度也有關聯。例如一份試卷有選擇題十三題、每題兩分;計算題八題、每題三分;應用題十題、每題五分。題目有公噸和公斤,公斤和公克,公頃和公畝,甚至還有平方公里、公頃、公畝和平方公尺等,很多超過相鄰二階單位的換算範圍;這些換算的題數不少,甚至許多選擇題的四個選項都須要換算。這份試卷看起來題量尚可,但應用題甚少例行題,也甚少基本題;如果考試時間不足,更是雪上加霜。  

 

評量對應學習時 勿忽略基本題題數        

  試題品質都會用雙向細目表來控制和提升,而雙向細目表其中之一的向度為內容,主要在呈現評量內容,其範圍須能反映學童所學。

        往往相關的單元或小節,都會逐漸加強其概念的深度及應用,相較學習初期的基本題,題目也會越來越複雜。這些綜合性、擴展性題目,往往是教師青睞的試題,例如:有一座邊長二十公尺的正方形公園,小明跑了六圈,共跑了多少公尺?

        同樣的乘法,連乘兩步驟的基本題是:一包餅乾有二十片,一盒有四包,媽媽一次買了六盒,共有多少片餅乾?那麼基本題的題數或配分考量,應就「相關教學時數」占「這次評量內容(單元)總時數」的百分比來分配。

 

評量具認知向度 不可全都是例行題        

  我國的國中會考、大學指考等檢測,在試題雙向細目表的認知向度,都採概念理解、程序知識、應用解題,這三部分的命題,都可以用選擇題、填充題、應用(文字)題等來呈現。計算題應該都屬於程序知識,但是應用(文字)題不一定屬於應用解題,例如:一盒雞蛋有八顆,媽媽買了三盒,媽媽共買了幾顆雞蛋?

        這題是例行題,雖然用乘法概念來解題,但是學童要自己列式和求解,屬於程序知識的成分較多。但題目若修改成:雞蛋有一盒六顆的,也有一盒八顆的,媽媽買了三盒相同顆數的雞蛋,如果媽媽想買多一點雞蛋,她總共會買到幾顆?這題學童需要思考才能解題,不能看到數字就進行乘法運算,可屬於應用解題;且這也不是難題,屬於不錯的非例行題。

        一份試卷不應該全部都是課本、習作上常見的題目,也不宜出現太多教材曾出現的複雜題或難題。最好有一成到兩成需要思考,又不會太難的非例行題。

 

評量有實作題時 容許誤差但須合理        

  當評量的內容涉及量長度、畫角度等測量或實作題時,教師在檢核上,應基於學童會有工具的誤差、被測量物的誤差、報讀的誤差等,所以答案可能與預期的有所差異。例如:實測一條八點六公分的紙條,學童的答案是八點五公分或八點七公分,只要答案在合理的範圍內,都可算是正確的。

 

有建構反應題時 評量初期採加分題        

  有些學校或教師會在定期評量時考建構反應題,而建構反應題是以非例行性、解題思維等為訴求的評量題,它可從答案、作法或理由中,了解學童解題的兩分、一分、零分類型。

        建構反應題不重分數、強調類型,主要是重在學童解題想法的分類。如果在建構題評量後只進行一般檢討,沒有針對錯誤例、正確例、優良例深入討論,修正學童錯誤的想法,分享多元解法,則對數學概念優化的助益不大。

        因為數學課不常對建構題進行「先評量、後討論」的形成性評量,以促進學童學習;單靠建構題的幾分評定,未實施教學和評量的整合活動,其效果有限。

        所以,基於建構題的特性和功能,我建議在定期評量時,先以加分題出現,了解學童的學習狀況,不要造成學童評量時的壓力;等學校各班教學有此氛圍,才適合進行正式評量。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0年8月19日教育版)

評閱數學題重理解 促進概念學習

評閱數學題重理解 促進概念學習

 文/鍾靜(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數學的教學與評量雖是一體兩面,但要考慮學童學習的個別差異,以及評量內容的重點和方式,怎麼樣才是最適當的評閱處置。通常小考、段考等都是總結性評量,屬於「學習結果的評量」;而現今的評量趨勢重在「促進學習的評量」,要能掌握學生評量結果,並進行即時回饋的形成性評量。

  本文將探討在總結性評量時,教師的命題或評閱,如何關注學生數學學習,也在促進概念學習上略為著力。

 

評量重解題時 首重正確而非格式

  教師在教多位數直式乘法算則時,常會感到困惑,明明教學強調用個位、十位、百位等,去乘以幾倍、幾十倍等有效率的作法,但有些學童在乘以二位數時,直式不是寫出兩層,而是多層,還會將該省略的0寫出。以178×24的計算為例,但只討論20倍的部份,4倍的部份暫不討論,詳見算式1。

 

  此題有效率的作答方式,是心中有清楚的位值概念,詳見算式2。

  如果教師未從位值概念來說明,只有從計算來演示,會讓很多不理解的學童,碰到多次進位,或數字有0時錯誤百出;但學童剛理解算則時,可能會為安全計算,寫出多層或多個0,例如算式3。其實這樣的計算是正確的,教師不宜扣分,除非學童已練習一個月到兩個月,為鼓勵學童用簡潔有效的作法,才可斟酌扣一點分數。

  學童在解多步驟問題時亦然,當學童在學併式時,常常先算部分加括號,所以此時容易會有多餘的括號,例如:100-(12×7)、(52+43)-22,此時,教師評量上也不宜視為錯,當學童熟稔四則運算規則,自然會省略括號。

 

評量須圖示時 側重概念而非精準

  很多教師不喜歡評閱作圖題,認為學童圖示不易精準,例如右下方這種提供圖片的題目。此題為TIMSS試題,目的在了解學童的百分比概念,該題在周界上沒有任何畫圖的參考點,作答重在概念的呈現。

  圖中兩名學童雖然畫的不精準(詳見反應1與反應2),但可以看出50%約是長方形的一半,在剩下一半中,一半是25%,最後的四分之一中15%比10%大。

  從這題的學童作答可知,若要求太過精確,會妨礙學童的思維,反而過於從面積、邊長的等分去解題。

  此外,當學童要利用線段圖來表示文字題中一些數量的關係時,若要求學童畫出的線段圖長度,須和文中數量呈比例,會讓學童解題失去重點;學童要耗費更多心力,也不易畫出完美的線段圖,這會讓他們放棄解題。

 

評量涉定義時 更重理解容許彈性

  學童解題若以概念取代定義,評量也不宜算錯。例如當評量題目為畫出三角形的高時,若學童未按照高的定義,畫出從頂點到底邊的垂線,而是從頂點先畫了和底邊平行的延長線,再從此延長線上任一點,畫出到底邊的垂線,這垂線當然也是此三角形的高。

  總之,設計數學評量要減少限制、增加彈性(詳見《國語日報》一百零九年五月二十日、六月三日的十三版)外,在評閱時應以概念為重點,才能鼓勵學童勇於解題,不喪失學習的動力。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0年8月12日教育版)

增加彈性 提升學童解題興趣與信心

增加彈性 提升學童解題興趣與信心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資系教授)

  數學教學和評量雖是一體兩面,但怎麼教、怎麼評是很有學問的。教學講求目的性,希望充實學童數學概念,提升解題思維和策略;評量則講求確認性,了解學童學會什麼、理解多少,但是不可輕忽學童的學習有時間差和路徑差。不適當的評量,會抹煞學童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教師只要小小的調整,在評量上增加彈性,就可令大多數學童受惠,在學習路上順暢不少。

  本文擬從教學現場的實際和可行面,提出數學教學中常有的現象,並與讀者分享我的經驗和想法。

 

教學是逐步發展時 評量暫不強求

  數學學習不是教師教完,學童就能熟記,完全進入自動化階段;尤其是概念的學習,希望兼顧理解和熟練,學童的概念需要逐步深化,要允許他們從解題中熟稔。

  以二年級很重要的乘法學習為例,通常教材會安排成三個單元,在二上後半是2、5和4、8的九九乘法,以及3、6和7、9的九九乘法,到二下前半才是0、10的十十乘法。

  這三個乘法單元背後的數學模型都是「幾的幾倍」,例如從4+4+4+4+4=20中,察覺「4有5個」或「有5個4」,進而再次轉換語意為「4的5倍」,才引入乘法算式4×5=20。

  第一個單元重在學童從情境中,將自發性解題的加法算式,經過兩次語意轉換引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單元,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童記錄問題,學童此時已有乘法算式的經驗,他們是有能力將新情境寫成有括號的算式,例如7×6=( ),但學童尚不知答案,教師可鼓勵學童用已會的加法或乘法算式:7+7+7+7+7+7=42或7+7=14、14+14=28、28+14=42或是7×5=35、35+7=42或7×3=21、21+21=42找出答案;如此一來,學童更能掌握乘法概念,也適合進階教學7的6倍是42,再多1個7就是7的7倍,也就是49。

  至此,親師一定在想,那麼早些讓學童背九九乘法不就好了?其實,學童在不理解乘法的概念下死背,反而會影響學童的學習態度,因為他看見算式就知道答案,以為自己懂了,對教師講解乘法模型,以及被乘數、乘數固定時積的變化等都可能忽略,沒學到重要內涵。

  乘法單元的學習一般都採分布學習,不會連著安排,教師教過後會要求學童熟背,但要到自動化的反應需假以時日;所以不論是哪一單元的內容,學生在解題或評量時,親師暫時不用要求學童一定要直接背出九九乘法的答案,而是允許學童尚不熟記時,可以用自己有把握的方法找出答案。透過遊戲、解題、乘法表等方式,幫助學童有思考的背誦九九乘法,絕對比死背口訣好。

 

教學有不同層次時 評量不可忽略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類似的數學問題在不同年級出現,親師往往會以自己認同的解法去指導,可是學童的數學學習有系統性和脈絡性,如果沒注意他們的學習內容,評量超前要求,會造成他們的挫折感與不理解。

  例如今天是11月23日,再過8天就是媽媽生日,媽媽是幾月幾日過生日?這題是跨月的時刻和時間量問題。這題如果出現在低年級的解題或評量活動,親師一定要提供月曆,讓學童透過點數日子來解題,此時也不宜要求學童熟背每個月有幾天。此題學童要先從語意確定23日要不要算?還有跨月會比不跨月難。

  如果這題出現在中、高年級,學童須學過時間線段圖(數線),從線段圖上認識時刻、時間量的表徵和關聯,並了解只有時間量才能進行加減、乘除運算。最後,用算式23+8=31、31-30=1表示解法,知道媽媽生日是12月1日。

  再舉有關周長和面積的問題,例如有一正方形花圃的面積是36平方公尺,這個正方形花圃的周長是多少?大人看到這題會覺得很容易,就是6×4=24(公尺)。但是由面積求周長對學童而言是逆推的問題,學童如何得知正方形的邊長是6公尺?中年級學童可以透過方格紙操作、嘗試錯誤,並配合九九乘法的事實,找出正方形的邊長。

  而高年級學童可以利用學過的因數分解,並配合正方形邊長的性質,找出36=6×6,得知正方形的邊長是6公尺。學童到國中學過開方根,就可直接√36=6,再算6×4=24(公尺)。

  所以,評量的重點必須符合學童當下學習的內容,並根據學童理解的概念,指導他們解題及進行評量。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109年6月 3日教育版)

 

減少限制 提升解題動力與靈活度

減少限制 提升解題動力與靈活度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資系教授)

 

  親師通常會認為「教什麼就考什麼」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親師如果能從學童學習的角度來思考,再從各種大型測驗,例如會考、學測、PISATIMMES 等評閱標準來觀察,就會發現評量和教學雖然是一體兩面,但仍有不同的考量之處。

  本文將分別從教學有高階解法時,或以鷹架提升時,這兩類具有特殊目的的評量觀點,來談我的想法和實務經驗。

 

教學有高階解法時 評量不宜規範

  教師在提升學童數學概念或解法時,經常會出現高階解法的教材,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學童學過多步驟問題後,教師引用一個算式記錄解題,例如「同樂會有8名男生和16名女生參加,每人繳了100元,共花了1680元,每人可退回多少元?」這項費用問題的解題步驟如解法:引導學童將8+16=24(人)、1680÷24=70(元)、100-70=30(元)這三個算式寫成一個算式時,要和學童約定運算順序,先算8+16加括號外,並用(8+16)替換1680÷24中的24人,記成1680÷(8+16)=70(元),再將1680÷(8+16)來替換100-70中的70元,形成併式100-1680÷(8+16)=30(元)。

  最後,教師還須讓學童認識括號先算、先乘除後加減、由左到右三種運算規則,並配合題意,指導學童檢查算式中是否有可省略的括號。但學童在面對新的應用題時,要先掌握解法,才可能以「一個算式」解題,再用逐次減項及四則運算求答案,如算式:100-1680÷(8+16)=100-1680÷24=100-70=30(元)。

  通常,國際性或國內大型評量很少規範解法,只分析學童能否成功解題;「解題」是數學教育重視的核心能力之一,所以從評量觀點來看,成功解題比規範解法重要。

  從國小教育現場的實務考量,教師以教「一個算式」提升學童用高階解法;我的建議是,段考時,酌量一、兩題要求即可,而且剛學時有多的括號也無妨,這樣可鼓勵大多數的學童勇於解題,也區分成就稍高者。因為讓學童評量成績有成就感,絕對比讓學童害怕和排斥數學更重要。

 

教學以鷹架提升時 評量不宜限制

  重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就會關注學習的近側發展區,以鷹架教學來提升學童的知能。學童學習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算式時,都是從結果量未知的問題開始;當面對起始量或改變量未知的問題,大多數的學童是無法直接求解的,例如加數未知問題:「小明存了17元,還要存多少元,才有25元可以得到一張獎卡?」這雖與典型的拿走型問題解法一樣,都是25-17=8,但是大多數學童心中的減法算式,對應結果量未知的拿走型問題,就是從整體量中取走、用掉、吃掉等部分量。

  現因追加型問題的總量是抽象的,須從依題意記錄問題17+( )=25入手,讓部分量17和整體量25在有括號的算式(算式填充題)中呈現,這時才能協助學童從兩量之間的部分和整體關係,明白為什麼是25-17=8,明白還要存8元。

  除此之外,17+( )=25和25-17=( )這兩個有括號的算式之間,還有「加減互逆」的關係,這對多數學童而言是抽象的;所以親師不能認為追加型問題,學童不需引導就能直接用減法算式來求解。

  碰到起始量或改變量未知的問題,教師引入「先記錄問題,再算算看」,就是要透過依題意記錄的有括號算式,來察覺兩量關係進行解題,這是鷹架教學的作法。

  因為部分學童經過學習,已能看到題目中的加減互逆關係,所以這些學童的記錄問題,可能會按解法寫出有括號的算式,如前述追加型問題25-17=( );但大多數學童還是要依題意將問題寫成17+( )=25,再從兩量關係中進行解題。

  因此「記錄問題」從嚴的說法是依題意記錄,從寬的說是融入解題想法也可以,學童能掌握問題且正確解題最重要。所以評量時,教師對「先記錄問題,再解題」不宜限制作法,但教學時須確定,學童都會依題意記錄問題,以利未來代數列式和解題的學習。

  總之,學童在評量時受到不當的規範和限制,往往會讓他們學習受挫、喪失信心;以本文討論的案例來看,如果過於強調「先用一個算式解題,再求答」,這會讓成就較低的學童失去主動解題的動力;如果過於強調「先依題意記錄問題,再解題」,則會讓成就稍高的學童喪失解題的靈活。

  親師要了解學童的數學學習有路徑差和時間差,教師雖有教學的目的,但學童會以較有把握的解法處理,別讓評量變成學習的絆腳石。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0年5月27日教育版)

數學驚艷 創造美麗刺繡

數學驚艷 創造美麗刺繡

文/黃琡懿(臺北市武功國小)

  藝術與美感和數學有什麼關係呢?在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列為核心素養之一,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有感,而數學本身的美學,不僅僅是以文化藝術的方式呈現,其精練的算式、甚至是數學規律本身,亦是一種美。筆者透過幾何刺繡的操作活動,帶領四年級學生,欣賞並體現數學的規律之美。

 

體驗從直線創造曲線的神奇

  筆者先讓學生在方格筆記本上畫上十字線,十字線的上、下、左、右條軸線長度分別為10公分,以十字交叉的點為0,以0為中心每間隔1公分畫上記號,配合方格紙,學生可輕易地取出距離並標上記號。

  接著在橫軸上,從0向左、右往外延伸,在剛畫號的記號上標註1、2、3、4……10,縱軸則是從0往向上、下延伸,分別在記號上標註10、9、8……1,最後將十字格所區分的4個區塊,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將數字相同的點連起來,用色彩作為區分。當學生連出第一個區塊時,都忍不住驚訝:「哇!直線變出曲線了!」接下來的區塊就畫得更起勁了!

 

回顧歷程 討論規律

  當學生完成紙上作品後,一起回顧剛才的操作歷程,討論是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完成這樣的圖。貝林說:「兩個點間的間隔要一樣大。」語恩說:「在十字格的線上,取的點數要一樣多。」庭儀說:「當間隔越小,所形成的曲線越密集。」學生已經知道想從直線創造出曲線,必須要等距,而且每條線的距離要相等,接著就讓學生想一想,如果今天畫的底圖是正方形、圓形,要如何標記點的記號,如果取的點間隔不一樣大,會出來的圖會有什麼變化?

 

運用規律 幾何刺繡

  討論直線變曲線的原理後,發下每個學生一張彩色卡紙,在卡紙上設計想要的基本圖形,例如十字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學生發揮各自的創意,接著按照剛才討論的規律,取相同的距離做記號,因為已經了解規則,便可以省略了標記數字的步驟,並在所有做記號的點上,用大頭針先穿洞,穿洞時,下方墊著紙箱,不僅容易操作,也比較安全。接著拿塑膠針,以毛線穿過間隔相同距離的點,直到每個點都穿完,幾何刺繡就完成了。過程中學生也有更進一步的發現。廷恩說:「圓形、正方形這類的形狀,要檢查每個點都有穿過兩條線,才不會漏一個洞沒穿到,圖形就會不完整。」廷琋說:「圓形形狀在穿線時,如果線穿點的間隔越遠,做出來的環會越大,中間的形成的圓就會越小。」羿晨說:「穿的時候要間隔一樣的點數,要有耐心和細心,才不會出錯。」透過這個活動,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發現穿錯了,就得拆掉重穿,雖然捨不得,但是孩子都能面對挫折,重頭再來。

 

涵養數學美學 讓數學更有感

  當孩子一針一線點數間隔,安靜而專注的刺繡時,正熙說:「做這個數學活動好療癒,真有趣!」而全班完成的作品排列起來,壯觀而美麗,學生們彼此討論設計的圖案與配色,學生很喜歡這個活動,甚至回家後還自己主動在紙上設計圖案,湘婷還拿來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幾何刺繡作品集,相信孩子們都感受到了:數學的規律,好美!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0年4月28日樂學版)

一年級長度教材結構與重點

一年級長度教材結構與重點

 

文/葉啟村(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長度是國小最早學習的量,而量的教學有一套系統性的順序可遵循,以下說明一年級長度教材的結構以及教材的重點。

 

量與實測教材結構

  量與實測所處理的測度量從知覺上可分為感官量與工具量。感官量是指可以用身體的感官器官去發覺此量的存在,例如:長度、面積、體積、重量、角度、容量、速度等都是。工具量則是指須利用工具測量才可得知此量,例如:時間、密度等。一般而言,感官測度量有一套系統性的教學順序可遵循,如下:

(1)某量初步概念。

(2)某量的間接比較。

(3)某量普遍單位比較。

(4)某量的測量單位制度概念。

(5)某量的測量公式概念。

  由於長度量為感官量中最易察覺,也是學生最常接觸的測度量。因此,其教學結構也最完整的依循上述的教學順序。

 

長度與距離

  長度是指物體的長,距離則為兩點的直線連線段的長。因此,學生必須先具備長度的概念才能去了解距離的意義。例如:教師在介紹「鉛筆的長在哪裡」時,教師須用手指頭從鉛筆的一端連續移動到另一端(如圖1)。切忌以兩指靜放在鉛筆的兩端,以距離呈現「鉛筆的長」。

圖1: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第2單元

 

  試想一想,倘若為彎曲的物體,將兩指靜放在此物的兩端表達其長度概念,此為錯誤的教學模式。

 

長短、高矮與厚薄

  長度用於日常生活中術語,有長短、高矮與厚薄。長短是學生最易看到的且經常使用的長度量,高矮其次,最後是厚薄。有些學生會將身高誤解成頭頂端離地面距離,因此教師應運用「長度的初步概念」,用手指頭從人體的腳底一端連續移動到頭頂一端,以讓學生知道身高的意義(如圖2)。

圖2: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第2單元

 

  同理,厚薄的比較也應將其長度量以線段呈現(如圖3),使學生了解厚薄的意義。

圖3: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第2單元

 

直觀比較、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

  直觀比較是指只要透過感官且不需要其他工具或策略就能比較出兩量的大小。通常兩物測度量的差距很大,教學上通常用來檢查學生是否了解此測度量的初步概念。

  直接比較是運用策略與推理比較出兩物的長。通常兩物測度量的差距很小,必須透過比對才能發現大小。比對方式採用的策略有兩種:

(1)對齊一端再觀察另一端距離對齊一端的遠近(運用距離概念)。

(2)將一物內嵌於另一物,有可能兩端都沒有對齊(運用長度的初步概念)。

  間接比較是指兩物無法運用直接比較策略比較出兩物的長,因此必須先複製其中一物的長(有時必須兩物的長都複製),再與另一物做直接比較(如圖4)。也就是說,間接比較運用了遞移律:abbcac

圖4: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第2單元

 

  所以在教學上的安排是:直觀比較→直接比較→間接比較。

 

長度的保留概念與間接比較

  所謂量的保留概念是指「物體的該測度量不會因時間、地點或形變而改變」,長度的保留概念可分為三種:

(1)物體移動時,移動前與移動後之長度不變。

(2)物體改變形狀時,形變前與形變後之長度不變。

(3)物體細分成幾個小單位長時,細分前之長度等於細分後小單位之長度總和。

  依據上述保留概念,「長度的間接比較」可分為兩個層次:

(1)利用繩子複製其中一物的長(有時必須兩物的長都複製),再將繩子拉直後做直接比較。

圖5: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下第2單元

 

(2)將兩物的長分別細分成數個相同單位,再比較其單位的數量。

圖6: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下習作綜合練習(一)

 

  前者可稱為「狹義的長度間接比較」,後者則統稱為「長度的個別單位比較」。

 

長度的合成和分解活動

  在國小數學第一冊中,學生學會了使用「加法算式」與「減法算式」記錄數量的併加型、添加型和拿走型,在國小數學第二冊將延伸至記錄「長度的合成和分解活動」。這是學生使用算式記錄「測度量的合成和分解活動」的啟蒙活動,因此務必仔細與審慎處理。

  進行長度的合成與分解活動前,要先建立學生「能將物體細分成幾個個別單位的長」之保留概念,成功地將物體的長轉移到個別單位的數量個數。接著,進行長度的合成的計算,如:「兩條魚接起來的長」,就等同計算「兩組數量的總和」。學生自然理解「加法算式」記錄「長度合成」的意義,勿須盲目背誦。

圖7: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下第2單元

 

  「拿走型問題」為學生學習「減法算式記錄」的基本題型。因此先利用「將物體細分成幾個個別單位的長」的保留概念,將「長度的拿走型問題」轉化成「數量的拿走型問題」,進而能使用「減法算式」記錄該類問題。

圖8: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下第2單元

 

  一年級時僅需處理「某量初步概念」和「某量的間接比較」,而「某量普遍單位比較」之「公分、公尺」普遍單位的建立,將留待二年級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