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未來數理科創人才 資優數學與創意科學營

  數學為科學之母,訓練孩子邏輯推理、系統思考,可培養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素養,從小扎根數學能力,對未來各領域學習極有助益。

  慈大附中為培育花東地區數理科創人才,每年寒暑假皆開辦資優數學營,禮聘大台北數學名師-專攻指導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鄭行老師,親自蒞校指導學生,激發學生數學潛能,鼓勵數學優秀學子向上挑戰。凡是更生盃數學競賽國中、國小榮獲金牌的同學,皆可免費參加慈中辦理的資優數學營,而獲得銀牌同學則提供獎學金參與數學營隊,拉高學子眼界,與世界接軌。

  學校也連續兩年邀請台北鷹展團隊辦理創意科學營,藉由多樣化的科學實驗來深化課堂所學,以系統化的步驟來培養發現問題和驗證問題的能力,並鼓勵孩子們用不同角度思考其他的可能性,最後利用創意結合課程發想出能改變世界的產品,短短數天課程中孩子便能運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也學會自己撰寫程式組裝並控制發球機。

  慈小六年級學生蘇紹鈞表示從小就很喜歡數學,喜歡解數學題後的成就感,所以只要有什麼比賽都會去挑戰,媽媽也鼓勵他去參加比賽,五年級時跨考國一更生盃數學競賽獲得銅牌,六年級跨考國一更生盃數學競賽更榮獲金牌。今年寒假參加慈中的奧林匹亞資優數學與鷹展創意科學營,紹鈞覺得奧林匹亞數學題型多元、題目靈活、很有挑戰,不論是奧林匹亞數學或鷹展創意科學課程,都是透過動手實作,讓自己對數學及科學的原理原則印象更深刻。

  慈小葉鎮霆五六年級連續參加更生盃數學競賽皆榮獲銅牌,因著對數理科學的興趣,參加慈中寒假的奧林匹亞資優數學與鷹展創意科學營隊,讓原本在課堂中覺得困難的數學與難懂的科學原理,都變得容易且有趣。

  奧林匹亞資優數學鄭行老師表示,東台灣孩子的數學創意不亞於大台北地區,參加營隊的學生個個精神奕奕,討論熱烈,即使是跨年級的解題任務,學生都能發揮潛能迎刃而解,孩子們透過操作發現數學的奧秘,建構出的成果讓人驚呼。

  李玲惠校長感恩更生日報以民間力量,長期辦理更生盃數學競賽,推動花東地區數學教育,帶動花東學子對數理科學探究的興趣。未來世界裡數理邏輯推理、程式語言和運算思維是不可抵擋的趨勢,慈大附中運用各式課程來協助學生探索未來,以培養胸懷美善,擁抱世界的全球公民為目標,冀望每個孩子在慈中獲得最獨特的學習體驗,未來都能成為社會上的重要人才。

培育未來數理科創人才 資優數學與創意科學營
來源:【yahoo 記者莊春紅/連線報導/慈善新聞網 2021/02/16】

經驗豐富助教 帶領學員超越自我

  在高寒地救援訓練班中,教官與助教的體力、耐力與意志力,皆需超人一等,方可帶領學員完訓,取得結訓榮譽臂章。戰技超卓、經驗豐富的楊沛華上士與姚岱吟中士,正是班隊中無可取代的關鍵人物。

  楊沛華上士擔任特訓中心高寒地助教,亦是105年高寒地救援訓練班開班時,首期學員兼助教。他認為具備這項技能,對於部隊與個人都有莫大助益,可藉由所學,協助救援工作、搶救生命。

急難見證團隊凝聚力 展同袍情

  擔任助教期間,楊沛華遭遇一次緊急狀況。有位學員在訓練過程中,身體因氣候變化突然失溫,並失去意識,為了即時搶救,團隊善用課堂所學技能,全力與死神拔河,成功將其自險峻地形中帶離,後送醫院,救回寶貴生命。他說,那次搶救所花費時間,整整比練習時縮短4分之3,不僅印證團隊的凝聚力,更展現同袍情,至今難忘。

  楊沛華指出,與主課教官鄭士官長自第1期起至今,合計帶領16期學員完訓,最感驕傲的,是結訓學員均曾參與協助救災任務。其中除了特戰官兵外,也包含花防部派訓學員,讓團隊深感教育的成效與影響,意義深遠。

竭盡所能準備充足 戰勝挑戰

  「試著去做,你會發現自己所不知道的潛能。」姚岱吟中士表示,民國106年參加高寒地救援訓練,為了讓人生更精采、視野更廣闊,選擇留在山寒地作戰組擔任助教。看到每期學員結訓時,總是充滿自信與驕傲,備感欣慰。她說,有一期訓期幾乎天天下雨,白天趨近零度的低溫伴著細雨,雨滴彷彿是冰冷的子彈,猛烈地打在每個學員的臉上和身上,霎時凍僵;教官組秉持「壞天氣就是訓練的好天氣」訓練原則,帶領完成高難度訓練後,最後綻放在學員臉上的,則是充滿喜悅與自信的笑容。

  「你問我辛苦嗎?我從來沒想過放棄,僅思索著怎麼完成。唯有盡我所能,專注雙腳當下所踩踏的每一步,咬緊牙關,一定行!」姚岱吟表示,女性官兵也可勝任這項訓練,更可擔任助教角色,只要準備充足,調整身體狀態與睡眠,即可超越自我,戰勝挑戰。為了鍛鍊體能,她會利用假日在山區騎腳踏車,以訓練肌耐力與心肺能力,「一切沒有想像中的難,只有你不敢」。

經驗豐富助教 帶領學員超越自我
來源:【yahoo 記者黃迪明/連線報導/青年日報社 2021/02/17】

高雄壽山國小大變身 師生親子打造後山夢想基地

  高雄市壽山國小後山,原本雜草叢生、荒廢多年,經由全校師生一起討論,甚至一起進行環境評估後,華麗大變身,荒地變成一座有樹屋、有空中吊橋、教學步道,重點是歡笑聲還有樂音悠揚的「森林學堂」。

  學生吹奏直笛的場地很特別,這裡是學生親自參與設計的樹屋森林學堂

  壽山國小學生 林允臣:「我們是不用釘子 不傷害樹木,然後用卡榫式的,第一層平台是三角形,第二層平台是四方形的。」

  壽山國小學生 陳禮煬:「(蓋樹屋前)觀察樹上的動物,我們希望說,不要打擾牠們的生態這樣,蓋的時候盡量避開牠們。」

  學校後山原本雜草叢生幾乎荒廢,後來經由全校師生共同打造大變身

  壽山國小校長 黃寶靚:「他們有來環評,他們就來這裡看,我想在這裡蓋樹屋,跟這棵樹有關係的動物是什麼,然後植物是什麼。」

  樹屋完成後,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學生也不忘做了規範告示

  壽山國小學生 李光原:「做這些告示牌,可以讓一些來玩的人,不會做錯誤的動作 或是受傷。」

  壽山國小老師 鄭靜蓉:「小朋友完成樹屋之後,他們會認為說好,上來應該要有一些規範跟限制,譬如人數 應該注意怎樣的安全。」

  學校後山就像大型遊樂場,學生不僅可以躺在編夢網觀察大樹,也能自在上下玩耍,是生命與大自然教育最佳學習場。

高雄壽山國小大變身 師生親子打造後山夢想基地
來源:【yahoo 大愛電視 2021/02/16】

200公里的堅持 有溫暖家就在身邊

  每天早晨六點半,就有臺車輛緩緩開進國小部地下室,無論寒冬或是炎夏,從不缺席。走下車的是譚雯雯老師,她的臉上沒有一絲疲倦,雯雯老師逢人就露出歡喜的笑容,爽朗的和大家道早安!

  雯雯老師任教的8年來每天從高雄開車到安平,路程約55公里,單程約需60分鐘。去年暑假開始,因為娘家媽媽需要陪伴,所以搬回嘉義開車來安平,路程約96公里,單程約需90分鐘。她會在早上四點半起床,讓自己有更寬裕的時間應付國道上臨時突發路況,確保能準時出現在教室,等待每一個心中最寶貝的孩子。

  「為什麼不回到離家近的學校教書呢?」「開車不累嗎?」「為什麼而堅持呢?」

  臺南慈中除了提供富含人文的教學環境,在這裡還有許多隱藏版的小感動,例如週三下午家長會為老師們準備精美的下午茶、許多家長志工及師姑師伯打掃著校園,更重要的是同事們彼此之間的互助及關心,無論雯雯老師遇到多麼微小的問題,大家都必定傾盡全力幫忙。這份如同家人般深刻的情誼,讓雯雯老師從第一天進慈濟學校就深深被感動,它讓雯雯老師在教學上很安心,有種與家人一起共事、做家裡事業的感覺。「家」無論再遠,雯雯老師都會克服通勤上的問題。

  每次學校舉辦活動,雯雯老師班上家長出席率總是囊括前三名,雯雯老師究竟用了什麼撇步讓家長願意在假日踴躍參加活動呢?首先,雯雯老師會提前告知活動時間,並且溫情喊話邀約:「您的出席是給雯雯老師最大的鼓勵,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童年留下難忘的回憶……」此外,雯雯老師希望家長到學校還能有更多收穫,所以還會安排其他主題,例如兩個小時掃街活動結束後,雯雯老師便邀請校外兩位桌遊老師到教室,教家長跟孩子們玩桌遊,每次多做一點,家長們就會提高參與的意願了。

  「親師同心,齊力斷金。」家長與老師密切的合作聯繫,是孩子成長最大的助力。雯雯老師接到新班時,她都會用很興奮的心情打每一通電話,親自至家裡進行訪視,和家長、孩子結下好情緣,存滿愛的撲滿;每週一封封的班級家書,雯雯老師總是貼心提醒著天氣的變化、孩子學習上的小故事、感恩家長為班上做的每一件事;遇到比較需要操心的寶貝,雯雯老師會先同理家長的辛苦和付出,再提供家長明確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站在家長角度幫忙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只是一味的抱怨孩子行為問題。所以雯雯老師跟家長提起孩子時,總是溫柔的說:「媽媽,我想跟您聊一下『我們』的小恩……」而不是說:「媽媽『您家』小恩最近……」其實跟家長互動真的沒有「眉角」,只是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愛,跟家長的互動有太多可以談,但「真心」與「同理」是最重要的。

  也因為雯雯老師本身有三個孩子,更能以「媽媽心,菩薩心」來引導孩子。在學校,靜思語是唾手可得的智慧妙語,雯雯老師總能巧妙的運用在自己與孩子的互動中。從境教、言教到身教,雯雯老師以身作則實踐靜思語,說到做到,讓孩子不循僥倖、也讓孩子信服;孩子在學習階段難免犯錯,尊重包容孩子但不溺愛不縱容,用慈濟人文調伏孩子心性,讓孩子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感恩而能知足,知足便能心生歡喜,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幽默風趣的爽朗笑聲,就是凝聚班級向心力最好的膠著劑;永遠相信孩子做得到,讓老師對孩子的期待與信心,轉化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教育無他,唯愛與等待!

200公里的堅持 有溫暖家就在身邊
來源:【yahoo 記者譚雯雯、鍾雅慧/連線報導/慈善新聞網 2021/02/17】

給台灣青年掌聲! 新南向志工服務整年不中斷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已衝擊全球一整年,不僅重創觀光旅遊,也讓國際間的志工服務受阻。不過,台灣的青年學子「不死心」,徹底發揮「窮則變,變則通」的精神,去年運用線上資源,為好幾個新南向國家帶來持續性的海外服務。

  秉持就是要「照常服務」的精神,台灣多所大專校院的海外志工服務團,沒有因疫情停下腳步,各個都想盡辦法,如同「表演特技」般,仍致力找出最符合當地師生需求的服務內容。

國北教大建置學習資源網 助泰北生學華語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小泰陽服務隊」往年鎖定泰國北部偏鄉的光復高中小學部及廣華學校前往服務,去年改以線上方式,設立「國北小泰陽學習資源網」,內容涵蓋學生學習、教師交流、升學輔導及好站推薦等4大專區,讓當地學童以多元方式學習華語文。

  「小泰陽服務隊」團長陳品妤說,網站中有筆順學習網、國語小字典、「繪本花園」,及小學華語文課本的錄音檔。陳品妤:『(原音)有把他們當地的課文每一課都去錄音,然後把那個音檔放在網站上面,提供學生他們可以在課後或是課前的時間,去自己聽那個課文朗讀,然後去熟悉那課課文。』

  陳品妤提到,團隊也將過去幾年學長、學姐製作的故事集,剪輯成有聲書。陳品妤:『(原音)把那個圖畫就是把它拍照,然後把它剪成一個影片這樣子,目前我們是放在YouTube上面。』

靜宜錄線上教材 柬埔寨中文學校認識台灣

  以前都會到柬埔寨米樂國際學校服務的靜宜大學柬埔寨國際志工團,去年則以中秋節為主題,錄製線上教學教材。指導老師林誼虹表示,米樂國際學校是一所中文學校,全校約有80位學生,年齡介於15到20歲,靜宜志工團在當地的中文教學服務是配合學校使用的教材,進行聽、說、讀、寫等課程,並透過認識台灣文化、中文歌曲、繪本閱讀等主題課程,展開文化交流。

  林誼虹:『(原音)他也有培育幾位就是中文程度比較好的孩子,我們不在的時候,這些孩子就是他們的老師,所以我們去教的時候,我們不是純粹只有給他們教案,就是我們會透過配合當地的老師當作我們的翻譯,然後我們也直接的去教中文的部分。』

  林誼虹說,去年錄製的教材有介紹中秋節的由來、月餅製作、烤肉賞月等內容。林誼虹:『(原音)我們在過往的3年的服務期間裡面,我們也有導入一些中華文化、元宵節各個節慶活動的一個交流,甚至是帶領他們去認識台灣,然後他們上完這個課程之後,他們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其實他們可能從來根本就沒有出過他們的家鄉,所以他可以透過我們的課程裡面,去知道外面的世界長什麼樣子,他們其實學習的那個好奇心是蠻強的。』

文藻教英語、製作口罩套 柬國師生好高興

  同樣也是在柬埔寨,文藻外語大學的「國際志工共創就醫無障礙」團隊過去是到偏鄉小學,進行環保與衛生教育。曾任隊長的陳薪安表示,他們協助當地學校將洗手台調整到適合孩童洗手的高度,並在洗手台彩繪正確洗手步驟的圖示,及教學生集中垃圾和資源回收的觀念,同時也在相關的衛教活動中,融入英語教學。陳薪安:『(原音)我們將衛生教育,還有環保的知識,帶入我們的教學中,那私立小學普遍程度比較高,所以我們就可以教一些句子或是一些單字,字彙量的提升。』

  而在疫情影響下,團隊藉由網路會議軟體,每週線上開課教英語,團員們透過肢體語言、聲音模仿及物品展示,讓當地小朋友不會害怕學英語。陳薪安:『(原音)其實當地的孩童是蠻好學的,那他們只是欠缺這個機會去讓他們提升這樣子,有點像種子的概念,長久下來,我覺得他們的能力是會逐步的提升的。』

  團員也和高雄旗山國小學童合作,一起製作口罩套及愛心卡片,再寄到柬埔寨送給孩童,令當地師生都好高興,覺得所收到的不只是防疫物資,還有來自台灣師生滿滿的愛心。

成大馬來語教學影片 改善部落教師資訊教學

  國立成功大學「PassByValue」馬來西亞資訊教育志工團,則以原住民部落的幼教老師為主要服務對象。團長林芳伊指出,以前去服務時,發現有些老師從來沒碰過電腦,所以他們從硬體開始教起,後續才介紹基本的文書軟體。

  林芳伊:『(原音)他們對於PPT的使用非常的有興趣,因為他們覺得就是讓小朋友可能聽一個故事的時候,有更不一樣的呈現方式,就是動畫、還有轉場整個就會比較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團隊去年因應每個老師資訊教育程度的不同,設計各類線上課程,包括從最基礎的認識電腦、如何使用滑鼠,到文書軟體及進階Google功能的使用,還有介紹影片剪輯軟體;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教學影片是以馬來語,或英語加上馬來語字幕的方式呈現,相當用心。

  台灣不僅防疫工作做到讓世界各國讚許,海外志工服務的細緻度也深獲肯定,經過去年的歷練,相信這群充滿熱忱的青年團隊,今年又能將服務品質更上一層樓。

給台灣青年掌聲! 新南向志工服務整年不中斷
來源:【yahoo 記者陳國維/連線報導/中央廣播電臺 2021/02/16】

引入大學端豐富教育資源 促進高中與大學更多對話與合作

  108課綱已邁入第二年,大學招生新制度的腳步也越來越近。除了入學考試成績,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也會是大學選才重要的參據。為此,大學校系提前公布參採學習歷程的內容與方式,以協助大學建立更系統化的學習歷程檔案審查機制,強化大學端與高中端彼此的對話,讓選才機制更加務實,也讓高中生更能找到適合就讀的校系。

  臺北市立松山高中與教育部「大學招生專業化辦公室」共同合作,由學校開放適當的課程與時間進行課堂觀課,由大學招生專業化辦公室邀請10餘名教授參與公開觀課。除了交流課堂活動設計與發展,也讓大學端直接與高中端對話,實際瞭解目前高中課程現況,期待建立更務實的選才機制,滿足各大學的選才需求。

  此次松山高中公開觀課,以部定必修課程「自然科探究與實作」為主題,內容是鼓勵由課堂老師在物質與能量、構造與功能、系統與尺度、改變與穩定、交互作用、科學與生活、資源與永續性等七大跨科概念下,進行跨科目設計,相較於新課綱實施前的課程設計,具有更大的挑戰性。

  「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課程由學校物理科及地球科學科教師社群共同設計,觀課活動邀請物理科教師蔡皓偉授課,他以經典名劇鐵達尼號最後片段引發學生學習動機,片段中傑克與羅絲落海後,傑克讓羅絲一人獨自在門板上浮流,而自己不登上門板,犧牲自己生命。藉此情節,引導學生探究與思考傑克是否有登上門板而一起獲救的可能性?思考影響門板下沉或浮起的變因有哪些,並請學生在討論變因後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數據以獲得關係式,最後再驗證變因的影響程度。

  授課對象為人文社會科學班級,學生不因是自然課程主題而感到排斥,反而願意隨著課程內容一起參與在內,關鍵原因在生活化的議題能使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情境,並且藉由同儕討論的形式,一起推論出可能的答案,進而培養利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將持續強化高中端與大學端的合作交流,藉由大學端豐富的教育資源,增進高中端教學品質更符合新課綱精神。

引入大學端豐富教育資源 促進高中與大學更多對話與合作
來源:【yahoo 台灣好新聞 2021/02/17】

湖西隘門國小傳承「乒」戰精神 桌球國手回娘家

  湖西鄉隘門國小一向是澎湖桌球訓練大本營,自1990至2021年連續32年,培育出不少桌球國手為國爭光,包括洪光燦、呂寶澎、蔣澎龍、吳志祺、王意如、洪敬愷等人,今天大年初一在隘門國小舉行桌球國手陪您過好年活動。

  幕後力促成活動順利舉行的,包括湖西鄉長吳政杰、澎湖縣體育會桌球委員會總幹事李冠生及隘門國小校長陳光安,邀請現役桌球國手王意如、洪敬愷在回鄉過年期間,跟桌球小小選手們見面,進行表演賽與球技指導,歡喜過新年!胡松榮議員、教育處長蘇啟昌、國民黨澎湖縣黨部主委許國政等貴賓也齊聚一堂,向民眾拜年並給予桌球國手們祝福。

  隘門國小桌球能聞名全國,除了選手自身的努力,幕後的教練更是居功厥偉,鄉長吳政杰頒發感謝狀給歷任隘門國小桌球隊教練,包括洪慶發、洪萬居及洪登老師等人,表彰他們對於隘門國小桌球隊的奉獻與栽培,其中,洪登老師已仙逝,湖西鄉公所邀請其次子洪復仁教練出席,代表父親洪登老師接受表揚。

  其實,洪復仁教練也是現役桌球國手、年紀最輕(14歲)洪敬愷的父親,洪敬愷從小就展現桌球運動的天分,越級挑戰連勝之姿!另外現役桌球國手王意如在今天的活動中,也特別獻花感謝洪曉蓓老師(桌球啟蒙老師),永不放棄是王意如的精神、練習再練習,不在乎環境只在乎決心與態度!湖西好鄉與大家一起來加油,相信將會創造更多令人驕傲的輝煌紀錄!

湖西隘門國小傳承「乒」戰精神 桌球國手回娘家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 2021/02/12】

腦麻碩士黃筱智 坐「國旗小車」進立院

  罹患多重障礙腦性麻痺的黃筱智是全台首位踏上國際論壇的腦麻學生,曾赴瑞典發表論文,去年碩士畢業後投身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辦公室,每天乘著她的「國旗小車」從桃園出發,展開朝九晚五的國會助理生涯,要幫身障、弱勢在國會發聲。

陳以信的國會助理 為弱勢發聲

  乍聽稀鬆平常的朝九晚五生活,對筱智並不輕鬆,家住桃園蘆竹的她,每天上午七點要請父親送她到桃園高鐵站,她再獨自通勤,晚上則搭公車回家。她的電動輪椅懸掛一面小國旗,一問才知道,她數度因太嬌小而被未注意的車子擦撞,她為此打造一輛吸睛的「國旗小車」,成為她獨特的標誌。之所以這麼熱愛國旗,是因為身為空軍的外公三十九歲就英年早逝,讓她決心愛護這份外公拚命保護的資產。

  走進陳以信辦公室,迎面就是筱智充滿熱忱的笑容,她負責公益類選民服務及法案,也支援新媒體業務,因為閱讀速度較慢,不服輸的筱智,經常清晨五點起床爬梳資料與新聞,還和立委、同事一起完成《特殊教育法》修法,讓身障學生在校上體育課不再只能當「邊緣人」,跌破旁人眼鏡。

  剛進國會時,同事擔心筱智負荷不來,不敢分配太多工作,但陳以信把她當一般助理看待,經常督促她「在職場就是要強韌」,不給她「特權」。筱智說,不被用異樣眼光看待、不被特別照料就是她嚮往的職場生活,這對腦麻者來說也是好事,能適當刺激感官。

  不滿足於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學歷,筱智已為自己訂下四年後的目標,要存錢到英國念公共政策博士班,繼續為公益盡心。陳以信也大讚筱智很有生命力、鼓舞人心,未來應能幫助更多人。

腦麻碩士黃筱智 坐「國旗小車」進立院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 2021/02/15】

「VEX IQ機器人全國賽」竹北十興國小獲「團隊挑戰賽」第四名

  「VEX IQ Taiwan Open」機器人全國國手選拔賽,今年全國有十二縣市五十五支隊伍參加,代表新竹縣參賽的竹北市十興國小選手,突破種種挑戰,勇奪國小組「團隊挑戰賽」第四名佳績!

  縣長楊文科得知小選手在全國賽中優異表現,表達祝賀,並慰勉參賽師生辛勞;他說,新竹縣推動學校科技教育成績有成,十興國小從VEX IQ機器人第一屆比賽,就開始投入培訓及參賽,至今第三年從未間斷,還曾代表台灣參加全球VEX IQ機器人錦標賽,和各國選手合作擴張視野,對於學涯發展十分助益。

  十興國小校長徐發斌說,師生從賽前二週,每天超過12小時不間斷的練習,不論操控默契、程式撰寫、結構調整,隊員們都在努力學習和相互合作中,經歷發現狀況、討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

  其中,六年級大隊長黃子恆由於對機械的興趣,賽前6個月開始學習機器人結構,歷經密集訓練,在賽中擔任關進角色「操作手」與「程式手」,主要負責寫程式及操作機器人;他表示,雖然去年才開始接觸機器人,第一次比賽,團隊就拿到不錯成績,成功突破自我極限,非常有成就感!

  不光是教學團隊,家長們看到隊員們認真的態度與成果,都以孩子們的表現為榮。其中一名家長說,每天孩子都會開心的分享要怎麼改程式、怎麼寫工程筆記,機器人做了什麼調整或是隊友說了哪些有趣的話,看著孩子眼裡閃亮光芒,備感欣慰!

「VEX IQ機器人全國賽」竹北十興國小獲「團隊挑戰賽」第四名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2021/02/15】

喜迎牛年!北市學生巧製花燈 校內燈會喜氣洋洋

  「元宵節,月亮圓,圓圓元宵黏又甜;觀花燈,踩高蹺,大街小巷真熱鬧。」台北燈節每年配合年節生肖為主軸,以城市做為展出的舞臺基地,融合城市地景與人文內涵,規劃擺設栩栩如生花燈展演,年節期間總是吸引上萬人潮參觀,雖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燈節延後展出,但北市建成國中、景興國中、木柵國小及民生國小等各校學生,仍喜迎節慶巧手做花燈,並在校園精采呈現。

  教育局指出,元宵節因時代變遷,所展現的風貌雖有所不同,但栩栩如生的創意花燈的展示,始終為最吸睛的元宵節慶活動,建成國中、景興國中、木柵國小及民生國小等各校,傳承花燈藝術文化數十年,利用社團活動、寒暑假營隊或藝術領域課程,融合傳統與創新,透過跨領域的學習,以歡度元宵及生肖為主軸,結合藝術、數學、語文、自然及科技領域,並運用STEAM跨學科領域的教學模式,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體現出素養導向教學的新課綱精神。

  教育局表示,花燈製作過程相當繁複且費工,從主題內容選定、設計圖繪製、骨架紮製、燈光配置、裱糊裝飾、作品測試與修飾到會場佈置,每一個步驟,環環相扣。

  民生國小藝術領域老師莊淑雯指出,為了順利完成作品,老師帶著同學以毛根組織立體架構,建立出球體、圓柱、方體等基本幾何形體,完成骨架後,再裱布接縫、繪製自己喜歡的造型與主題,完成屬於自己的花燈作品,必須耗時2個月左右的時間,不但需要創意,更需要高度的專心與耐性。

  木柵國小老師甯致遠指出,指導學生參與花燈創作,提升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無論製作大型主題花燈或是個人創意花燈,皆能掌握創意、造型、技巧及整體效果,參加臺北燈節全國各級學校花燈競賽,屢獲佳績。

  景興國中外聘技術指導顧問,協同視覺藝術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傳統及鄉土藝術,擴大美感教育範疇,結合傳統與現代技法,為傳統藝術注入創新元素,建成國中在曹蓮英的指導下,師生共同耕耘傳統文化,屢屢得獎,花燈作品甚至遠赴日本展出,由學生親自解說花燈製作的過程與意義,今年雖受疫情影響,花燈出不了國門,但花燈仍出了校門照亮社區、美化環境,溫暖人心,一舉數得。

  教育局強調,今年受到疫情影響,「2021台北燈節」延後舉辦,但建成國中、景興國中、木柵國小及民生國小等各校師生,配合節慶如期製作花燈,期待疫情趨緩,讓民眾有機會欣賞到同學們精心完成的花燈作品,牽一盞明燈,讓饒富傳統文化與創新魅力的花燈藝術,陪伴大家歡度牛年。

喜迎牛年!北市學生巧製花燈 校內燈會喜氣洋洋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吳康瑋/連線報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