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大華單車畢旅 風雨無阻征花東

  高雄市鳥松區大華國小連續第五年舉行單車畢旅,今年拉長里程來到花東;三十七名畢業生日前從花蓮東華大學出發,歷經七個半小時抵達臺東鹿野,完成全長一百四十公里的單車畢旅,親手領取「完騎獎座」。

  校長邵秋桃說,今年畢旅較歷屆增加了二十公里的路程,而且高低崎嶇道路不少,更遇上風雨,有的學生騎到輪胎都破了,也有人說屁股很痛,但每個人都不放棄;清晨六點三十分出發,下午兩點陸續扺達目的地。

  學生黃湘婷說,單車畢旅前,自己還不會騎腳踏車,多虧志工爸媽不厭其煩的教導,她才能完騎。

  後援會長郭家峰說,為了怕孩子失溫,家長沿路買了蔥油餅,只要學生停下車,就直接展開路邊餵食秀。

  總召陳芊邑說,感謝花蓮縣東竹國小提供禮堂,讓學生在雨中有一個落腳處。

  家長會長張惠華表示,一路上沒有人放棄,這絕對是當天臺九線上最吸睛動人的畫面。

高市大華單車畢旅 風雨無阻征花東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陳景清/高雄報導 2021/04/29】

全國技能競賽中區賽 明道高職部成績耀眼

  明道中學高職部學生參加全國技能競賽中區賽,有15位學生獲得西點製作、中餐烹飪、西餐烹飪、旅館接待、餐飲服務、平面設計、雲端運算等職類佳績,將繼續挑戰全國賽,並有機會角逐國際技能競賽國手,為國爭光。

  資訊科的王冠詠、陳軒立首次參加雲端運算競賽,就分別獲得第2、3名,過程中他們須完成雲端架構、流量控制及成本控管等,以最低成本處理最多資料訴求。王冠詠僅高中一年級,他說,從國中就開始自學雲端程式及部署伺服器,也透過比賽學會與同儕合作。陳軒立說,比賽中會看到對手的分數排名,同時需要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隨時調整規畫內容。

  鄭詠嫻、方宇靖、林士婷在旅館接待項目,分別榮獲第1、2、3名。鄭詠嫻說,旅館服務不僅需要有流程的英語表達能力,更考驗細心度及服務熱誠,且競賽當天才知道服務顧客的資料,也需要靈活應變的能力。

  林士婷說,自己起初對英語沒自信,但透過親友鼓勵,再加上自己多聽英語電台、英語歌等練習,讓自己的高中生活「不後悔」方宇靖是餐飲科的學生,他跨領域參加競賽也不斷突破自己,且因為這次題目設計是以「新加坡」文化為主題,剛好在國二時參加過學校舉辦的新加坡教育旅行,身歷其境的學習經驗,幫助自己很多,他也鼓勵學弟妹們可以把握多元的學習機會。

  在餐飲科部分,韓昕霓、呂沂倩分別獲得西點製作一、二名,兩人都是第二次參賽,也成功突破自己的紀錄。她們都表示,把自己擅長的部分練到最好,是他們拿好成績的訣竅,未來以申請高雄餐旅大學為目標。

全國技能競賽中區賽 明道高職部成績耀眼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黃寅/台中報導 2021/04/28】

北區技能競賽成績揭曉 瑞芳高工指導學生大放異彩

  全國技能競賽北區成績揭曉,瑞芳高工指導的學生在青少年組、青年組成績優異,共獲得1金、2銀、2銅、5優勝、3佳作成績。各職類獲優勝以上成績選手,9月底將在高雄參加全國賽,爭取更高榮譽,甚至有機會參加國手選拔,代表國家出國比賽。

  瑞芳高工表示,青少年組「漆作裝潢」職類第1名瑞芳國中葉俊祥、第3名是瑞芳國中蕭子杰、第4名武崙國中張承恩、第5名欽賢國中的許文芳、佳作瑞芳國中高暳蓁,5名學生都是由瑞工室內空間設計科老師蔡須全指導。

  葉俊祥家中經濟主要由外婆負擔,他是第一次接觸漆作,訓練過程遇到許多困難,還好有瑞芳高工、瑞芳國中栽培,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提供經費當後盾,最後拿下好成績。

  瑞工在北區技能競賽青年組漆作裝潢、珠寶金銀細工、建築舖面、家具木工及CAD機械設計製圖職類也有斬獲,包括漆作裝潢第2名高浩慈、珠寶金銀細工第2名張芯語、漆作裝潢第3名康立禾、建築舖面第4名陳禹晴、家具木工第4名谷貫傑、漆作裝潢第5名簡凱庭、CAD機械設計製圖佳作張庭華、珠寶金銀細工佳作李依庭。

  高浩慈目前就讀高二,去年參加比賽未能得獎,經師長鼓勵及自我檢視問題後,今年調整心態,投入更多時間及心力練習脫穎而出。現在開始備戰全國賽,朝自己的目標邁進。

  高三學生張芯語一年級參賽沒得獎,二年級得第4名。她說,今年的對手有很多是去年的熟面孔,賽前十分的緊張,比賽時保持著平常心順利完成,如願得第2名。

  瑞芳高工顏龍源校長表示,透過競賽獲獎驗證學校老師專業實力,並可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激發自信心與成就感。透過專業技術及實作能力,也有助地方產業、觀光、餐飲及創生更上層樓,促進家庭、學校與社區共存共榮。

北區技能競賽成績揭曉 瑞芳高工指導學生大放異彩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邱瑞杰/新北報導 2021/04/28】

竹圍國小廁所大改造 省水結合濕地海洋風

  新北市淡水區竹圍國小將廁所進行大改造,配合市府教育局推行「4KR(SKR)如廁好清新」政策為提供學生清新、自在的如廁環境,學校也發揮創意打造出主題式的廁所,這次設計出不僅代表竹圍國小的紅樹林海洋風格特色,更結合了陶藝與省水裝置,打造兼附美觀還有節能教育的特色廁所。

  竹圍國小主任孫德仁表示,由於竹圍國小鄰近淡水紅樹林保育區,因此廁所當中一定會有濕地生態,以溫馨明亮濕地風格,廁所入口意象有青蛙、螃蟹造型,洗手槽是溼地池的設計,而重點水龍頭改為學生作的水筆仔造型韏陶藝作品搭配省水龍頭的設計,而出水使用手轉開關之外更設計踏板水龍頭裝置,不僅發揮省水功能,更可以養成學生節能好習慣。

  這次改造竹圍國小12間的廁所,不僅是,揮創意打造出主題式的廁所,更結合鶯歌陶藝教學,將學生燒陶的水筆仔作品呈現在學校的裝置當中,結合生態自然、永續環保的概念,又體驗在地豐富的生態環境,展現鄉土人文內涵的關懷,不僅讓廁所成為學生喜愛的場域,也讓孩子學習愛護得來不易的公共空間。

竹圍國小廁所大改造 省水結合濕地海洋風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許端驛/淡水報導 2021/04/28】

網購無人取貨超困擾?高中生科展發明幫快遞員解套

  桃園私立啟英高中普通科及資訊科學生,參加61屆桃園市中小學科學展成果豐碩,在眾多參賽隊伍中奪下3特優2優勝2佳作佳績,成績僅次於武陵高中,為桃園參賽私校中最佳成績。

  「桃園市第61屆中小學科學展」高中組有107件作品參賽,入圍特優並可以參加全國賽者僅有14件,啟英就占其中3件,而啟英參賽的9件作品有7件獲獎,其中普通科獲獎率100%,資訊科也得到雙特優。

  資訊科陳鈺穎、余宗宸、許顥嚴設計出「點滴監控器」,結合主動式監控鏡頭及AI數據分析,在點滴注射藥劑用畢前,主動提醒醫護及病患,大大減輕醫護人員壓力。陳欽翰、鄒子明、張峻淮設計「ICS快遞箱」,結合快遞員人臉辨識及發送收件人專屬取貨QR Code,解決網購盛行時代,快遞人員常面臨無人取貨的困擾。

  普通科許信一、楊依璇、范姜秀芸發明的「花生殼洗面乳」,結合廢物利用和減塑理念,透過桃園的名產花生,取代危害環境的塑膠微粒,獲得環境學科特優獎。何昱萱、施沁妤、范怡嫻設計的「蛋殼ok繃」,同樣以環保概念獲得評審青睞。

  帶隊出征的資訊科主任連素玲、指導老師賴曉貞及楊于萱表示,這次比賽成果證明學生主動積極,準備充足,學生們透過觀察身邊大小事以及學校的創意教育參展經驗,讓自己的創意能量更加豐富,發想出更多獨樹一格的創意發明。

網購無人取貨超困擾?高中生科展發明幫快遞員解套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朱冠諭/桃園報導 2021/04/28】

展現科技素養 華盛頓小學勇奪「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全國賽金牌

  臺中市華盛頓雙語小學資訊校隊代表臺中市參加「109學年度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全國賽,以「AI影像辨識自動回收分類系統」作品一舉拿下國小資訊科技應用組金牌的殊榮。

  將近一年繁複又極具挑戰的實作任務、競賽歷程中,三位校隊選手黃騰霈、劉庭妤、劉庭彣在劉佳灝主任及林郁璇老師的帶領下,將平時培訓時所習得的科技領域相關知識及技能融入生活議題,實踐運用在資源回收瓶罐分類的想法,進而設計、製作出可自動分類的AI智能系統。

  一路走來壓力不小,孩子們卻甘之如飴,尤其從無到有設計一台能夠自動辨識瓶罐並進行分類的智能系統,必須在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三位小女生甚至得學會自己接線,還要透過不斷的重複操作、紀錄,才能讓這套AI辨識系統完成學習,進而辨識寶特瓶、鐵鋁罐、鋁箔包等各種類型的資源,突破系統對於污損、變形或沒有條碼的瓶罐所受到的限制,達到確實分類、回收的成效。

  華盛頓雙語小學楊麗玲校長表示,孩子們相當享受動腦思考、創意手作、解決問題的樂趣,也讓人看見「科技素養」在華小不僅耕耘有成,更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為華小的數位科技教育寫下了嶄新、輝煌的扉頁!

展現科技素養 華盛頓小學勇奪「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全國賽金牌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常維鈞/臺中報導 2021/04/29】

舞彩繽紛 中一中文華高中跨領域創作快閃活動

  臺中一中美術班及文華高中舞蹈班辦理跨領域聯合展演,4月30日下午2點將於臺中一中中庭舉辦「舞彩繽紛」舞蹈暨繪畫創作之快閃演出,未來也會將當天之舞蹈攝影作品轉換成不同媒材的繪畫創作於臺中一中藝術中心進行接力展出。

  一中美術班召集人朱忠勇老師表示:第一次課程合作時,看見舞蹈班孩子在受過嚴謹訓練後的專業肢體表現,美術班學生用畫筆紀錄下緩緩舞動的身軀,那力與美碰撞的火花,感動了現場所有老師。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作品分享時間,讓兩個不同領域的小小藝術家們,有機會認識彼此的專業領域,並對彼此的專業領域產生好奇與尊重。

  臺中一中美術班江霈瑀同學去年曾經參與和清水高中音樂班跨領域光影藝術展演合作,該次經驗讓他對於藝術的其他領域能有更多的興趣與想法,同時運用了光的概念在美術班的藝術節與班展的作品呈現。今年很開心能與文華高中舞蹈班跨領域的進行快閃展演表演活動。

  文華高中舞蹈班學生許韶安說,這一次跟一中合作我學習到了動作精準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沒辦法每一次跳的角度動作都一樣,畫畫的一中同學可能會無法畫出最好看的畫面,我也學習到藝術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學舞蹈不一定只能跳舞,學畫畫也不一定只能畫畫,只要保有願意學習新事務的熱忱,就可以豐富自己並擦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臺中一中林隆諺校長表示,臺中一中美術班及文華高中舞蹈班分別為中區美術藝術才能班及舞蹈藝術才能班的第一志願,也肩負著臺灣藝術專業教育的領銜使命,此次的跨域合作正符合新課綱互動、共好的精神,為日漸低迷萎縮的藝術專業人才庫,提出一套振興的可能方向。

  文華高中何富財校長表示,文華高中舞蹈班歷年來各項舞蹈比賽或升學成績皆表現亮眼,本次與臺中一中美術班「跨領域創作快閃活動」,擔綱演出的17名高二學生,以豐富情感的現代舞演出【難】,敘述人從一出生,生命中便充滿了各種難;順、逆難料,不過就是命運的轉盤。在動態舞蹈與靜態美術的交流中,不同領域的孩子藉此探索藝術呈現的更多可能性,領略不同藝術形式的奧妙。期待帶給大家全新的藝術饗宴。

  由文華高中舞蹈班17位舞者及臺中一中美術班60位藝術家,在臺中一中中庭廣場,演出一場名為「難」的舞蹈作品。伴隨著音樂及舞者的表演,臺中一中美術班學生,各自在50號畫布上描繪及紀錄舞者身體律動的軌跡,用畫筆紀錄下緩緩舞動的身軀,將力與美碰撞的火花展現在畫布上。

舞彩繽紛 中一中文華高中跨領域創作快閃活動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常維鈞/臺中報導 2021/04/29】

花蓮中小學科展 評審大讚作品成熟讓人驚豔

  第61屆花蓮縣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今(28)、明兩日,在國立東華大學創新研究園區體育館登場,79件科展作品分為七大領域,展現花蓮科學教育長期紮根的成果。而這些作品經由各領域專家學者評審後,選出6件作品代表花蓮縣參加全國科展。

  科展分為數學科、物理科、化學科、生物科、地球科學科、生活與應用科學科(機電與資訊組)以及生活與應用科學科(環保與民生組)等七大領域,評審之一,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古智雄副教授表示,本屆參賽作品都相當成熟,尤其國小組,更是讓人驚豔。

  獲得國小組團體獎第一名的國立東華附小,一舉拿下三項物理科、化學科及生應科機電與資訊組的花蓮縣國小組代表權,學校科展培訓教師李偲華分享,科學探究精神必須從小紮根、從生活做起,東華附小特別自編自然筆記本,平時鼓勵學生發掘問題、設計實驗,當孩子們六年級時,就可以組隊參加科展。

  花蓮縣長徐榛蔚也表示,從歷屆科展的作品中可以看見,花蓮各校在科學教育的投入與用心,尤其部份學校的研究具有延續性,是學長姊與學弟妹接續研究的成果,她期勉所有參展的學生,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在科學探究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第61屆花蓮縣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79件作品連續兩天在國立東華大學創新研究園區體育館展出,歡迎各級學校與關心科學教育的民眾前往,看見花蓮孩子們的研究成果。

花蓮中小學科展 評審大讚作品成熟讓人驚豔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1/04/28】

搶救最脆弱兒童 羅東高商連續16年響應飢餓三十

  國立羅東高商連續16年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今(28)日在校內舉辦飢餓體驗DIY營隊,50位參與的師生,依防疫室內社交距離,在大禮堂內參與活動,並以飢餓12小時的方式,體驗戰火下的脆弱兒童飢餓時的無助與徬徨,師生們還合力排出「HOPE」字樣,關懷世界災貧。

  此次飢餓營隊發起人張林玄同學說,在很多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多人連一餐都沒辦法吃上,連水也不知道哪裡取得,藉由飢餓體驗,大家體會到飢餓的難受,但這些不舒服都比不過那些在艱難中生存的人。他也表示,雖然今年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少,但團隊合作的精神還是非常的活躍,他們也以行動向社會大眾宣告,在救援的路上,蘭陽青年不缺席。

  國立羅東高商校長陳銓表示,飢餓營隊是學校持續辦理多年的一項生命教育活動,這不只是讓自己在限定的時間內體驗飢餓的活動,也是一個學習自我管理的體驗。他也勉勵參與活動的同學們,學習對自己負責,才能進一步對他人負責,進而有足夠的能量關心更多國內、外需要幫助的人。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7,950萬人因氣候變遷、戰爭衝突,被迫離開家園,其中將近2,600萬名為難民,半數為兒童及青少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處長蕭文榮呼籲社會,響應第32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透過糧食援助、難民兒童保護與教育、緊急救援與重建等服務工作,搶救世界脆弱生命。

搶救最脆弱兒童 羅東高商連續16年響應飢餓三十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1/04/28】

越南移工變大學生 立志當攝影師

  30歲越南移工楊廷進19歲來台灣打工7年,他憑藉著上網自學攝影剪輯,26歲進入大學就讀大傳系,就學期間自己接案錄製活動,也成立網路頻道,拍攝移工在台灣生活的故事,楊廷進去年跟畢業於逢甲大學的越南籍妻子結婚,2個月前喜獲千金,他希望能在6月畢業後,從事攝影或導播工作,留在台灣發展。

  楊廷進出生在河內郊區小鎮,就讀北越一間專科學校才2個月,因爸爸生病無法工作,哥哥又因車禍休養,他休學來台打工,每個月寄2萬台幣回家,扛起家庭經濟,7年來待過4間工廠從事烤漆等工作。

  楊廷進努力向上 揮別工廠

  楊廷進說,自己上網學習攝影跟剪接技術,26歲時越南老家經濟狀況好轉,他決定就讀傳播科系,成為靜宜大學大傳系首位越南學生,從移工成為外籍學生,沒有固定薪水,要設法接案賺取生活費,所幸台中地區不少越南同鄉舉辦活動,會找他錄影剪輯,他慢慢做出口碑。

  靜宜大學大傳系主任李明穎表示,楊廷進與馬來西亞籍的徐詠倪一起製作的畢業專題影片,關注外籍移工薪資等問題,5月陸續在松山文創園區及靜宜大學國際會議廳的大傳系畢業成果展中展出。

越南移工變大學生 立志當攝影師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 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