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子」曾是臺東南迴地區原住民部落重要的婚禮文物,隨著時代變遷現已少見,臺東大學推動「臺東意象博物館」計畫,歷時2年復振「山林原轎」,今(16)日舉辦發表會,於金峰鄉嘉蘭部落重現排灣族婚轎古禮,也讓耆老們憶起當年結婚的場景。
隨著耆老的古調吟唱,臺東大學4名學生抬起頭目家族才能使用跪式轎,轎上是賓茂部落女頭目賴秋妹,當年她就是乘婚轎循古禮出嫁,場景重現,賴秋妹說:「很感動啊,希望這項文化能夠保存下去。」
在科技部經費支持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推動「臺東意象博物館」計畫,藉由當地原住民耆老的口述歷史,再邀請排灣族木雕家魯魁一刀一斧完成山林原轎的復振,發表會現場重現跪式轎及坐式轎,跪式轎為四角鑲有把手的木製平板,坐式轎又有木製與籐製之分,轎柄多用竹材施作。
計畫主持人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主任蔡進士表示,排灣族乘轎古禮至少有百年歷史,藤編的坐式轎大概是現在最常見的,但在這之前應該還有其他樣式的轎子,礙於缺乏文字及影像紀錄難以呈現,「有點可惜,不過我們現在來做,應該還不晚。」
會中除了族人對各式婚轎與傳統婚禮習俗的解說與示範外,東大文休系近百名師生也到會場瞭解南迴地區的部落文化,多位學生在耆老們的指導下穿著傳統服飾,搭上轎子進行文化體驗。
學生黃乙芹說,之前和老師到部落訪談時,很多族人都說這項傳統已經慢慢消失,甚至不存在了,如今看到轎子能在部落重現,覺得很感動、很開心,而自己能夠參與其中,更是榮幸。
蔡進士主任表示,臺東意象博物館並非一般所見的博物館,而是在臺東真實生活中的「環境」,館藏品即是在生活中的各式「文化」,「山林原轎」是臺東意象博物館的第1件館藏,未來還會有第2件、第3件,源源不絕,希望經由計畫,能將逐漸式微的原住民文化、文物,盡快復振、收納,並與更多人分享。
臺東意象博物館計畫 東大攜手部落復振「山林原轎」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