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柏村國小內也有遊樂場 開學日全新啟用

  許雪芳表示,共融遊樂場以築夢鳥意象設計,內含具有人氣的花朵旋轉杯、足球場主題攀爬體能組體能訓練、飛翔滑梯區、原木踏樁區、毛毛蟲跳格子、鳥窩彈跳床、動力電子共融音樂鼓、鋼琴等。

  6年級的蔡松靖、呂立鴻、呂其恩最期待適合高年級的彈跳床,中年級的李言忻、李語忻和呂品儀最期待旋轉杯;3年級田少騏和6年級的經成康則是希望爬上足球場主題攀爬體能組。

  柏村國小總務主任洪希忠表示,這個遊樂設施符合CNS標準及相關規定,重新形塑整體空間,提升孩童活動連結及遊憩品質,打造安全遊戲環境。其中,足球場主題攀爬體能組,有攀爬網、上肢體訓練、平橫設施等多項單元;築夢鳥飛翔滑梯區更有樓梯、鑽籠、攀岩牆等不同形式滑梯。

  許雪芳表示,戴勝主題邊樂場去年10月興建,今年農曆春節前完成驗收,期望每個來到遊樂區的孩子,邊遊戲邊能像小鳥自由飛翔,進入實現夢想和滿足的未來。她說,共融的多元遊戲中體會小鳥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飛行、築巢、生育小小鳥兒、吃東西、玩耍,並迎接小小鳥兒長大後獨立學飛的大日子。

  許雪芳說,遊樂場營造鳥兒搭配語意,足球=築夢,讓兒童如鳥兒雛鳥到勇敢飛翔必備經過許多再次挑戰結合了兼具攀爬、溜滑、擺盪、旋轉、翻滾、延伸等趣味發展機能等有趣元素,兼具安全性、共融性、多元性、挑戰性、探索性功能,大小高低平台、角隅、合作性遊戲也兼具社交互動性功能。

  校方歡迎不是讀柏村國小的孩子有機會也可以來柏村體驗這些多元有趣的設施。

金門柏村國小內也有遊樂場 開學日全新啟用
來源:【yahoo 2021/02/22】

建中機研校隊前進文林國小 帶學生動手DIY機器人

  臺北市文林國小與建國中學機研校隊首次在1月28日到29日合作舉辦「機器人冬令營」,在建中同學的帶領下,讓小朋友學習機器人的製作。參與營隊的孩子們表示,這兩天的課程很好玩,收穫相當多,也非常感謝建中機研校隊大哥哥的用心指導。

  本次營隊的課程內容包括認識機械結構,使用日常生活可取得的材料製作動力車,還比一比,哪組動力車跑得較遠!在「超級繪一繪」-簡易版3D繪圖課程中,建中大哥哥親切、熱心又認真的教學,讓小朋友們留下深刻印象。文林國小表示,同學在優秀的建國中學機研校隊指導下,不但有機會學習大哥哥的服務精神、認真的態度,也學習資訊教育機器人製作,讓寒假生活更為充實。

  建國中學機研校隊多次在世界機器人大賽中獲得佳績,在「2020 世界機器人大賽(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FRC) 科學園區5G數位區域賽」,建中機研以優異的數據策略分析及展現出穩定的機器功能表現,在資格賽中排名穩坐前幾名,最後並與聯盟隊伍在總決賽中取得亞軍(Finalist),和評審團的創意獎(Creativity Award)。其中,建中機研校隊榮獲的Creativity Award這個獎項,在全球FRC 競賽中的定義是頒發給特定的隊伍,具有獨特的機構設計,開創性的創作,同時更需要展現策略性的競爭力。

建中機研校隊前進文林國小 帶學生動手DIY機器人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2/23】

「侏羅紀公園」重現大吉國中 逾2百種化石模型標本展出

  高國中小開學了!由教育部、科技部與嘉義縣政府指導,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協助,嘉義縣國教輔導團自然學習領域輔導小組設計的「發覺地球的秘密-化石與生物演化巡迴展」,在嘉義縣大吉國中登場,讓學生從知識面與電影「侏羅紀公園」結合,了解動畫「冰原歷險記」遺跡,真實出現在眼前,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展出內容包括相關書籍資訊,還有展版說明,一共展出超過200種的化石與模型標本:三葉蟲化石、貝類化石、極棘皮動物化石、菊石化石、恐龍蛋化石、魚類化石、昆蟲化石、牙齒化石、生痕化石等。

  學生最有興趣的琥珀化石,就是植物分泌的汁液。琥珀,在形成的過程中包裹著各式各樣的生物,經歷千萬分之一的機率,然後挖掘出來,成為琥珀化石,被科學家們稱為「時光膠囊」。

  校長邵冰瑩說,化石是幾百萬年前植物、動物遺留在地球的遺骸或遺跡,也就是地球上的生命記錄,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只有短短的11700年左右,透過化石能夠逐步揭開生物演化的面紗,學生能夠真正閱讀地球生命軌跡,認識家園,也更珍惜地球。

  化石展包含動態闖關遊戲,讓孩子靜態看展,也有互動式科技問答與趣味闖關,親手觸摸化石,讓知識不再是冷冰冰學習﹔邀請附近的國小學生一起看展,共享科學的樂趣,藉此讓國中小課程接軌,增加國中小對話。

  設計教師研習,利用石膏翻模製造化石模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激發創新教學。最重要的是,讓更多人了解與我們共同生活、記錄生活的化石寶物。讓師生們眼睛亮出知識的火花,期待這次充滿藝文、科學、驚奇的學習歷程,化石展特別感謝林園高中老師楊慶鴻,耗盡30年蒐集整理,大力推展教學活動,帶領師生跨進化石殿堂,一起愛惜萬年留存下來的化石。

「侏羅紀公園」重現大吉國中 逾2百種化石模型標本展出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魯永明/嘉義即時報導 2021/02/23】

南隘國小 把廁所變湯屋

  新竹市最南端的南隘國小善用在地稻米和竹編素材打造特色課程和校舍,近期延續草編藝術風格改建25年老廁所,不僅大幅改善通風、排水問題,現在更彷彿踏進日式度假湯屋如廁,相當特別。

  南隘國小是小型學校,校內荔香樓廁所完工25年來,僅由校內人員進行維護及簡單修繕,逐漸出現硬體破損或滲漏等問題,該校在獲國教署核定136萬元後,去年終於翻新廁所。

  市府融入各校特色進行改造,將草編藝術納入荔香樓廁所設計規畫,以大地色系為主視覺,除有木製燈罩、入口男女廁圓形木製標誌,還有其他明確指標,廁所入口處設有「珍隘稻香」團圓圖案,採用在地收割的稻稈結繩,蘊含了學校「自然、健康、人文關懷」核心課程意象。

  此外,學校老師在藝文課也以「南隘草編牛」為主題,帶領學生用稻草及黏土手作出一隻隻維妙維肖的「南隘獸」,展示在廁所提供欣賞,荔香樓廁所儼然成為另類的藝文展館。

  五年甲班學生張方又說,之前未整修前的廁所地板破損且積水,總有散不掉的臭味,讓不少同學都憋尿不想上廁所,現在「上廁所的氣氛就跟度假一樣!」

南隘國小 把廁所變湯屋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 2021/02/23】

視訊直播開學 竹北高中校長與學生表演舞龍舞獅賀新春

  開學首日,國立竹北高中帶來另類的開學活動,因防疫取消慣例舉行的開學典禮,改採視訊直播方式辦理,讓師生透過直播一起觀賞由校長陳瑞榮、家長會長及學生們表演的舞龍舞獅賀新春,並到各班發春糖,提醒謹慎抗疫,給開學日帶來驚喜。

  校長陳瑞榮與老師一早在校門口歡迎學生到校,查看量體溫各項工作準備,也請師生每日出門前自主測量體溫,並記錄於單張留存記錄,學校前後門皆架設紅外線遠距測溫儀量體溫。

  因應疫情考量,開學典禮採取視訊方式進行,師長們在攝影棚現場拍攝,全校1900多名學生在教室觀看網路直播。

  開學典禮以舞龍舞獅揭開序幕,學生看到校長、家長會長與學生舞龍舞獅賀新春都非常驚喜,鑼鼓喧天加上逗趣活潑的舞龍舞獅,炒熱現場氣氛,師長們發紅包互道恭喜、到班上發春糖,學生們也用國語、英語、客語、閩南語、原住民語和肢體語言,互相拜年祝賀。訓育組長李宛錚也特別撰寫友善校園活動的應景春聯宣導。

  陳瑞榮表示,學生組成客家醒獅團,學生練打鼓,利用寒假期間練習,另類別出心裁的拜年方式,讓生活步調不因疫情而被打亂,也鼓勵學生在新的學期訂下努力的目標,不管考試讀書、規畫學習歷程、參加活動、參與競賽或拿證照,都要積極樂觀全力以赴。

視訊直播開學 竹北高中校長與學生表演舞龍舞獅賀新春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陳斯穎/新竹即時報導 2021/02/22】

打造伸展臺、攝影棚 職探中心特色多

  教育部昨天表示,為推動國中小學學生對職業與工作世界的認識,自一百零五學年度起,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置「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截至去年共核定全國設置四十五所職探中心,已有三十八所建置完成。其中,臺中市安和國中職探中心於去年底揭牌,新竹市建華國中職探中心則在今年一月初揭牌。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職探中心是以國中生及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透過模擬職場實境,增進學生對職業與工作的認識。

  臺中市安和國中職探中心設有藝術群與家政群課程,家政群體驗教室以時尚伸展臺為基礎,模擬秀場的空間設計,讓學生體驗美容、美髮、走秀與服裝設計。藝術群教室則打造新聞攝影棚與錄音室,學生能體驗當主播、導播、攝影師、錄音師、剪輯師、YouTuber等職業。

  新竹市建華國中職探中心打造「好烷實驗室」、「AIoT研究院」等體驗教室,讓學生認識科技領域職場。

  其他職探中心也各有特色,包括基隆市碇內國中設計黑盒子劇場活動,為學生帶來劇場初體驗;臺東縣新港國中發展水產職群,學生了解魚菜共生及製作迷你水族生態瓶。不論是偏鄉還是都會區,學童都有機會藉由職探中心,了解各行各業的職業樣態。

打造伸展臺、攝影棚 職探中心特色多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李琦瑋/臺北報導 2021/02/23】

教室藏驚喜 東縣岩灣黑板繪創意畫

  臺東縣岩灣國小昨天出現一幅幅的黑板粉筆畫,學生進到教室驚呼連連,好奇的問:「這是誰畫的?」始業式時答案揭曉,原來是學務組長張書瑋利用寒假期間創作的。

  張書瑋是數學系與美術系雙學士,他表示曾看過一則報導,日本美術系大學生利用週末到小校,在黑板上畫畫,讓週一到校的學生驚喜不已;張書瑋一直很想參考日本,為學生繪製黑板畫,終於在今年寒假,花費五天完成這個想法。

  三年級導師邱麗英喜歡大自然,張書瑋就畫出藏在森林中的十二種臺灣保育類動物,吸引學生下課駐足欣賞。學生李亮余說,她喜歡胸前有白色勾勾的臺灣黑熊,很可愛。

  高年級教室的黑板則畫上:「準備畢業了嗎?」而低年級是《PUI PUI天竺鼠車車》、《角落小夥伴》等卡通圖案,學生都很喜歡,還會看圖說故事,成為開學日的特別體驗。

教室藏驚喜 東縣岩灣黑板繪創意畫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洪素蓉/臺東報導 2021/02/23】

彰縣同安烘焙、分裝咖啡 自製掛耳包

  昨天是開學日,彰化縣同安國小學生不是忙著領取新課本,而是挽起袖子,將去年底收成的同安咖啡豆,製作成濾掛式咖啡包。

  師生昨天一早就開始製作「同安南路鷹咖啡」,在教師指導下,高年級學生負責烘焙,中低年級學生則分裝掛耳包,師生同心協力,製作一百八十包掛耳咖啡。校長施皇羽表示,同安國小位在芬園山上,校方引進學區內產業,在校內種植咖啡豆,發展咖啡相關的特色課程。

  學生蔡杰恩說,經過這次體驗才知道,生產咖啡是很辛苦的,需要有耐心;由於同安國小正好位在南路鷹每年遷徙的路徑上,所以將自己產製的咖啡命名為「同安南路鷹咖啡」。

  學生羅品貽表示,咖啡豆採收後要先泡水,將浮在水面上的瑕疵豆挑掉,這樣烘焙出來的咖啡才會好喝;這麼辛苦的製作咖啡包,是為了感謝之前幫學校蓋滑梯的慈善團體。

彰縣同安烘焙、分裝咖啡 自製掛耳包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張彩鳳/彰化報導 2021/02/23】

東大師生深入部落訪談 從耆老口述找回傳統工藝

  臺東大學師範學院執行教育部USR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卑南鄉莿桐部落,共創新興旅遊模式,也透過耆老口述找回傳統工藝,復刻出傳統八角風箏以及木製蛙鏡,學生說,希望能讓大家看到更多部落深層的文化意涵。

  卑南鄉富山海岸有一大顆三角形的「風箏石」,當地莿桐部落相傳,有2兄弟偷了卑南族人的甘蔗被發現,哥哥逃走、弟弟被抓,最後哥哥將大風箏綁在「風箏石」上,乘著風箏順利救了弟弟,阿美族人將「風箏石」視為聖石,而傳統八角風箏也是早期部落生活祭儀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時代變遷,八角風箏這項傳統手藝逐漸被遺忘,臺東大學學生透過USR計畫深入莿桐部落踏查,跟著耆老的口述與指導,學習製作八角風箏。

  文修系學生吳祐勛說,首先要取直徑約8公分的竹子,依序剖成竹片、削掉竹節,再將竹片削到約1公分的厚度,接著用線將搭好的骨架綁起,再將布蓋上縫緊,最後依傳統方式綁上可伸縮調節的風箏線,可在飛行時幫助保持平衡。

  除了風箏之外,學生們也從耆老口中得知,部落早年採集和漁獵時會使用木製蛙鏡,但技術已失傳,文休系學生王威凱經由口述、翻找文獻,嘗試以七里香木手工復刻出了木頭蛙鏡,讓部落耆老紛紛表示回憶起了兒時記憶。

  吳祐勛表示,每個原住民部落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但少有機會實地進到部落了解、發掘,經由這次經驗,顛覆了自己過去對部落的印象,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部落並不是只有唱歌、跳舞、傳統服飾,還有更多更深層的文化意涵值得被看見。

東大師生深入部落訪談 從耆老口述找回傳統工藝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1/02/22】

從文化中找到自信 世展會前進臺東原鄉開設文化課程

  為協助家庭照顧者減輕經濟壓力,讓孩子安心就學,臺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即日起陸續發放助學金,共計逾2500萬元,本學期幫助臺東約3500名貧困兒童就學;此外,展望會也在原鄉村落開設文化課程,為部落孩童引進學習資源。

  臺灣世界展望會金崙中心在原鄉村落開設「學前預備暨課後照顧/課後輔導教室」,以營隊形式舉辦《一起畫Henna》的文化課程,為12個接受資助的部落小朋友增補課外學習資源。

  「老師,這很像我們原住民的圖案耶!」在老師引導下,孩子用彩色筆畫出自己族群的圖騰,勾勒熟悉的百步蛇、甕、琉璃珠等輪廓;課堂中也鼓勵孩子發揮創造力,融合部落及印度圖案的元素,畫出更繁複的紋路。

  今年9歲、就讀小三的阿瑄(化名),受邀參加為期一周的文化課程,和其他小朋友一同學習印度「Henna」身體彩繪藝術,她神情專注、仔細地在觀光客的手臂上描繪Henna花樣。

  阿瑄的爸爸是板模師傅,由於收入不穩定,實難支撐家計,媽媽在家照顧孩子,擔任村落臨時雇員補貼家用;一家人借住在親戚的鐵皮屋,母子5人同睡一間房,由於經濟有限,無法給予阿瑄額外的學習資源。

  展望會提供阿瑄助學金及成長所需的營養品,也邀請她參加課程,阿瑄的社工員楊淑娟說,藉由精細創作訓練孩子手部肌肉,也在療癒的創作過程中養成高度專注力,有助於增進孩子學習複雜事物的耐心。

  她表示,資訊蓬勃,各種文化潮流湧進山地部落,原民語言、文化面臨消逝困境,透過文化課程藝術的涵養,讓原本習慣向外探索的部落孩子,有機會深入認識自己的部落文化,成為未來茁壯原鄉的力量。

  臺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區處長蕭文榮表示,每到開學時期,許多貧困學子由於家庭經濟環境等因素,無力籌措學費,邀請社會大眾一起響應捐款「助學行動」,幫助臺東縣內弱勢學童安穩上學,愛心專線(089)340964轉221。

從文化中找到自信 世展會前進臺東原鄉開設文化課程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