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課程公開觀課,放大美力想像

  教育部為促進美感教育計畫各子計畫與教師間的專業對話,特別在昨天(25)辦理「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及「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公開觀課,安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作為課程觀摩學校,並邀請長期關心美感教育監察院的林盛豐監察委員、范巽綠監察委員及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蒞臨指導。

  「跨領域美感計畫」始於103年度,至今邁入第7年,參與的教育階段包括小學到高中、甚至大專院校的師培學校。由藝術領域教師與其他學科領域結合,於各學科的課堂上推動融入美感元素與藝術策略的美感課程。而跨領域的「跨」,不單只有跨學科、甚至還跨學習階段、跨學校、跨國際,期望每一世代的學生都能有所體會,並在生活中實踐,達成全民美育的願景。

  國北實小課程「探索三角形之美力」結合視覺藝術、數學,由詹羽菩老師主要授課,陳彥麟、顏志賢老師協同授課。以前導課程「三角形在哪裡?」帶領學生發現大自然中、生活中三角形的足跡以及運用。隨後帶領學生透過測量工具,製作正三角形陀螺並設計繪製陀螺上的圖案。此外,還發展「大手牽小手」的活動,由四年級的學生為一年級的學生導覽,發揮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全人教育理念,讓學生有新的學習動力與契機。

  「美感設計創新計畫」致力於中學美感課程開發,至今累積935堂美感通識課程及培育249名美感教師,並觸及16萬5千名學生。種子教師透過六大構面:色彩、質感、比例、構成、結構、構造,設計美感課程,並視學生基礎能力調整課程的內容,量身設計以生活為主題的美感課程。

  介壽國中陳育淳老師運用色彩分析的內容,以臺灣的景觀為主,首先引導學生使用App分析色彩,並以水彩調出類似的顏色後,再透過自製的色彩比例盒,進行色彩比例差異的體驗。接著將分析出來的色彩,讓學生選擇主色、底色(調性)與強調色,進行方塊積木的色彩計畫。課程中討論主要色彩的種類、顏色彼此的性質關係以及其比例分布。最後再將所歸納的色彩計畫通則,運用在計畫團隊推出的安妮新聞報紙第五期的著色活動上,最後帶領學生以AR進行觀賞。期待透過這堂課帶領學生學習令人感到愉悅的色彩搭配,並且能展現調和的原則,讓所有的色彩可以和諧共處。

  當學生的每一堂課都可以體驗美感的氛圍、每一位老師都能自在的運用美感元素與藝術策略去引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時,美感素養自然就會浸染學生的生活於無形,期待透過這次公開課程觀摩可以促進主要與協同授課教師專業成長,並讓更多學校老師更加了解美感教育課程。

美感課程公開觀課,放大美力想像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廖南瑛/臺北報導 2020/12/26】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