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自行研發「手持式自動穴道針灸系統」

  逢甲大學研究團隊發展之手持式自動穴道針灸系統,透過大數據辯證取穴、自動化穴道辨識及精準穴道刺激技術,未來應用針灸治療及物理治療,研究技術入選2021全球消費性電子展臺灣代表隊。

  這套手持式自動穴道針灸系統,使用者可自行輸入病癥,藉由AI大數據資料庫以自動提供治療穴道的推薦,利用AI影像辨識技術以達到自動化穴道定位與追蹤,搭配自動穴道刺激模組,以實現精準的穴道刺激與治療。本發明結合智能人體穴位定位及保留傳統的針灸技法,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穴道位置進行精準定位,有效提高穴道刺激的精準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產品手持式自動穴道針灸系統重量為1公斤以下,能根據使用者自行輕易更換治療或保健方式,如下針模組、按摩槍模組、灸模組與電極模組等。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林昱成副教授提到,本產品未來應用面可分為兩種,一種為針灸治療;另一種為物理治療,其中針灸治療可作為中醫相關教學單位於教授針灸教學輔助使用。而按摩槍、灸、遠紅外線或電極等模組,可用於物理治療功效,實現個人化治療與保健。目前本研究技術已布局相關專利並入選2021全球消費性電子展(2021 CES)臺灣代表隊。

逢甲自行研發「手持式自動穴道針灸系統」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常維鈞(常罡)/臺中報導 2020/12/28】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中市福陽國小開展

  臺中市福陽國小舉辦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巡展,結合了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及「藝起來尋美」三大主軸,以光影為主題同步辦理師生學習成果展,讓師生探索未來的課程與學習創新。

  福陽國小舉辦的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巡展,結合了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及「藝起來尋美」三大主軸,以光影為主題同步辦理師生學習成果展:內容包含跨領域書法藝術美感教育的教與學,橫跨社會、資訊及綜合學習領域攜手共備的「臺中舊城尋寶之旅」戶外探索課程,以及自然學習領域「光的科學體驗站」;開展當日,還包括低年級律動課程成果:精彩的巴洛克宮庭舞蹈表演。學校在「光影巴洛克」展場外,更布置了攝影大師呂明俊先生的鏡與窗系列作品,讓大家可以在策展期間,透過漫步校園迴廊的耳濡目染,發覺原來光影一直存在日常生活當中,更可以是一種自然現象、一種生活美學體驗。

  教務主任熊唯甯表示:除了讓學生們欣賞精彩的光影表演外,教務處為老師們另外規劃了一場別出心裁的專業增能研習:邀請大家到萬代福影城「看電影院」,邀請影城董事長黃炳熙先生親自為老師們進行電影原理、光影藝術、電影科普及產業迴廊導覽。峻民老師在研習後還開玩笑的說:「這是大家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卻不看電影、不吃爆米花的全新體驗。」逗笑了當天參與研習的老師們和黃董事長。

  校長黃哲偉也表示:今年的學習主題,是全校親師生重新認識創意設計、深層思考,理解藝術實踐並提供跨域展演的大好機會;為了預告年底這場精彩的巡展主題到來,學校特地在開展前邀請臺灣首席手影大師張正龍到校,與學生們近距離互動,進行一場「奇幻光影之旅」的驚奇體驗。課程體驗中充分展示了融入音樂節奏、光與手影的表演藝術,讓師生們嘖嘖稱奇,也更期待這次充滿藝文、科學、驚奇的學習課程快點到來。學校費心創造出「有效教學」的學習氛圍,也盼望親師生一同突破既有框架,勇於嘗試更多挑戰自我、探索未來的課程與學習創新。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中市福陽國小開展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常維鈞(常罡)/臺中報導 2020/12/28】

臺電與一粒麥子基金會攜手火金姑計畫 大小天使群英會

  來自臺東、花蓮地區八個課輔班近一百四十位小朋友,以音樂吹奏結合歌唱、舞蹈等表演,展現一年來的學習成果,並手作串珠手鍊、襪子娃娃、流蘇鑰匙圈等小禮物,以班對班的方式,互贈禮物給每年一會的其他課輔班,成為彼此的小天使。而陪伴小朋友十四年的大天使臺灣電力公司也送上連鎖量販店禮券,讓小朋友學習購買「需要的東西」。

  一粒麥子基金會與臺電公司長期推動弱勢家庭課後陪伴,這項課後陪伴的「火金姑」計畫,除提供學業輔導、品格養成、生活教導之外,每年舉辦「小天使群英會」,讓平時分散各鄉鎮的孩童以才藝會友,在切磋中求進步。

  小天使群英會主要讓小朋友有展現自我的舞臺,更在不同場地與活動內容規劃下,獲取不同的經驗,豐富視野。在活動中,對老師、長輩、環境,甚至路人送愛,表達自己的感謝;今年將送愛對象拉回到課輔班的小朋友,成為彼此的小天使。每個課輔班手作禮物,再以班對班方式,隨機送給其他班,第十四屆小天使群英會因而取名為「一直是‧你是我的小天使」,並選在臺東桂田喜來登酒店舉行。

  一粒麥子基金會執行長林木泉表示,2005年五月開始,基金會在眾多善心機構的協助下,陸續在臺東、花蓮、桃園開辦「弱勢家庭兒童課業輔導班」,目前設有九班。臺電公司2007年開始的火金姑計畫,目前贊助了其中七個課輔班,還包括課輔班徵文比賽及大型活動等。

  臺電表示,臺電秉持深化關懷與社會共存共榮理念,贊助「火金姑計畫」,每年約有一百四十位小朋友,於放學後參加課輔班,有老師輔導寫功課、品格教育與才藝教學。臺電也購置許多圖書,藉由行動書車,深入偏遠小學,未來會不斷更新及分享圖書,並購置電力能源相關書籍給小朋友閱讀,讓孩子們在學習路上更順利

  活動中,臺電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等來賓現場頒發學習特別獎(每班一名),並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連鎖量販店禮券,讓小朋友在活動後,直接到量販店採買,學習什麼是「需要的東西」,買到屬於自己的禮物。

臺電與一粒麥子基金會攜手火金姑計畫 大小天使群英會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陳麗如/臺東報導 2020/12/27】

國中生街頭擺攤 民眾體驗科普遊戲

  花蓮縣立花崗國中推廣科學實作教育,結合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科學志工計畫,今(27)日由校長李恩銘帶領24位國中生志工,在花蓮市區「擺攤」,推出11個科普遊戲攤位,讓經過的民眾免費體驗,感受科學的樂趣。

  花蓮市區的商圈廣場,出現了免費科普遊戲的攤位,吸引不少路過民眾駐足觀看,帶著孩子一起來體驗的江小姐,親子一同玩了「噴霧器」,藉由壓力差而使得兩截沒有連結在一起的吸管噴出水霧,讓她直呼,真的太好玩!

  長期推動科普教育的花崗國中,過去都是參與在「科學週」活動或到各校推廣,這是學校第一次嘗試獨立辦理「國中生街頭擺攤」,花崗國中校長李恩銘說,除了訓練國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並藉此內化科學知識外,也希望透過「主動出擊」的方式,將科普帶進人群,讓更多民眾認識科學。

  這次設計的11個關卡中,有牛頓第一定律、白努力定律、角動量守恆等,但是透過簡單的遊戲,讓這些原理不再只是課本中艱澀的文字,讓參與的民眾都說,科學也沒那麼可怕嘛!

國中生街頭擺攤 民眾體驗科普遊戲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0/12/27】

新店國小AI圖書「夢想館」落成 刷臉借書超方便

  新店國小AI圖書館「夢想館」歷經一年的規劃與施作,打造最新的科技AI人臉辨識模式借書,為孩子的閱讀夢想起飛揭開序幕,也盼望點燃閱讀種子,打造閱讀希望工程。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閱讀是一座文明城市邁向卓越發展的重要指標,因此新北市長期致力推動閱讀教育,將其視為各校重點發展項目,期望建立以讀者為本的閱讀環境,營造具溫馨有趣的閱讀氛圍,並讓圖書館成為學校各領域教及閱讀素養教學的資源中心,開拓學生學習的視野,成為終身學習者。

  新店國小校長許德田說,「夢想館」的誕生是彙集全校學生的意見,近九成學生表達最想要的是「秘密閱讀角落區」,期待有個像家裡一樣舒適的沙發空間可以共同閱讀討論;「小型舞台空間」未來也會結合校訂特色課程「數位TED」,成為發表的空間。為充實夢想館藏書,今年11月辦理全校傳書活動,全校孩子都是傳書小幫手,運用人力接龍的方式,將舊館藏書搬到新館夢想館,傳遞學生們最愛的書籍。四年級學生黃宣穎說,太棒了!終於有舒服的秘密基地可以讀書了!」,五年級學生胡晉赫說也大讚,下課時間很短,找借書證很耗費時間。現在有了最新科技,刷臉就可以借書,非常方便。

  夢想館搭配最新科技AI人臉辨識模式借書, 學生經過法定代理人同意後,就可以納入系統建置,未來孩子不再因忘了帶借書證而無法借書,直接掃描臉部就可以借到最想看的書籍。啟用典禮活動安排學生小小志工協助教育局長體驗人臉辨識模式借還書,不僅感受最先進的系統服務,更可以在數秒鐘內完成借書手續,大大提高借書便利性,帶領孩子們隨時隨地悠遊於閱讀之中。

新店國小AI圖書「夢想館」落成 刷臉借書超方便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0/12/27】

土耳其科學能源工程博覽會再傳佳績 臺灣學生奪一金二銀

  今年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2020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中,選拔出國參加一系列國際科學競賽的同學們,包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林立元、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陳明生同學,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陳伶亞、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林芸竹同學,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劉峻瑋、林泓毅同學共三件研究作品,代表我國參加「土耳其線上科學能源工程博覽會」,學生們再次奪下傲人的好成績。

  土耳其能源工程博覽會12月14日到18日在線上舉辦,共有24個國家地區,160件作品同場較勁,我國代表隊林立元、陳明生同學獲得化學科銀牌,作品為《藥物骨架Chromeno [4, 3-b]pyrrolidine的合成方法之探討》,本研究嘗試利用掌性催化劑,合成出具有光學活性的產物,建立資料庫。陳伶亞、林芸竹同學獲得生物科金牌,作品為《以線蟲模型探討核醣核酸結合蛋白MSI-1如何影響微小核醣核酸let-7》,研究MSI-1此核糖核酸結合蛋白對於細胞週期的控制,作為未來癌症標靶藥物參考。而劉峻瑋、林泓毅同學獲得數學與電腦科銀牌,作品為《Body Movement Generation for Expressive Violin Performance Applying Neural Networks》,將小提琴演奏者的演奏各部分拆解並分別生成。

  科教館館長劉火欽表示,今年在眾多國家參與的幾場國際科學展覽活動中,除美國Regeneron ISEF為線上交流賽外,我國代表學生七組作品在突尼西亞、巴西、土耳其線上評審賽中共獲得三金二銀二銅的好成績,在國際賽事上大放異彩。因全球疫情的影響,主辦方與參賽者也面對不同於過往的線上賽事辦理及評審的挑戰,讓來自各國學子能有分享科學研究成果的機會,不僅是難忘的經驗﹐也鼓勵學生突破困境、繼續往科學研究之路邁進。

土耳其科學能源工程博覽會再傳佳績 臺灣學生奪一金二銀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0/12/27】

花蓮蘭亭大會 千人齊聚寫硬筆書法

  109年花蓮蘭亭大會硬筆書法、書法全國賽,今(26)日於花蓮縣立體育場登場,由於連續舉辦三年廣受各界好評,今年擴大舉辦為全國賽,吸引全國1,428名好手到花蓮一較高下,齊聚書寫千年的中華文字之美。

  花蓮縣長徐榛蔚特地到場為參賽者打氣,她表示,教育要從基礎做起,寫字是基本功,不僅與課業學習、美學有關,也與品格的養成有莫大的關係,透過靜心書寫,學習漢字的結構協調勻稱,在把字寫好的養成過程中,更能培養專注力與耐力。她也鼓勵大人、小孩,專注在寫字的時間裡,一筆一劃寫出自己的美感。

  本次活動採現場書寫,各類組別同時競賽。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表示,「蘭亭」二字出自書聖王羲之所寫的《蘭亭集序》,「蘭亭大會」就是取文人雅士共聚一堂,以字會友之意,而大會精神在於傳承書法藝術、推廣書寫美學,鼓勵學生及社會人士都能寫出一手好字。

花蓮蘭亭大會 千人齊聚寫硬筆書法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0/12/26】

花中社團成果發表青年論壇迎接新時代

  國立花蓮高中連續兩天舉辦社團成果發表,讓各社團展現多元才藝,並於今(26)日辦理「新世代青年論壇」,邀請講師分享在變化快速的時代與自媒體興盛的時代中,高中生應該具備甚麼眼光與能力。

  花蓮高中每學期末都會舉行社團成果發表,藉此展現各社團學習成果,並且分享所學習得技能,花蓮高中表示,社團中的多元學習與探索,正是符合108課綱跨領域,培養各方面素養的學習方式。

  社團成發中,童軍社以桂竹與回收寶特瓶製作環保聖誕樹,展現過節可以華麗誕不用浪費的智慧;ACG社、棋藝社、桌遊社、基服社、軍事研究社以及科服社,則是擺攤與師生互動同樂。此外,大傳社則舉辦新世代青年論壇,論壇中與講師互動並學習拍攝影片。

  花蓮高中表示,透過社團活動多元學習,培養多元的能力,是花蓮高中教學的目標,期盼學生面對未來的社會有足夠合作力、溝通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未來的人才。

花中社團成果發表青年論壇迎接新時代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0/12/26】

教育家部落格人物典範 華僑高中老師楊淑瀞 公民老師的「根與芽」課外實驗

  從擔任醫護人員、插班大學法律系,一直到大四考取第一屆師培生、修習教育學程…,這一條尋找自我的道路,周周轉轉且跨度極大,而當楊淑瀞終於如願進入華僑高中,從實習到扶正,她告訴自己:「成為老師得來不易,要更加珍惜。」就是這種對工作、生活,對所處社會、環境,始終抱持「珍惜、感謝」的人生態度,使楊淑瀞在學生心中不只是公民老師,更是生命典範。

  教學時勤奮認真,下了班還要比別人更努力學習,楊淑瀞說,由於自己非師範體系出身,為了改變各種對她能力質疑的眼光,她必須努力證明自己。幸好,在逆境中保持樂觀、決不輕易放棄的個性,幫助她足以面對各種挑戰。

  「這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小時候,家人因為幫友人作保而背債千萬,家產一夕歸零,全家大小過著四處搬家躲債的生活,她說,記憶所及就搬了17次家,有時放學回去,才發現又不知道搬去哪了。

  無力償還負債的壓力,再加上5個仍在求學階段嗷嗷待哺的孩子,楊淑瀞的父母實在很有資格崩潰,「但是他們不放棄,反而以樂觀的態度,對未來懷抱希望,緩慢但信實地,清償了所有債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典範,因此當楊淑瀞成為老師,使命感油然而生,她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他人典範,以生命影響生命,讓年輕學子相信,努力就有機會,不要輕言放棄。

  10年前,楊淑瀞的生命中又出現了一位重要的典範,她是著名的國際保育專家珍古德博士(Jane Goodall)。由於楊淑瀞時常帶著孩子參與社會公益服務,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臺灣珍古德協會」所舉辦的親子種樹活動,與珍古德博士有了近距離接觸。

  「看到她對社會、環境所付出的愛,無形中點燃了我的教育熱情,希望將她的理念傳遞給下一代,使孩子們對世界投注更多的愛與關懷。」深受感動的她,隨即於校內成立了「根與芽志願服務社」。

  楊淑瀞指出,受少子化影響,現代父母大多對孩子保護周到,使孩子無形中養成依賴的個性,自主性不高,過於關注自我,對社會關注力低且冷漠,「然而,只有學業成就的人生,並非圓滿的人生。」她說。

  身為一位高中公民與社會老師,除了課堂教學,楊淑瀞始終思索著該如何提升學生關懷社會的動能,因此「根與芽」就像是她公民課的延伸與實驗,她希望透過創立「根與芽」,引導學生們將目光從自我身上挪開,投注關懷於人群社會,於公益服務中找到自我價值,成為一個懂得付出、懂得助人與感恩的現代公民。

  10年過去了,「根與芽」已成為華僑高中最具特色的社團,楊淑瀞不但帶領學生以實際行動關懷環境、社區人文及動物,更運用假日與學生一起投入長輩服務、淨灘行動,從活動中培養環保意識及人道關懷;並導入培力課程,培養孩子們的溝通力、表達力、領導力以及規劃力等,未來人才所需具備的各種能力。

  「選擇加入根與芽的孩子,個性大多較為沈穩內向,一開始可能缺乏對事務的意見與想法,或者不善於表達,但跟著社團不斷成長淬鍊一段時日後,便展現出獨當一面的領袖風範。」她說,曾有一位學生,入社時十分沉默寡言,參與2年後,不但成為核心幹部,過去的羞澀不安也不見了,變得十分善於表達、樂於分享,進而改善了與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影響父母也效法他一起參與社區服務。

  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改變身旁的人做起,孩子們努力做到了。獲得師鐸獎肯定後,楊淑瀞雖然喜悅,但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讓我更加確信,我的理念初衷與執行方向,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老師也努力做到了。

  「根與芽」10年來所匯聚的青春與熱情,形塑的珍貴價值與理念,都將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典範,楊淑瀞相信,即使有一天從社團離開,心中行善的根與芽,將繼續滋養著每一個年輕飛揚的生命,使他們在關鍵時刻,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教育家部落格人物典範 華僑高中老師楊淑瀞 公民老師的「根與芽」課外實驗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廖南瑛/臺北報導 2020/12/26】

美感課程公開觀課,放大美力想像

  教育部為促進美感教育計畫各子計畫與教師間的專業對話,特別在昨天(25)辦理「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及「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公開觀課,安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作為課程觀摩學校,並邀請長期關心美感教育監察院的林盛豐監察委員、范巽綠監察委員及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蒞臨指導。

  「跨領域美感計畫」始於103年度,至今邁入第7年,參與的教育階段包括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專院校的師培學校。由藝術領域教師與其他學科領域結合,於各學科的課堂上推動融入美感元素與藝術策略的美感課程。而跨領域的「跨」,不單只有跨學科、甚至還跨學習階段、跨學校、跨國際,期望每一世代的學生都能有所體會,並在生活中實踐,達成全民美育的願景。

  國北實小課程「探索三角形之美力」結合視覺藝術、數學,由詹羽菩老師主要授課,陳彥麟、顏志賢老師協同授課。以前導課程「三角形在哪裡?」帶領學生發現大自然中、生活中三角形的足跡以及運用。隨後帶領學生透過測量工具,製作正三角形陀螺並設計繪製陀螺上的圖案。此外,還發展「大手牽小手」的活動,由四年級的學生為一年級的學生導覽,發揮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全人教育理念,讓學生有新的學習動力與契機。

  「美感設計創新計畫」致力於中學美感課程開發,至今累積935堂美感通識課程及培育249名美感教師,並觸及16萬5千名學生。種子教師透過六大構面:色彩、質感、比例、構成、結構、構造,設計美感課程,並視學生基礎能力調整課程的內容,量身設計以生活為主題的美感課程。

  介壽國中陳育淳老師運用色彩分析的內容,以臺灣的景觀為主,首先引導學生使用App分析色彩,並以水彩調出類似的顏色後,再透過自製的色彩比例盒,進行色彩比例差異的體驗。接著將分析出來的色彩,讓學生選擇主色、底色(調性)與強調色,進行方塊積木的色彩計畫。課程中討論主要色彩的種類、顏色彼此的性質關係以及其比例分布。最後再將所歸納的色彩計畫通則,運用在計畫團隊推出的安妮新聞報紙第五期的著色活動上,最後帶領學生以AR進行觀賞。期待透過這堂課帶領學生學習令人感到愉悅的色彩搭配,並且能展現調和的原則,讓所有的色彩可以和諧共處。

  當學生的每一堂課都可以體驗美感的氛圍、每一位老師都能自在的運用美感元素與藝術策略去引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時,美感素養自然就會浸染學生的生活於無形,期待透過這次公開課程觀摩可以促進主要與協同授課教師專業成長,並讓更多學校老師更加了解美感教育課程。

美感課程公開觀課,放大美力想像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廖南瑛/臺北報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