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國中 在校園環遊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交流互動的腳步受阻,但苗栗縣公館國中致力推動國際教育,校內此刻正洋溢國際風情,去年底還推出「歐洲周」,學生不管走到那裡都可看到「滿滿的」歐洲各國,師長還結合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各科角度去介紹這些國家,期盼學生能與世界接軌。

  公館國中校長方麗萍說,除培養孩子不懼怕面對會考,還要能與世界接軌,以開闊視野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從去年暑假起,校內老師組成「跨域素讀」小組,成員包括各科老師,為讓孩子與國際接軌,安排課程從苗栗「出發」,帶孩子越過海洋,足跡踏遍各國並與課本知識連結。

  「抬頭看,懸掛了各國國旗!」、「往下瞧,荷蘭鞋也出現了!」,館中校園處處都是各國介紹;方麗萍說,歐洲周課程教育除了介紹各國,包括社會課本會考的或大家認為重要的國際素養,連歐洲的文學家、科學家也「一網打盡」,見到學生都駐足研究,談論歐洲相關知識,讓師長備覺欣慰。

  公館國中也藉公民課讓學生認識「美國選舉人團票」制度,跨領域教師團更把「美國」題材延伸到其他主科,像金恩博士美國夢主張、佛洛伊德案串聯人權議題,也從美國野火報導引導學生學習數學領域的圖表判讀,還運用英文閱讀美國因應新冠肺炎的措施,讓館中的孩子更具國際視野。

公館國中 在校園環遊世界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胡蓬生/苗栗報導 2021/01/05】

永吉國中同學撿拾菸蒂告別2020 實現自發、互動、共好素養精神

  當眾人期待在臺北101絢爛煙火下迎接新年到來,臺北市永吉國中的鄭佩珊,陳律嘉,沈育佑,佘宗樺,盧珈琦同學選擇不一樣的跨年方式,他們頂著10度低溫,在寒風中到河堤旁撿拾菸蒂垃圾,讓跨年活動更有意義。

  「孩子的能力,翻轉了就能看見。」永吉國中表示,由於在健康教育課為了進行菸害防治課程,深化孩子對菸害的認知,每學年都會利用健教課走入社區,進行撿菸蒂的活動,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菸蒂對社區環境的影響。常有家長提出疑問,孩子為什麼要去撿煙蒂?家長會王心英會長表示,讓孩子從小認識菸害,進而不抽菸、不丟菸蒂,這正是教育的根本,和淨灘的本質相同,只是落實在生活中、社區內。

  孩子們從學習中提出具體行動,永吉國中的學生們也因此發願要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要撿拾2021根菸蒂,不到兩個小時達成目標。老師表示,自主學習在於孩子從心發起,學習之後主動落實,孩子們以行動展現學習成果,也從他們身上得到令人感動的回饋。

永吉國中同學撿拾菸蒂告別2020 實現自發、互動、共好素養精神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1/05】

三民高中愛很簡單系列活動 夢想飛翔愛無限大

  新北市立三民高中在每年歲末年終都會辦理「愛很簡單」系列活動,讓學生體會日常物資困頓、欠缺食物的生活,鼓勵師生透過實際的行動,學習「愛,從這裡出發」的課題,成為傳遞祝福與溫暖的人。校長沈美華表示,每年三民高中都會辦理『愛很簡單』系列活動,透過飢餓體驗,捐出餐費、義賣捐助弱勢團體協會等實際的傳愛行動,讓校園充滿感恩與愛的氛圍,也成為三民人每年共創愛的記憶。

  學務處特別舉辦「二手好物義賣」在全校師生的愛心散播下,總共義賣16000多元,全數捐贈給華山基金會的蘆洲站,幫助在地的長者,另外由社團組舉辦「給你暖暖,浪浪別哭」活動,在校內募集到的被被、罐罐與募集到的資金14000多元,全校的愛心將會捐贈到糧食集器-浪浪助糧平台一起關懷流浪動物;高一國際教育班主辦「寫信馬拉松」活動,為全世界的人權鬥士加油打氣等等,推動這些活動,都是希望將三民高中愛的力量傳遞出去,在疫情所帶來的寒冬中給予世界一點溫暖。

  2020年的最後一個活動是與台灣世界展望會一同辦理「飢餓12」,高中部林楷翔同學說,終於能體會挨餓受凍的感覺,沒想到非洲的小孩每天都在經歷這樣的生活,因此不能隨便浪費食物,有得吃就要惜福!像是由全體高二的同學們每人織一條圍巾,再全數送給街友的活動中,林郁芸同學表示,雖然織圍巾的過程可能會花很久的時間,但一想到能給那些街友有一點溫暖的感覺,就覺得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了。至於班聯會同學參與關懷流浪動物募資都表示,看到那些被遺棄的狗狗貓貓們,聽完他們的故事以後,更堅定了我們想要幫助他們的決心,希望藉由這個活動,學生和老師能夠更關心動物。

三民高中愛很簡單系列活動 夢想飛翔愛無限大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1/01/05】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南臺科大進偏鄉辦理自造工作坊

  南臺科技大學獲109年度USR Hub種子計畫支持,由創新產品設計系王文雄教授、劉大琦教授、許瑞鋒老師與「自造教育社」同學,應邀前往台南大光國小、彰化三春國小以及台南後壁國小辦理工作坊。

  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表示,創新產品設計系透過專業實踐,至少幫助500位偏鄉國中小學生,除了本年度計畫研發材料獲聯發科支持贊助,學校未來將與聯電基金會、台灣大哥大等單位合作,共同改善偏鄉弱勢教育。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南臺科大進偏鄉辦理自造工作坊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2021/01/05】

國小普及化運動 臺中市4千名師生集體路跑

  臺中市教育局主辦「109學年度臺中市國民小學普及化運動大跑步活動」,今日在臺中都會公園登場,臺中市教育局副局長葉俊傑負責鳴槍,來自全市178所國小、4,000多名師生一同起跑。臺中市教育局表示,期盼藉此活動,可以帶動學生路跑的風潮,從班際、校際,擴及全市,發展普及性運動。

  活動於早上9時40分鳴槍,現場4,000多名師生自臺中都會公園賞月廊道前出發,繞行園區約1.3公里。本次競賽事前已請各校選出班級代表,再於競賽中與他校代表角逐臺中市國小路跑比賽的名次,藉此帶動運動風氣。

  另外,為鼓勵師生參與運動,本次比賽設有激勵獎,只要校長或教師陪同學生參賽,並於時限內完賽,就能為學生爭取多一份獎勵,吸引不少校長和教師跟著學生一起跑步。

  臺中市教育局指出,配合體育署推動學生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方案(Sport & Health 150方案),臺中市教育局與臺中市國小體育促進會規劃於每學年舉辦1場次全市學生路跑競賽,並舉辦籃球、跳繩競賽等5項普及化班際運動競賽,期望透過多元化的運動比賽,養成學生規律運動的習慣。

國小普及化運動 臺中市4千名師生集體路跑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曾筱婷/臺中報導 2021/01/05】

中山醫大團隊口腔癌檢測方案2020iGEM摘金

  全球最大的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今年改以線上方式進行賽事,中山醫學大學團隊今年度設計出一套新型的口腔癌檢測套件,除榮獲金牌殊榮外,亦在特別獎項中獲得了五項大獎的提名。

  本次活動聚集了全球將近250隊,來自世界一流大學與高中的優秀學子踴躍參與,競爭十分激烈!中山醫學大學團隊(CSMU_Taiwan)是由本校各學系學生所組成,成員分別為醫學系二年級學生潘建安(隊長)、馬承陽(副隊長)、陳薏晴、蕭子瑄、李岱柔、白鴻亮、張桓睿、楊承叡、陳申霖,牙醫系二年級學生紀久川以及生醫系二年級學生陳虹妤。中山醫學大學11名團員,於今年度設計出一套新型的口腔癌檢測套件,除榮獲金牌殊榮外,亦在特別獎項中獲得了五項大獎的提名。

  和世界各國相比,臺灣男性口腔癌的高發生率已名列前茅,而目前口腔癌的檢測過程中,醫師或牙醫師須經由視診來觀察病人口腔中黏膜細胞是否有一定癌化風險,而後依其嚴重程度以決定病人是否須進一步進行病理切片。中山醫大CSMU_Taiwan團隊認為,視診可能存在一定之主觀性,並缺乏一數據化的檢測方法作為量化結果,並同時考量到樣本取樣與測量過程之便利性,故研發出一套新型口腔癌檢測之套件。受試者只須提供其口水,並利用此套件中經設計過的試劑與序列,最後利用血糖儀來做為測量工具,即可利用血糖儀呈現的數據以得出患者罹患口腔癌之風險高低,以提供臨床醫師及牙醫師一個較為客觀之結果,並作為後續切片與追蹤之依據。

  以上研究「非侵入性、數據化、易取得」,解決口腔癌檢測缺乏數據化檢測方式的問題;其成果成功獲得評審之青睞,除了榮獲金牌殊榮之外,另入圍:最佳檢測組(Best Diagnostics)、最佳測量(Best Measurement)、最佳基礎元件(Best New Basic Part)、最佳複合元件(Best New Composite Part)以及最佳元件組合(Best Part Collection)共五項大獎,為中山醫學大學歷年參賽最佳成果。

  繼2017年「中山醫大×中興大學聯隊(CSMU_NCHU_Taiwan)」與2019年「中山醫大團隊(CSMU_Taiwan)」參賽並榮獲金牌殊榮之後,今年中山醫大CSMU_Taiwan團隊繼續傳承榮光。

中山醫大團隊口腔癌檢測方案2020iGEM摘金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常維鈞(常罡)/臺中報導 2021/01/06】

大葉大學原聲原舞隊 獲北區大專原民歌唱賽第2名

  大葉大學原聲原舞隊選用布農族文化為主題,參加第25屆北區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族語歌唱比賽,榮獲團體組第2名,獲頒獎金新臺幣8千元。企業管理系3年級、排灣族的王嘉翎同學表示,這一年來,他們多次田野調查,向布農族耆老學習傳統文化,整個表演內容以布農族文化為主,包含獵前祭槍歌、婦女工作歌、歡樂歌、報戰功及八部合音,大約花了一個半月時間練習,很開心能獲得評審的肯定。

  原聲原舞隊隊長、阿美族的陳聖忠同學指出,布農族有很多歌謠,他們以歌舞劇的方式呈現布農族文化。以前族群之間因語言不同、地域性強,族群之間常有衝突,「報戰功」最初是原住民族出草凱旋歸來所唱的歌,展現勇士的精神,後來隨著時代演進,「報戰功」變成山上打獵回來後唱的歌,獵人向族人說出自己獵到的水牛、水鹿及山羌等獵物。

  來自布農族的邦納.喀勒芳安同學說,準備比賽的過程讓他更認識自己的族群文化,收穫很多。他們到南投縣信義鄉向耆老請益,學習布農族傳統歌謠的唱法,耆老分享了很多傳統文化,也提醒他們祈禱小米豐收的八部合音只有成年男生可以唱。

大葉大學原聲原舞隊 獲北區大專原民歌唱賽第2名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任容/彰化報導 2021/01/06】

【課後精華錄】109上_國中社會二年級_課後精華錄地理篇_答案勘誤(2021/01/05)

回數/課數/單元:第2篇 第2章 大洋洲與兩極地區

頁數:44

行數:第2題第(2)小題

 

原始資料(文字/圖):

(B) (2)文中適合奇異果生長的火山灰土壤,最可能位於紐西蘭的何處?

(A)北島 (B)南島

 

更正資料(文字/圖):

(A) (2)文中適合奇異果生長的火山灰土壤,最可能位於紐西蘭的何處?

(A)北島 (B)南島

 

勘誤內容說明:誤植

屏縣琉球監測珊瑚健康 為生態把關

  屏東縣琉球國小日前上了一堂有趣的公民科學課,學生前往潮間帶,透過珊瑚觀察色卡,比對並記錄珊瑚外觀。記錄完成後,將把資料傳送到國際組織「珊瑚監測網」,協助把關南臺灣珊瑚的健康狀況,啟發學生對環境汙染的危機感。

  校長張簡振豐表示,記錄珊瑚顏色和填寫表格不難,只要隨機挑選一片海域,以目視就可判別珊瑚的顏色、深淺和形狀。形狀簡單分成團塊、枝狀、片狀和軟狀四種;深淺分為六級;顏色則有綠、紅、棕紅、棕等。珊瑚如同海洋的肺,以珊瑚為指標,經過大數據分析,就能掌握海洋生態與環境汙染的嚴重程度,一旦珊瑚消失,意味人類將無魚可吃。

  學生陳卉綺說,雖然曾聽過珊瑚「白化」的現象,但感受並不深刻,經過這次的珊瑚健康觀察,才了解「白化」代表珊瑚面臨死亡或已經死亡,以後看到珊瑚會特別留意顏色,關心珊瑚的健康問題。

  此外,陳卉綺還注意到小琉球的珊瑚體型都比較小,聽校長解說才知道,原來這裡的珊瑚曾遭到人為破壞,目前正在復育中。

屏縣琉球監測珊瑚健康 為生態把關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莊舒仲/屏東報導 2021/01/05】

高市新莊高中設狀元門 為高三生祈福

  大學學測將近,高雄市新莊高中昨日為高三考生舉辦祈福活動,學校在校內中廊放置兩個狀元門,門上掛滿青蔥、芹菜與白蘿蔔,期許考生通過門後能聰穎過人、勤快、有好彩頭。

  學生代表李昀翰、傅榆穿上大學服,宣誓金榜題名的決心。高三全體考生在校長陳良傑敲響鑼聲後,依序步過銀毯,走過狀元門,接受師長祝福,現場歡聲雷動。

  陳良傑表示,學校特地為高三學生準備祈福百寶箱,內含餐包、起士蛋糕、粽子小吊飾,並請動漫社學生設計校狗咬粽子的圖案吊飾,取各詞諧音,祝福考生「包高中」。

高市新莊高中設狀元門 為高三生祈福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陳景清/高雄報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