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行動美術館藝術下鄉鹿野鄉開跑 將藝術種籽播種偏鄉

  臺東縣政府自2019年起推動行動美術館藝術下鄉計畫,帶著藝術家到臺東各鄉鎮,並進行藝術創作教學活動,至今已邁入第三年,推出後頗受好評,今(110)年將規劃前往全縣8個鄉鎮、辦理24場藝術推廣活動,第一場在鹿野國小開跑。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南北長達176公里,透過藝術下鄉不僅可將藝術資源帶入鄉鎮,更可藉由此類活動拉近民眾與藝術家的距離,啟發心中的藝術種子。接下來行動美術館將於4月至長濱鄉,由臺東在地藝術家拉飛•邵馬帶領大家到自己的工作室,介紹創作歷程並帶領民眾體驗創作,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共同來參與。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鍾青柏處長表示,行動美術館藝術下鄉計畫,如同將藝術家宅配到各鄉鎮,與當地事物接觸交流,同時也讓外界能有認識臺東偏鄉以及臺東美術館的契機。

  鍾處長處指出,「行動美術館藝術下鄉」活動由文化處邀請藝術家擔任師資,結合當地文化、風情,分享藝術家創作理念與生命歷程,藉由藝術家的專業辦理體驗課程,透過藝術創作與當地民眾對話與互動。行動美術館今年將與韓湘寧、拉飛•邵馬、康雅筑、曾庸寧、孫平、吳芊頤、李屏宜、無盡雅集畫會、三創人文協會、林主賢、林美慧、謝清安等藝術家與藝文團體合作,從3月至10月分別前往鹿野鄉、長濱鄉、達仁鄉、綠島鄉、延平鄉、池上鄉、太麻里鄉及東河鄉8個鄉鎮,辦理24場藝術推廣活動。

  今年藝術下鄉第一場的活動,由韓湘寧老師到鹿野國小分享他藝術一甲子的故事。參與活動的老師非常感謝臺東縣政府推動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不僅讓大家親身見聞老師豐富的創作歷程,更讓孩子知道創作並不難,藉此留下走過的痕跡,就是一種藝術。

臺東縣行動美術館藝術下鄉鹿野鄉開跑 將藝術種籽播種偏鄉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陳麗如/臺東報導 2021/03/28】

臺東辦理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 扶持課堂實踐家幫助孩子成長

  由「我有一個夢」作者王政忠老師發起的「夢的N次方」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活動, 27、28日一連2天在臺東縣東海國中登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500多位,對教育懷抱熱忱的國中小教師共襄盛舉,大家共聚一堂,認真且快樂的分享教學經驗。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她期望以這次的研習作為借鏡,喚起更多教師專業自主學習社群的力量,臺東縣今年起實施的教師研習改為必修及選修兩種模式,9成由教師自主選擇,這樣的做法也猶如夢N的精神,自發性、樂意參與的研習活動,教師定會專注投入,讓研習效益加倍。

  臺東縣長饒慶鈴、教育部國前署國中小教育組武曉霞組長、教育處長林政宏及王政忠老師等人共同參與開幕直播,並前往各課程領域,坐在教室的後方觀課。

  饒縣長同時頒給三個夢想實踐家,分別為臺東縣大南國小楊秀容老師,萬安國小振興分校謝麗雪老師,以及花蓮豐山國小林思慧老師,感謝三位老師的教學經驗分享,也贈送「最美的奉獻」書籍給參加特殊教育課程的老師們。

  饒縣長除了誠摯歡迎全臺各地對教育懷抱熱情的老師蒞臨臺東外,更感謝一直在偏鄉任教的老師們,為偏鄉學童的學習不餘遺力。她說,自己過去也擔任過教職,分別在空大、專科及臺東大學教過書。因此,能夠了解與體諒老師備課、考慮學生、學校、家長的辛勞,希望大家不忘教育的初衷,能夠做「正向思考能量的起點」。

  饒縣長表示,其實老師最最期待的是多花點時間陪孩子,所以,我們把老師還給孩子,除了行政減量之外,也將許多研習區分為必要性的與依老師需求可選修的。也鼓勵老師們在學校裡能組成志趣相投的專業社群,大家共學共好,相互支持。

  另外,臺東縣許多學校都是小型六班學校,而所有的專業成長都是為了能實踐來幫助孩子學習,所以臺東縣也建置了公開觀課系統,讓老師藉由共備觀議課,讓老師共學的團體可以跨校組成,讓老師從實踐中成長。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開幕直播中以預錄方式向參加老師們表示,夢N是教師自主參與的專業成長研習,臺東縣小班小校的比例偏高,在臺東辦理更具意義,藉由教師增能與在地深耕,促進現場教師專業成長,活化每一個教學現場,透過精進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學習評量,共同在課堂中實踐,尋找系統性的教學策略,讓孩子的學習與未來創造出更多無限的可能。

  王政忠老師認為,目前需要號召、影響、扶持更多課堂實踐家,讓更多課堂實踐家回到他們的學校,影響更多朝夕相處的校內夥伴,拉近教學落差。只有弭平更多的教學落差,臺灣的孩子,才有機會不再受限於出身,找到自己的舞臺,開展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長林政宏說明,兩天的研習共開設18班,結合全國各地優秀的熱血教師帶領參與的教師同儕進行共備與實作的素養導向工作坊,藉由教師自主增能與在地深耕,將創新教學經驗與滿滿的正向能量,透過深度的共學時光,將課綱理念轉化成可實際操作的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評量,促進現場教師教育熱情與學習,激發老師創新教學,讓學習變得有趣,落實教學翻轉的課堂實踐。

  陳麗雲老師在研習中,也熱情的參與國小國語的課程,並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分享給大家。

臺東辦理夢的N次方素養工作坊 扶持課堂實踐家幫助孩子成長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陳麗如/臺東報導 2021/03/28】

與國教署長有約 208位學生代表暢談校園大小事

  為了鼓勵青少年參與公共事務,教育部國教署辦理第三屆「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與署長有約」活動。這屆擴大參與學生群廣度及多元化,開放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皆可報名參加,總共有208位學生報名,並採「分區多場」方式進行,從3月6日起共辦理6場次的活動,由學生與國教署長一起面對面暢談校園大小事,希望透過這樣民主教育的實踐來深化學生自治發展,達到鼓勵青年參與及保障兒少表意權的目標。

  國教署表示,活動從109年11月起陸續辦理北中南6區6場次討論會,除了邀請學者專家擔任講師及青少諮會委員擔任活動觀察員外,也透過分組方式由與會學生帶著校園中的生活體會向國教署提供教育現場疑慮及學生權益等相關建言,共同凝聚意見向署長提案。

  國教署先透過辦理「署長有約主持人培訓課程」,培訓國教署青少諮會委員及第二屆署長有約代表等資格學生擔任審議式民主主持人,再於後續辦理的討論會邀請各分區參與學生透過審議式民主方式,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凝聚通則性校園問題,由學生做出提案後,再由國教署針對提案內容進行研議,規劃未來工作事項,並在各場次的「署長有約」活動中由署長親自對提案做出回應。

  國教署署長彭富源表示,藉由此活動與學生直接對話交流,傾聽其訴求及建議,期望能對「保障兒童發表意見的權利」、「鼓勵學生參與校園事務」、「協助學生自治組織健全發展」等目標做出宣示,具有推動校園民主自治和人權教育的指標性意義。

  國教署說明,希望透過辦理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與國教署長有約活動,促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自治、參與等權利意識提升,激勵青少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引領我國邁向全球校園民主和人權教育的典範楷模。

與國教署長有約 208位學生代表暢談校園大小事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石耀宇/臺北報導 2021/03/27】

泡茶繪彩蛋國際教育交流 石碇高中歡度復活節

  新北巿石碇高中向教育部國教署申請「大手牽小手-我國高中生與大專院校外籍生交流計畫」,昨(26)日和6位來自南美的巴拉圭共和國大學生合繪彩蛋活動,提前歡度復活節,進行國際教育交流。巴拉圭大學生皆為去年9月抵達臺灣,並配合臺灣嚴密的防疫措施(14天集中檢疫及7天自主健康管理)後才入校學習,在全球疫情緊繃下能進行跨國交流相關活動,雙方都覺得珍貴無比。

  教育局表示,「大手牽小手」是新北市學校高中生與外籍生交流的計畫,透過外籍學生到校參訪交流,並安排體驗校內外社團課程、園遊會及參訪體驗活動等,拓展學生國際視野。石碇高中國際小志工為迎接在佛光大學交流的巴拉圭籍大學生,事先不斷練習畫新北市著名景點的圖案,如「石碇淡蘭古道的大茶壺、平溪的天燈、板橋的新月橋」等著名地標,在老師積極的培訓下,學生以流利英語向巴拉圭大學生們介紹新北市特色,巴拉圭的大學生也回以彩繪南美的美景與美食,向石碇高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家鄉。

  除了繪製彩蛋外,石碇高中師生更邀請巴拉圭學生體驗學校的特色課程-茶風創藝中的「茶顏觀色」,以文人茶泡法品嘗春茶,來自巴拉圭的大學生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喝茶,透過石碇高中學生一步步的耐心解說,開始學著端杯品茗,浸潤在東方美學的從容氣氛,並用簡單的中文說「真好喝」。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今(110)年共有7所高中參與大手牽小手計畫,學校將課程融合在地文化,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和各個不同國家的外籍生實體與線上互動,實現「國際視野,在地交流」,更在實際互動過程中學習語言,更認識、理解、尊重並欣賞彼此文化差異。

泡茶繪彩蛋國際教育交流 石碇高中歡度復活節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石耀宇/臺北報導 2021/03/27】

罕病勇士 孫翊倫向學不輟

  登發國小六年級學生孫翊倫是罕見疾病患者,身高僅100公分,體重只有12公斤,但他不向命運低頭,立志成為電腦程式設計師,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將於3月30日上午在登發國小表揚。

  獲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周大觀基金會表示,孫翊倫除頭部外,身體畸形,脊椎彎曲達70度,雙腳也嚴重變形,11歲身高僅100公分,體重只有12公斤,疑似玻璃娃娃,迄今仍找不出病因。孫翊倫說,「如果生命還能有明天,希望從事電腦程式設計,發明協助肢體障礙者的生活輔助系統」。

  雖是罕病患者,但孫翊倫力爭上游,曾榮獲高市語文競賽閩南語朗讀南區第一名、身心障礙運動會游泳競賽雙面金牌,去年成為總統教育獎得主,市長陳其邁曾在市政會議接見他,勉勵他勇於面對逆境。

罕病勇士 孫翊倫向學不輟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 2021/03/29】

基隆八斗高中學子推廣自創桌遊 小朋友好樂

  基隆市立八斗高中學生今天帶著自己設計的桌遊作品,到八斗社區帶領國小學童開心玩起各式桌遊,小朋友笑說,桌遊真有趣,希望大哥哥、大姐姐能常來玩。學校表示,這是第一站,下一場預計4月2日在新豐里里民活動中心登場。

  八斗高中校長黃致誠表示,學校去年成立「桌遊競技社」,是一個兼具任務與娛樂性質的綜合型社團,除了推廣桌遊的美好,也包括校內外活動舉辦及培訓,從中提升學生的溝通及表達能力,更在去年舉辦第一屆基隆市跨校桌遊大賽,反應良好。

  八斗高中學生鄭淑婷、楊沛庭、王家榮3人,今年2月還開發出一套獨具基隆在地特色的二二八事件歷史桌遊《基隆記憶:一九四七》,玩家在遊戲裡要協助異議人士順利前往八斗子漁港,安全離開台灣,過程中還要提防特務的阻攔。

  桌遊社學子今天帶著自己設計的桌遊作品,在八斗里里民活動中心帶領國小學童玩桌遊,來一場完全不插電的腦力激盪遊戲,小朋友玩得開心,期待以後能常看到大哥哥、大姐姐。

  黃致誠說,「在地化課程」是融合在地資源與社區投入,引領學生踏出學校走入社區,開拓「素養」的道路,今年上半年預計推出4場社區親子樂活動,八斗里是第一站,下一站預計4月2日在新豐里里民活動中心登場。

基隆八斗高中學子推廣自創桌遊 小朋友好樂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林欣漢/基隆報導 2021/03/28】

與神同行 和順國小走讀感謝南鯤鯓囝仔公

  嘉義縣和順國小學生去年11月起利用假日進行18天的360公里走讀活動,終在今年3月底完成,師生為感謝台南市北門區南鯤鯓囝仔公的庇護,特別加碼抱著囝仔公走讀北門鄉,與神同行,小朋友都雀躍不已,一點也不覺得累。

  和順國小校長賀惠芳說:走讀台灣活動所需經費不是偏鄉小學可以負擔,感謝熱心企業與善心人士的捐贈幫忙,更感謝南鯤鯓囝仔公給予的庇佑。

  走讀帶隊老師林穎慧表示:由於報名人數超過預期,為讓有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參加,需再尋求贊助,練習時,師生由學校走到南鯤鯓向囝仔公祈求協助,結果神蹟立即出現,包含UNIQLO、棒棒積木飯店、圓山大飯店、王品牛排等企業,都在第一時間答應贊助,冥冥之中如有神助,讓師生感到不可思議。

  關懷台灣基金會還選中林穎慧為2021熱血教師,1月間專程南下拍攝其如何帶領學生進行走讀,到南鯤鯓拍攝當天,師生感恩囝仔公保的佑,共同擲筊向囡仔公詢問是否願意跟大家走讀北門鄉,結果連續3個聖杯允諾,促成與神同遊。

  黃士彥同學表示,很感謝囝仔公的幫忙,讓自己全台灣走透透,抱著囡仔公走過水晶教堂、井子腳鹽田等北門知名景點,將成永恆回憶。

  蔡旭涵同學也說,去年向囝仔公祈求的願望都一一實現,前幾天還有熱心企業贊助綠島、蘭嶼徒步環島旅費,這都要感謝囝仔公的幫忙。

  林穎慧強調,自助人助、自助天助,藉由抱著囡仔公遊北門,讓學生除了有不一樣的體驗,也學會感恩。

與神同行 和順國小走讀感謝南鯤鯓囝仔公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 2021/03/28】

眷村不只有老屋、國旗!中原師生用色彩紀錄歷史風貌

  中原大學景觀系、商設系去年暑假開始走訪全台灣北、中、南、東部共10處眷村,發現紅、藍、綠、黑等顏色,往往出現在大門、牆面、窗框、屋瓦等處,為了讓眷村色彩更容易被記憶,團隊發揮創意命名「大門紅、窗框黃、石漆綠、天青藍、屋瓦黑、麵粉白」等6種主題顏色。今年2月舉辦展覽呈現成果,也是全台首次以色彩為主題進行的眷村文化研究。

  大多數人對於眷村既定的印象不外乎是老屋、國旗、軍人等元素,但中原師生發現每個眷村都有獨特的色彩故事,例如宜蘭化龍一村當地氣候潮濕,居民時常粉刷天藍色油漆以保護木板,「藍色百葉窗」因此成為該處特色;北投中心新村因溫泉硫磺影響,隨處可見咖啡、深紅色的鏽蝕鐵皮,而紫色及藍色的浴池地磚,也是中心新村別具一格的歷史風貌。

  商設系學生張東儒表示,採集團隊進行色票比對與影像紀錄,過程除了可以看見眷村原本的顏色,透過與住民訪談,也更認識該處歷史,像是桃園龜山憲光二村的住戶們對「七彩」印象最深,一問之下原來是附近鉛筆工廠、染紡廠造成空氣與水污染,因此粉紅色河川、染上黑煙的衣服,成為憲光二村的人文基調色彩。

  景觀系副教授劉為光表示,本次團隊跨領域合作,除了用不同角度向大眾介紹眷村,更重要的是未來這些眷村要修復時,可以參考專業紀錄;商設系主任張道本也提到,中原大學協助桃園眷村文化推廣保存有多年經驗,曾成功行銷桃園「眷村鐵三角」馬祖新村、太武新村及憲光二村,未來也將持續協助全台文化保存與在地創生事務。

眷村不只有老屋、國旗!中原師生用色彩紀錄歷史風貌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朱冠諭/桃園即時報導 2021/03/25】

臺中一中美術班班展及藝術節活動「失序過後的光景」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世界被一股低氣壓籠罩著。臺中一中美術班同學今年的成果展及藝術周活動就以「後疫情時代」與「光」兩條軸線發想,希望2021年大家可以走過低潮,朝著新思考、新方向、新生活的嶄新未來邁進。

  臺中一中美術班同學25日傍晚18:30在臺中一中校園舉辦快閃活動與沉浸式的裝置藝術,結合「光」的創作核心,加入藝術的元素,點亮校園日與夜,讓大家感受藝術的魅力。本次的藝術節展演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成果作品發表展覽,另一為325藝術節活動,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生的創作、一起來溫暖社會上的每一個人。

  此次班級成果作品展覽策展人邱姿寧、廖紫伶、楊家棋表示,以「螢。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為主題,螢,代表微弱的光,象徵在黑暗中仍看見希望的微光。而副標題-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是採用《三國演義》第三回,少帝與陳留王在黑暗中借螢火前行之典故。螢火象徵的是在黑暗中唯一的溫暖與希望,雖薄弱,卻保有力量。以期許我們最後都能擁有目標並向前行。

  指導老師謝怡如老師表示,和學生討論這次的主題以「光」為主軸,從藝術節延伸到班展,環繞在光的定義之下,包含「團結、同心、絢麗、美好、溫暖、希望」六個可相呼應的支點,因此,挑戰從台中一中有藝術節以來,首次有裝置作品可從白天延續到夜間的裝置藝術。

  校長林隆諺表示,疫情拉開的大家的距離,我們的孩子對於社會的關心仍然不減,希望可以透過藝術的方式,溫暖大家。

  臺中一中美術班班級成果作品,展出時間4月9日至4月30日9:00~17:00(週末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於臺中一中麗澤樓藝術中心,開幕時間為4月9日14:00。

臺中一中美術班班展及藝術節活動「失序過後的光景」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常維鈞(常罡)/臺中報導 2021/03/25】

樹德科大拔河隊奪下全國拔河錦標賽冠軍

  南台灣首創拔河隊的樹德科大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在教練兼隊長莊晉瑞鞭策指導下,該校拔河隊在去年全民運動會與一○九年度協會盃全國拔河錦標賽成績斐然,今年度再獲全國拔河錦標賽男子無限量級冠軍,潛力無窮。(見圖)

  莊晉瑞表示,帶領隊員訓練過程中,一直秉持「不放手,值得夢想到手」的信念,二年多的努力,汗水與淚水早已轉化為前進的動能,隊員也間接完成自己在學生時期,無法嚐到的冠軍滋味,雖然自己一直與冠軍擦身而過,但看到學弟妹的努力付出及展現的成果,與有榮焉;他在練習過程中會告訴隊員,人生不是只有拔河而已,可以在大學中尋找出路、多元學習、激發潛能,讓自己掌握更大籌碼,累積未來的奠基石,大學四年不留白;也由於學校的全力支持,學生不用擔心裝備不足,無後顧之憂上戰場,造就閃閃亮亮的拔河隊。

  休運系專任教師彭逸坤指出,莊晉瑞是鼓山高中凌依華教練極力推薦的傑出學生,進入樹德科大就讀後,表現優異,目前在休運系擔任拔河隊教練將邁入第三年,與隊員亦師亦友的情感交流,深獲學生愛戴。

  系主任許龍池說,隊員難免有年輕人想要玩樂的心,但大學生活的學習畢竟不同於少年時期,課堂上除專業授課外,師長會耐心引導學生未來職涯規劃,包括考照或市場趨勢分析,讓學生慢慢思考就業方向,多數學生在學長姐激勵下,也都能正視在學時期的專業及實習,是進入職場很重要的門票。

樹德科大拔河隊奪下全國拔河錦標賽冠軍
來源:【yahoo 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台灣新生報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