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簿】114上_國小國語二年級_作業簿_內容勘誤(2025/10/17)
【作業簿】114上_國小社會五年級_作業簿_內容勘誤(2025/10/17)
【教專】114上_國小自然五年級_教師專用課本資料勘誤(2025/10/17)
【複習講義】114上_高中物理三年級_新大滿貫複習講義物理(上)答案更正(2025/10/16)
單元:科學探究【素養試題篇】
頁數:解答本第37頁
行數:主題1探究實作簡答
原始資料:1.(A)(E)
更正資料:1.(A)(D)
勘誤說明:答案更正
【課本】115下_國中社會一年級_歷史篇課本
如何指導孩子即席演說之語音篇
如何指導孩子即席演說之語音篇
文/國北教大實小教師 王慧棻
在上篇說明了臺風的訓練方法後,本篇要分享的是即席演說中最花時間及考驗師生耐力的「語音」。
訓練語音為什麼困難?因為我們要與「習慣」對抗。語音分為三個部分:發音、語調、語氣,其中發音便是日積月累的習慣養成。若想將音發準,長期持久練習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翹舌音、舌面音「放鬆」說
當我們在發「翹舌」音(舌尖後音)ㄓ、ㄔ、ㄕ、ㄖ時,容易因太過用力而發成捲舌音(在注音符號中,僅有「ㄦ」為捲舌音),這樣聽起來會覺得發音太過且不自然;舌面前音ㄐ、ㄑ、ㄒ亦然,當我們將舌面與前硬顎貼得太緊,少有氣息流通的縫隙,所有的舌面音就會顯得緊繃,甚至令人感到不適。若能放鬆的翹起舌頭、讓舌面與前硬顎有空間,發出的音會舒服自然許多。
平聲要發穩、上聲要發全
筆者近五年在擔任國語即席演說評判時,發現孩子「尾音上揚」的問題特別明顯,尤其以一、二聲的字詞作結時,音調很容易「飄」走。若遇有此類情況,可試著請孩子 (句末) 說到一、二聲的字詞時,多停留一秒或兩秒,就能將音發穩;說到句末三、四聲的字時,也可用此法。此外,說三聲的字時,還可加上點頭,說四聲的字時也可加上握拳(配合演說內容)等動作輔助,讓孩子將語調發得完整。
怒哀樂最基本,情牽語氣更動人
訓練孩子即席演說時,語氣所求僅一原則:越是自然,越能打動人心。當孩子站上講臺面對群眾,緊張在所難免,情感的表露、語氣的掌控就難以隨興發揮,因此花時間練習「事例」的表達就十分重要。教師可先從句子或事件中的情感引導:哪幾句話是喜悅的?哪幾句話是哀傷的?又有哪幾句話是憤怒的?還有哪幾句話是開懷的?讓孩子找出情感的關鍵字句,再搭配語氣、表情說出來,最後加上合宜的手勢,這便是一個可活用的演說事例。
想將即席演說中的「語音」一項標準,表現得出色,必須靠「刻意練習」。在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引領孩子找出更上一層的目標,以明確的方法調整,便能在時間的淬鍊下,聽見也看見突破挑戰的自己。
最後將迎來即席演說訓練的最後一篇――內容篇,「內容」所占評分比例最重,卻能最快展現練習成果――只要掌握解題策略,許多題目多能迎刃而解,待下期再與各位分享。
如何指導孩子即席演說之臺風篇
如何指導孩子即席演說之臺風篇
文/國北教大實小教師 王慧棻
在五項國語文競賽中,「即席演說」可謂高難度的挑戰,選手得在抽題後的三十分鐘內擬出講題的大綱,除了得設計具條理邏輯的內容外,還得於四到五分鐘中,有聲有色的將其完整講述——語音的精準、內容的豐富,缺一不可;然而,以筆者指導即席演說近二十年的經驗看來,「臺風」的訓練應是首要下功夫的重點。
上、下臺從容大方,求自然
對於初次接觸即席演說的孩子而言,得先練習「上臺的自然度」,請讓孩子想著:如平常走路一般,雙手輕微的擺動(不會過度晃動,也不會同手同腳),抬頭挺胸的直視前方;若都能做到了,再求表情的放鬆,以舒服自在的微笑走向臺前站定位問好,最後謹記:不可邊鞠躬,邊問候。經過多次上、下臺的練習,孩子自然能展現大氣的一面。
看人眼神有焦點,不閃避
待孩子上臺後,便準備報題,通常問候語為:「各位評判老師,各位參賽同學,大家好。」當說出「各位評判老師」時,眼神要看向評判老師;當說出「各位參賽同學」時,眼神則要望向坐在評判老師後方的參賽同學。問候語說完,開始講述講題內容時,再次將眼神看向前方的評判老師。眼神的聚焦,能表露出講者的自信。
表情隨著語調變化,顯生動
即席演說之難,難在克服緊張,將聽眾當熟人。試問:當我們在與好友天南地北的暢談時,會是什麼樣的表情?喜、怒、哀、樂是基本,手舞足蹈再平常不過。因此請讓孩子學習感受且融入自己的內容中,指導老師的適時引導相當重要,與孩子討論這段話、這個情節應是何種表情?當講者有抑揚頓挫的語調,表情就能被帶動,表現更能引人注目。
即席演說的評分標準中,「臺風」所佔最少,卻是給人最重要的「第一印象」。萬丈高樓平地起,基本功越扎實,孩子每次的表現便越見進步、成熟。
有了穩健的臺風,下一篇就要來練練精準的發音、生動的語調及隨情境變換的語氣了,這會使演說內容活靈活現,講者與聽眾共感喔!
AI時代程式輔助設計
{
“MyObject”: [
{
“title”: “AI時代程式輔助設計”,
“subtitle”: “國中小AI教育的第一本實作指南”,
“img”: “https://website.hle.com.tw/mgz/image/jte/國中科技-AI時代程式輔助設計-封面.png”,
“year”: “114學年度 上學期”,
“category”: “人工智慧應用”,
“description”: “由呂奎漢老師、凌正欽工程師及蘇文鈺教授共同撰寫,引導讀者利用 AI 協作工具,降低學習門檻,實作出包含網頁與硬體結合的互動系統。目標是讓學生透過實作體驗「輸入→處理→輸出」的核心邏輯,激發創意與興趣。”,
“categoryid”: “”,
“link”: [
{
“name”: “PDF全文”,
“file”: “https://website.hle.com.tw/mgz/file/jte/國中科技-AI時代程式輔助設計(合檔).pdf”
}
]
}
]
}
翰林理化地科SCIENCE
{
“MyObject”: [
{
“title”: “翰林理化地科SCIENCE”,
“subtitle”: “”,
“img”: “https://website.hle.com.tw/mgz/image/jna/114上國中理化地科SCIENCE封面.jpg”,
“year”: “114學年度 上學期”,
“category”: “素養閱讀專刊”,
“description”: “專刊特邀郭青鵬老師,分享自然科閱讀理解的核心與策略,並撰寫扣合二、三上理化與地科章節的閱讀素養文章,搭配試題練習,提升學生閱讀實力。”,
“categoryid”: “”,
“link”: [
{
“name”: “教用檔案”,
“file”: “https://website.hle.com.tw/mgz/file/jna/114國中理化地科SCIENCE教用.pdf”
},
{
“name”: “學用檔案”,
“file”: “https://website.hle.com.tw/mgz/file/jna/114國中理化地科SCIENCE學用.pdf”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