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南臺科大進偏鄉辦理自造工作坊

  南臺科技大學獲109年度USR Hub種子計畫支持,由創新產品設計系王文雄教授、劉大琦教授、許瑞鋒老師與「自造教育社」同學,應邀前往台南大光國小、彰化三春國小以及台南後壁國小辦理工作坊。

  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表示,創新產品設計系透過專業實踐,至少幫助500位偏鄉國中小學生,除了本年度計畫研發材料獲聯發科支持贊助,學校未來將與聯電基金會、台灣大哥大等單位合作,共同改善偏鄉弱勢教育。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南臺科大進偏鄉辦理自造工作坊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2021/01/05】

國小普及化運動 臺中市4千名師生集體路跑

  臺中市教育局主辦「109學年度臺中市國民小學普及化運動大跑步活動」,今日在臺中都會公園登場,臺中市教育局副局長葉俊傑負責鳴槍,來自全市178所國小、4,000多名師生一同起跑。臺中市教育局表示,期盼藉此活動,可以帶動學生路跑的風潮,從班際、校際,擴及全市,發展普及性運動。

  活動於早上9時40分鳴槍,現場4,000多名師生自臺中都會公園賞月廊道前出發,繞行園區約1.3公里。本次競賽事前已請各校選出班級代表,再於競賽中與他校代表角逐臺中市國小路跑比賽的名次,藉此帶動運動風氣。

  另外,為鼓勵師生參與運動,本次比賽設有激勵獎,只要校長或教師陪同學生參賽,並於時限內完賽,就能為學生爭取多一份獎勵,吸引不少校長和教師跟著學生一起跑步。

  臺中市教育局指出,配合體育署推動學生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方案(Sport & Health 150方案),臺中市教育局與臺中市國小體育促進會規劃於每學年舉辦1場次全市學生路跑競賽,並舉辦籃球、跳繩競賽等5項普及化班際運動競賽,期望透過多元化的運動比賽,養成學生規律運動的習慣。

國小普及化運動 臺中市4千名師生集體路跑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曾筱婷/臺中報導 2021/01/05】

中山醫大團隊口腔癌檢測方案2020iGEM摘金

  全球最大的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今年改以線上方式進行賽事,中山醫學大學團隊今年度設計出一套新型的口腔癌檢測套件,除榮獲金牌殊榮外,亦在特別獎項中獲得了五項大獎的提名。

  本次活動聚集了全球將近250隊,來自世界一流大學與高中的優秀學子踴躍參與,競爭十分激烈!中山醫學大學團隊(CSMU_Taiwan)是由本校各學系學生所組成,成員分別為醫學系二年級學生潘建安(隊長)、馬承陽(副隊長)、陳薏晴、蕭子瑄、李岱柔、白鴻亮、張桓睿、楊承叡、陳申霖,牙醫系二年級學生紀久川以及生醫系二年級學生陳虹妤。中山醫學大學11名團員,於今年度設計出一套新型的口腔癌檢測套件,除榮獲金牌殊榮外,亦在特別獎項中獲得了五項大獎的提名。

  和世界各國相比,臺灣男性口腔癌的高發生率已名列前茅,而目前口腔癌的檢測過程中,醫師或牙醫師須經由視診來觀察病人口腔中黏膜細胞是否有一定癌化風險,而後依其嚴重程度以決定病人是否須進一步進行病理切片。中山醫大CSMU_Taiwan團隊認為,視診可能存在一定之主觀性,並缺乏一數據化的檢測方法作為量化結果,並同時考量到樣本取樣與測量過程之便利性,故研發出一套新型口腔癌檢測之套件。受試者只須提供其口水,並利用此套件中經設計過的試劑與序列,最後利用血糖儀來做為測量工具,即可利用血糖儀呈現的數據以得出患者罹患口腔癌之風險高低,以提供臨床醫師及牙醫師一個較為客觀之結果,並作為後續切片與追蹤之依據。

  以上研究「非侵入性、數據化、易取得」,解決口腔癌檢測缺乏數據化檢測方式的問題;其成果成功獲得評審之青睞,除了榮獲金牌殊榮之外,另入圍:最佳檢測組(Best Diagnostics)、最佳測量(Best Measurement)、最佳基礎元件(Best New Basic Part)、最佳複合元件(Best New Composite Part)以及最佳元件組合(Best Part Collection)共五項大獎,為中山醫學大學歷年參賽最佳成果。

  繼2017年「中山醫大×中興大學聯隊(CSMU_NCHU_Taiwan)」與2019年「中山醫大團隊(CSMU_Taiwan)」參賽並榮獲金牌殊榮之後,今年中山醫大CSMU_Taiwan團隊繼續傳承榮光。

中山醫大團隊口腔癌檢測方案2020iGEM摘金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常維鈞(常罡)/臺中報導 2021/01/06】

大葉大學原聲原舞隊 獲北區大專原民歌唱賽第2名

  大葉大學原聲原舞隊選用布農族文化為主題,參加第25屆北區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族語歌唱比賽,榮獲團體組第2名,獲頒獎金新臺幣8千元。企業管理系3年級、排灣族的王嘉翎同學表示,這一年來,他們多次田野調查,向布農族耆老學習傳統文化,整個表演內容以布農族文化為主,包含獵前祭槍歌、婦女工作歌、歡樂歌、報戰功及八部合音,大約花了一個半月時間練習,很開心能獲得評審的肯定。

  原聲原舞隊隊長、阿美族的陳聖忠同學指出,布農族有很多歌謠,他們以歌舞劇的方式呈現布農族文化。以前族群之間因語言不同、地域性強,族群之間常有衝突,「報戰功」最初是原住民族出草凱旋歸來所唱的歌,展現勇士的精神,後來隨著時代演進,「報戰功」變成山上打獵回來後唱的歌,獵人向族人說出自己獵到的水牛、水鹿及山羌等獵物。

  來自布農族的邦納.喀勒芳安同學說,準備比賽的過程讓他更認識自己的族群文化,收穫很多。他們到南投縣信義鄉向耆老請益,學習布農族傳統歌謠的唱法,耆老分享了很多傳統文化,也提醒他們祈禱小米豐收的八部合音只有成年男生可以唱。

大葉大學原聲原舞隊 獲北區大專原民歌唱賽第2名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任容/彰化報導 2021/01/06】

屏縣琉球監測珊瑚健康 為生態把關

  屏東縣琉球國小日前上了一堂有趣的公民科學課,學生前往潮間帶,透過珊瑚觀察色卡,比對並記錄珊瑚外觀。記錄完成後,將把資料傳送到國際組織「珊瑚監測網」,協助把關南臺灣珊瑚的健康狀況,啟發學生對環境汙染的危機感。

  校長張簡振豐表示,記錄珊瑚顏色和填寫表格不難,只要隨機挑選一片海域,以目視就可判別珊瑚的顏色、深淺和形狀。形狀簡單分成團塊、枝狀、片狀和軟狀四種;深淺分為六級;顏色則有綠、紅、棕紅、棕等。珊瑚如同海洋的肺,以珊瑚為指標,經過大數據分析,就能掌握海洋生態與環境汙染的嚴重程度,一旦珊瑚消失,意味人類將無魚可吃。

  學生陳卉綺說,雖然曾聽過珊瑚「白化」的現象,但感受並不深刻,經過這次的珊瑚健康觀察,才了解「白化」代表珊瑚面臨死亡或已經死亡,以後看到珊瑚會特別留意顏色,關心珊瑚的健康問題。

  此外,陳卉綺還注意到小琉球的珊瑚體型都比較小,聽校長解說才知道,原來這裡的珊瑚曾遭到人為破壞,目前正在復育中。

屏縣琉球監測珊瑚健康 為生態把關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莊舒仲/屏東報導 2021/01/05】

高市新莊高中設狀元門 為高三生祈福

  大學學測將近,高雄市新莊高中昨日為高三考生舉辦祈福活動,學校在校內中廊放置兩個狀元門,門上掛滿青蔥、芹菜與白蘿蔔,期許考生通過門後能聰穎過人、勤快、有好彩頭。

  學生代表李昀翰、傅榆穿上大學服,宣誓金榜題名的決心。高三全體考生在校長陳良傑敲響鑼聲後,依序步過銀毯,走過狀元門,接受師長祝福,現場歡聲雷動。

  陳良傑表示,學校特地為高三學生準備祈福百寶箱,內含餐包、起士蛋糕、粽子小吊飾,並請動漫社學生設計校狗咬粽子的圖案吊飾,取各詞諧音,祝福考生「包高中」。

高市新莊高中設狀元門 為高三生祈福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陳景清/高雄報導 2021/01/05】

桃市多校辦技藝育樂營 供探索職涯

  為了提供中小學生體驗技藝教育,桃園市三十七所一般學校將開設六十場次的技藝教育育樂營,另外,十三所中心學校也將開辦三十四場次技藝育樂營。

  桃園市教育局校安輔導室說,提供學生職涯探索的技藝教育育樂營,今年開設的項目有餐旅、外語農業、藝術設計、醫護、化工、機械電機電子、商管及家政、土木建築等類別。

  舉辦技藝營的一般學校針對校內學生開設課程,而中心學校開設的營隊,除了校內學生外,也招收校外學生。

  擔任技藝教育中心學校的建國國中,今年開辦了土木建築育樂營,校長廖家春表示,課程內容偏重木工學習,教學生製作創意筆筒。

  桃園市光明國中將於本月二十七日開設「簡易水電維修」育樂營,電機科主任陳世芳說,當天除了教學生簡易水電配管,還會讓學生爬電桿,體驗台電人員維修電桿的過程。

桃市多校辦技藝育樂營 供探索職涯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2021/01/05】

2020 IIIC國際創新發明賽龍華科大穿金戴銀囊括35獎

  2020第11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龍華科技大學師生團隊展現優異的創新能量,從本屆競賽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囊括十五金二十銀共三十五面獎牌,也充分印證龍華科大雄厚扎實的研發實力,每年吸引眾多國內外創新發展作品參賽,今年參賽選手來自台灣、日本、中國大陸、香港、韓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美國、俄羅斯、羅馬尼亞、摩洛哥等十一個國家及地區,共四百三十七件作品參賽。

  龍華科大榮獲金牌殊榮的包括資管系陳佳莉及林為中師生團隊「以複數條碼產生具備完整資訊條碼之系統及方法(智慧門鎖)」、翁文彬師生團隊「多孔徑矽膠拋光墊」及「高效率聚氨酯皮研磨墊」、陳永裕和蘇聖煌師生團隊「太陽光電熱能複合裝置及智能監控之綠能系統」、阮耀弘、張婷婷和賴鈺晶師生團隊「基於大型車輛轉彎提示禁入區域的警示模組」等十五件作品,獲得評審高度青睞。

  阮耀弘、張婷婷和賴鈺晶師生團隊「具備抬頭輔助顯示的安全帽」、翁文彬師生團隊「投幣式馬桶安潔墊」、宋大崙師生團隊「高週波感應加熱於RDL線路應用」、陳永裕和蘇聖煌師生團隊「風扇安全裝置」、蕭瑞昌及劉福星師生團隊「打薄梳/挑染梳結構開發」、胡淑珍師生團隊「多功能性應用背包」等二十件作品;其中,化材系宋大崙、李九龍及機械系魏慶隆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就榮獲四面金牌、四面銀牌佳績,研發實力備受肯定。

  資管系陳佳莉及林為中師生團隊獲得金牌的「智慧門鎖」,陳佳莉及林為中團隊將此技術應用於門禁系統上,透過二維條碼編碼製作感應式QR Code專屬門鎖。並依照家庭成員分割成多份小鑰匙圖形,將此當作一把虛擬鑰匙分送家人手機,進入家門時透過藍芽傳輸技術,將虛擬鑰匙傳送給門禁系統,進行身分驗證。陳佳莉老師指出,目前市面上尚無利用此專利研發的門鎖,該專利設計可隨時更新鑰匙,具有原創性及市場商機廣大潛力。

  陳永裕及蘇聖煌師生團隊的「太陽光電熱能複合裝置及智能監控之綠能系統」是利用太陽熱能進行溫差發電。兼具綠能趨勢、效能高及低成本的優點,實用又環保。「研發產品出發點都是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用品,發現到什麼缺點,如果能將它加以改良,並增加它的功能性、進步性與新穎性等等,希望團隊研發產品能夠得到廠商的支持,讓它順利商品化。」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該校秉持「務實、卓越、創新」教育理念,為培育產業優質實務人才、提供創新技術服務的應用型科技大學。多年來積極推動產學鏈結、學用合一的實作教育,強調讓學子從做中學;學校開設多項三創課程,全面性培養學生具備創意思考、創新實作與創業發展之能力,並提供跨領域指導與學習,以增進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各領域所需的知識及技能。

  葛自祥強調,近年來學校積極與產業界實務合作與交流,並鼓勵師生參與國內外競賽及展覽,藉由參賽過程啟發創新思維,進而創造產品價值,為龍華學子打造職場黃金競爭力。此次參賽獲得眾多獎項,充分展現師生研發成果,期望未來持續與業界交流,促進專利商品化,進而創造產品價值,達成培育學生創新創業目標。

2020 IIIC國際創新發明賽龍華科大穿金戴銀囊括35獎
來源:【yahoo 記者王志誠、周貞伶/新北報導/台灣新生報 2021/01/04】

培育遊戲X動漫跨域數位人才 新北學子赴龍華科大體驗AR/VR變身英文網紅直播主

  為掌握關鍵趨勢,提升職場專業英語力,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龍華科技大學辦理「職場英語體驗營」,針對電機電子群、設計群、商管群的學生,以「數位內容產業」為主題,將遊戲製作帶入英文學習課程,結合科大及產業發展中心與青創基地等資源,透過遊戲X動漫跨域多元學習,提升學生對職場英語的學習興趣。

  本次課程以數位內容產業為課程設計,包含數位遊戲、電腦動畫、數位影音應用、數位出版與典藏、數位學習等五大範疇,讓學生學習接觸遊戲製作中所需要的專業英語,透過分組學習進行英文遊戲3D動畫課程的實際繪製體驗,特別是透過3D人物建模及動畫模擬,讓學生了解如何製作人物的3D動畫,虛擬實境環境的動作捕捉系統、3D VR互動課程,非常好玩又刺激。

  除了專業課程學習外,學子也實地參訪安東青創基地,體驗龍華科大遊戲系同學自行設計的VR 3D遊戲,透過VR/AR 遊戲製作成果,感受不同於以往遊戲的新奇。另外基地廠商還協助引導學生扮演英文網紅直播主,運用AR虛擬實境設備的英文體驗,結合英文與科技發展的沉浸式學習,帶領學生身歷其境多元學習,激發英語學習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職場英語體驗營課程與生活及職場相連結,透過多元情境課程設計,讓學生有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新北市致力推動技高雙語以「動手做學英語」為核心理念,依照十五群科對應產業,量身打造「實用、有用、願意用」專業英語,加乘專業技能的學習,迎戰未來職場接軌國際。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則強調,學校積極推動產學鏈結、學用合一的實作教育,該校遊戲系是極少數具有iOS遊戲程式設計開發師資與教學能力的技職院校,以程式設計與人文藝術並重,培養遊戲程式設計、遊戲企劃與動畫繪圖等數位內容人才,期盼有效打造學子未來職場競爭力。學校近幾年斥資千萬打造Mac多媒體實驗室、更新數位內容多媒體中心最新軟硬體設備,結合專業師資,培育多媒體產業人才,期望提升龍華學子黃金競爭力,將來在職場上綻放耀眼光芒!

培育遊戲X動漫跨域數位人才 新北學子赴龍華科大體驗AR/VR變身英文網紅直播主
來源:【yahoo 記者王志誠、周貞伶/新北報導/台灣新生報 2021/01/04】

中山大學師生護環境推觀光,前進鰲鼓濕地

  國立中山大學於嘉義鰲鼓濕地舉辦三天兩夜「出走西灣系列工作坊」,師生結合時事,對當地觀光發展提出具體建議,例如將當地特有物種高頭蝠棲息處取名為「幸『蝠』樹」,隨處可見的蚵架則被學生賦予新生命,命名為「『蚵』在你心底」,期能透過愛地球、護環境行動,推展當地觀光。

  「出走西灣系列工作坊」由西灣學院副院長陸曉筠與化學系教授謝建台開授,陸曉筠副院長表示,開設「出走西灣系列工作坊」是希望培養中山學生「出走的勇氣」,因此在行程規劃上,安排許多體驗行程;而此次選擇鰲鼓溼地作為活動場域,是希望學生透過深度活動安排,看見不一樣的鰲鼓溼地,藉此引發思考、與在地人有更深一層的互動,也希望從中啟發一些學生,讓他們在畢業後,願意回到這個地方,發揮所長,貢獻自己一份心力。

  這次中山學生的提案主題結合時事哏,例如將當地特色蚵架取名為「『蚵』在你心底的名字」,以及將當地特有物種高頭蝠棲息處取名「幸『蝠』樹」,以此作為特色地標;也有小組從行程中發覺,應維護自行車道與拓展路線,以吸引單車客前來觀光,此外,建議規劃露營區並推出精緻行程,藉此吸引家庭旅遊客群;更有學生提出,在濕地步道舉辦溼地音樂會,讓鰲鼓溼地不只發展生態旅遊,還能帶給遊客不一樣的溼地面貌。

  該課程除了與去年合作過的野FUN生態實業、峰漁公司互動,今年更加入看天田農場與雲朗集團。前者是進行鰲鼓溼地導覽與智慧化水產養殖參觀,讓學生了解在鰲鼓溼地發展有機農業的成果,後者則以鰲鼓溼地為據點,讓學生發想如何推展當地深度生態旅遊。在地團體與業界期待從年輕族群的視角,了解如何促進當地觀光。

中山大學師生護環境推觀光,前進鰲鼓濕地
來源:【yahoo 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台灣新生報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