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伸展臺、攝影棚 職探中心特色多

  教育部昨天表示,為推動國中小學學生對職業與工作世界的認識,自一百零五學年度起,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置「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截至去年共核定全國設置四十五所職探中心,已有三十八所建置完成。其中,臺中市安和國中職探中心於去年底揭牌,新竹市建華國中職探中心則在今年一月初揭牌。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職探中心是以國中生及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透過模擬職場實境,增進學生對職業與工作的認識。

  臺中市安和國中職探中心設有藝術群與家政群課程,家政群體驗教室以時尚伸展臺為基礎,模擬秀場的空間設計,讓學生體驗美容、美髮、走秀與服裝設計。藝術群教室則打造新聞攝影棚與錄音室,學生能體驗當主播、導播、攝影師、錄音師、剪輯師、YouTuber等職業。

  新竹市建華國中職探中心打造「好烷實驗室」、「AIoT研究院」等體驗教室,讓學生認識科技領域職場。

  其他職探中心也各有特色,包括基隆市碇內國中設計黑盒子劇場活動,為學生帶來劇場初體驗;臺東縣新港國中發展水產職群,學生了解魚菜共生及製作迷你水族生態瓶。不論是偏鄉還是都會區,學童都有機會藉由職探中心,了解各行各業的職業樣態。

打造伸展臺、攝影棚 職探中心特色多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李琦瑋/臺北報導 2021/02/23】

教室藏驚喜 東縣岩灣黑板繪創意畫

  臺東縣岩灣國小昨天出現一幅幅的黑板粉筆畫,學生進到教室驚呼連連,好奇的問:「這是誰畫的?」始業式時答案揭曉,原來是學務組長張書瑋利用寒假期間創作的。

  張書瑋是數學系與美術系雙學士,他表示曾看過一則報導,日本美術系大學生利用週末到小校,在黑板上畫畫,讓週一到校的學生驚喜不已;張書瑋一直很想參考日本,為學生繪製黑板畫,終於在今年寒假,花費五天完成這個想法。

  三年級導師邱麗英喜歡大自然,張書瑋就畫出藏在森林中的十二種臺灣保育類動物,吸引學生下課駐足欣賞。學生李亮余說,她喜歡胸前有白色勾勾的臺灣黑熊,很可愛。

  高年級教室的黑板則畫上:「準備畢業了嗎?」而低年級是《PUI PUI天竺鼠車車》、《角落小夥伴》等卡通圖案,學生都很喜歡,還會看圖說故事,成為開學日的特別體驗。

教室藏驚喜 東縣岩灣黑板繪創意畫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洪素蓉/臺東報導 2021/02/23】

彰縣同安烘焙、分裝咖啡 自製掛耳包

  昨天是開學日,彰化縣同安國小學生不是忙著領取新課本,而是挽起袖子,將去年底收成的同安咖啡豆,製作成濾掛式咖啡包。

  師生昨天一早就開始製作「同安南路鷹咖啡」,在教師指導下,高年級學生負責烘焙,中低年級學生則分裝掛耳包,師生同心協力,製作一百八十包掛耳咖啡。校長施皇羽表示,同安國小位在芬園山上,校方引進學區內產業,在校內種植咖啡豆,發展咖啡相關的特色課程。

  學生蔡杰恩說,經過這次體驗才知道,生產咖啡是很辛苦的,需要有耐心;由於同安國小正好位在南路鷹每年遷徙的路徑上,所以將自己產製的咖啡命名為「同安南路鷹咖啡」。

  學生羅品貽表示,咖啡豆採收後要先泡水,將浮在水面上的瑕疵豆挑掉,這樣烘焙出來的咖啡才會好喝;這麼辛苦的製作咖啡包,是為了感謝之前幫學校蓋滑梯的慈善團體。

彰縣同安烘焙、分裝咖啡 自製掛耳包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張彩鳳/彰化報導 2021/02/23】

東大師生深入部落訪談 從耆老口述找回傳統工藝

  臺東大學師範學院執行教育部USR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卑南鄉莿桐部落,共創新興旅遊模式,也透過耆老口述找回傳統工藝,復刻出傳統八角風箏以及木製蛙鏡,學生說,希望能讓大家看到更多部落深層的文化意涵。

  卑南鄉富山海岸有一大顆三角形的「風箏石」,當地莿桐部落相傳,有2兄弟偷了卑南族人的甘蔗被發現,哥哥逃走、弟弟被抓,最後哥哥將大風箏綁在「風箏石」上,乘著風箏順利救了弟弟,阿美族人將「風箏石」視為聖石,而傳統八角風箏也是早期部落生活祭儀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時代變遷,八角風箏這項傳統手藝逐漸被遺忘,臺東大學學生透過USR計畫深入莿桐部落踏查,跟著耆老的口述與指導,學習製作八角風箏。

  文修系學生吳祐勛說,首先要取直徑約8公分的竹子,依序剖成竹片、削掉竹節,再將竹片削到約1公分的厚度,接著用線將搭好的骨架綁起,再將布蓋上縫緊,最後依傳統方式綁上可伸縮調節的風箏線,可在飛行時幫助保持平衡。

  除了風箏之外,學生們也從耆老口中得知,部落早年採集和漁獵時會使用木製蛙鏡,但技術已失傳,文休系學生王威凱經由口述、翻找文獻,嘗試以七里香木手工復刻出了木頭蛙鏡,讓部落耆老紛紛表示回憶起了兒時記憶。

  吳祐勛表示,每個原住民部落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但少有機會實地進到部落了解、發掘,經由這次經驗,顛覆了自己過去對部落的印象,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部落並不是只有唱歌、跳舞、傳統服飾,還有更多更深層的文化意涵值得被看見。

東大師生深入部落訪談 從耆老口述找回傳統工藝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1/02/22】

從文化中找到自信 世展會前進臺東原鄉開設文化課程

  為協助家庭照顧者減輕經濟壓力,讓孩子安心就學,臺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即日起陸續發放助學金,共計逾2500萬元,本學期幫助臺東約3500名貧困兒童就學;此外,展望會也在原鄉村落開設文化課程,為部落孩童引進學習資源。

  臺灣世界展望會金崙中心在原鄉村落開設「學前預備暨課後照顧/課後輔導教室」,以營隊形式舉辦《一起畫Henna》的文化課程,為12個接受資助的部落小朋友增補課外學習資源。

  「老師,這很像我們原住民的圖案耶!」在老師引導下,孩子用彩色筆畫出自己族群的圖騰,勾勒熟悉的百步蛇、甕、琉璃珠等輪廓;課堂中也鼓勵孩子發揮創造力,融合部落及印度圖案的元素,畫出更繁複的紋路。

  今年9歲、就讀小三的阿瑄(化名),受邀參加為期一周的文化課程,和其他小朋友一同學習印度「Henna」身體彩繪藝術,她神情專注、仔細地在觀光客的手臂上描繪Henna花樣。

  阿瑄的爸爸是板模師傅,由於收入不穩定,實難支撐家計,媽媽在家照顧孩子,擔任村落臨時雇員補貼家用;一家人借住在親戚的鐵皮屋,母子5人同睡一間房,由於經濟有限,無法給予阿瑄額外的學習資源。

  展望會提供阿瑄助學金及成長所需的營養品,也邀請她參加課程,阿瑄的社工員楊淑娟說,藉由精細創作訓練孩子手部肌肉,也在療癒的創作過程中養成高度專注力,有助於增進孩子學習複雜事物的耐心。

  她表示,資訊蓬勃,各種文化潮流湧進山地部落,原民語言、文化面臨消逝困境,透過文化課程藝術的涵養,讓原本習慣向外探索的部落孩子,有機會深入認識自己的部落文化,成為未來茁壯原鄉的力量。

  臺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區處長蕭文榮表示,每到開學時期,許多貧困學子由於家庭經濟環境等因素,無力籌措學費,邀請社會大眾一起響應捐款「助學行動」,幫助臺東縣內弱勢學童安穩上學,愛心專線(089)340964轉221。

從文化中找到自信 世展會前進臺東原鄉開設文化課程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1/02/22】

桃園市開發英語特色桌遊 玩遊戲走讀地方還學英語

  桃園市教育局開發英語特色桌遊,將桃園市13個行政區的地方特色,與國中階段要學習的英語內容結合,學生邊玩邊學,更能走讀桃園,一舉數得!桃園市教育局表示,將持續舉辦工作坊,推廣到各校。

  桃園市教育局邀集英語教師成立跨校研發團隊,設計桃園市專屬的英語特色桌遊「桃樂園Taoyuan Happyland」,挑選轄區內各行政區的著名景點、人文特色與在地美食,包括拉拉山、富岡老街、新屋鵝肉、大溪豆乾等,製作成「景觀卡」、「特色卡」、「事實卡」、「美食卡」、「區長卡」等牌卡,以國中三年英語句型、文法為基礎,讓學生能在遊戲中連結生活情境。

  設計團隊成員、光明國中教師黃婕靂說,牌卡設計是結合英語與社會領域的學習,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譬如蘆竹區地名是因早期當地遍布蘆竹這種植物而來;楊梅區也是因楊梅樹很多而得此地名,可透過桌遊讓學生走讀家鄉。

  玩桌遊不僅認識地方特色,更能複習英語,參與桌遊設計的東安國中教師周雪梅表示,桌遊設計團隊都是桃園市國中教師,設計桌遊時,已經將常用的句型、片語和文法重點放在牌卡中,學生邊玩邊複習,再也不用重複使用紙筆練習。

  桃園市教育局為了推廣這套桌遊,已經舉辦過工作坊,桃園市教育局局長林明裕表示,今年預計再辦理3場,並贈送每所參與學校6套特色桌遊,逐步推廣到桃園市所有國中,希望強化學生英語溝通力與表達力,增進英語學習樂趣與興趣。

桃園市開發英語特色桌遊 玩遊戲走讀地方還學英語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曾鈺羢/臺北報導 2021/02/22】

龍華新南向專班生 9成7取得杯測師資格

  受到疫情影響,龍華科技大學觀光系新南向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部分校外實習課程暫停,但龍華科大停課不停學,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75名專班學生參加「美國密西根協會咖啡品評評鑑師檢定」,有73位通過,通過率高達97%,取得資格的學生將可成為杯測師,對未來就業相當有幫助。

  本次取得證照的專班同學黃寶榮說,在台灣2年間除了專業知識外更培養實務技能,雖然在實習的第二學期碰到了COVID-19疫情無法繼續實習,但學校安排其他課程,更取得證照,未來回到家鄉後,他又多了一項不一樣的職能,也更有就業競爭力。

龍華新南向專班生 9成7取得杯測師資格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曾鈺羢/臺北報導 2021/02/22】

開學禮結合理財教育 湖山國小發贈特製藍染紅包袋給學生

  迎接牛年到來,湖山國小六年級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設計牛的圖案於柿紙上刻成藍染型版,由志工家長們接手來進行型染後與紅布縫合,這純手工製成、獨一無二的文創品―牛年藍染雙面紅包袋,在開學日當天,由翁嘉聲校長與家長會廖安國會長親自送到每位同學的手上。翁校長表示,紅包袋的設計正好能裝入紙鈔和存摺,希望學生多加利用這別具巧思的紅包袋,並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財知識落實在生活中。

  六年甲班楊彧嘉同學說,一開學就拿到用自己的作品藍染製成的紅包袋,覺得好特別也很開心,他也期許未來自己有能力包紅包時,可以用這個紅包袋包一個最大包的紅包給爸爸,感謝他的養育恩情。楊同學說,今年過年收到不少的壓歲錢,除了買了幾本書外,也跟弟弟和爸爸一起訂了PS5遊樂器,至於剩下的壓歲錢,則是支付學費和存在銀行帳戶裡。

  今年是楊彧嘉在湖山國小的最後一年,他非常珍惜在學校和同學相處的每一天,隔了一個寒假與同學見面,就迫不急待約著同學在下課時打籃球。楊彧嘉在寒假參加了籃球訓練營,也在過年時與爸爸、叔叔和兄弟們一起打籃球,讓他擁有一個相當充實且愉快的寒假時光。

  為了避免群聚,湖山國小的開學典禮在各班級內舉辦,同學們一一上台分享在春節時所領到的壓歲錢,以及和父母討論壓歲錢的應用。一年甲班導師吳佳錚表示,有同學想要學溜冰,所以把一部分的壓歲錢拿來買溜冰鞋,不過有更多的孩子說要將壓歲錢拿來繳學費或是存在郵局的個人帳戶內。吳老師認為,孩子們在低年級就能學習思考哪些是想要、哪些是需要的花費,從小養成理性消費的好習慣,也將理財概念與生活連結。

  家長會廖安國會長表示,不少家長雖然沒有縫製紅包的經驗,卻都非常願意奉獻自己的時間和心力。每一個特製紅包袋除了代表著家長們對湖山孩子的愛之外,不同紅包袋上各具特色的牛年圖像都是在教師用心指導下產出的學生創作,這不但是教師專業教學的成果,也是學生創意發揮和才華展現的舞臺。

開學禮結合理財教育 湖山國小發贈特製藍染紅包袋給學生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2/22】

圓孩子一個音樂夢 里港國中積極推廣音樂教育

  屏東縣里港國中從103年起陸續成立管樂團與打擊樂團,積極推廣音樂教育,希望提供學生有更多學習音樂的機會;學校連結多方資源的支持與協助,持續帶領學生接觸音樂學習,不僅曾代表屏東縣參加全國音樂比賽,更攜手里港學區周邊學校共同舉辦「里來藝起來」音樂會,讓學生也能站上音樂廳實現音樂夢。

  里港國中吳千卿老師表示,里中管樂團的成立從無到有,經歷艱辛與淬鍊,在學校支持、各界協助與教師團隊的努力下,讓偏鄉學生也能實現他們的音樂夢想;然而雖然音樂會在籌辦過程中相當辛苦,但當看見孩子們站在舞台上展現自信與燦笑、家長與有榮焉地在觀眾席鼓掌喝采,一切的辛苦都非常值得,這也是身為教育工作者最感動的時刻。

  然而音樂教育在里港國中的校園裡就像空氣般存在著,但礙於偏鄉學校的音樂資源有限,樂團學生們起初的樂器教學卻是使用課桌椅作為打擊樂器的練習;為了提供學生有更充足的音樂學習,里港國中積極尋找相關資源,音樂老師黃美惠與教育部的樂器銀行進行媒合,希望能透過樂器銀行的資源挹注,讓樂團的學生們都能有學習樂器的機會。

圓孩子一個音樂夢 里港國中積極推廣音樂教育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劉怡彣/高雄報導 2021/02/22】

大甲高工專班 培育智慧工具機人才

  教育部國教署為加強技職實作能力的培養,鼓勵技高學校發展學校特色,強化師資及課程,已有多所高級中等學校設置「建教合作教育班」、「就業導向課程專班」、「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專班」;在持續推動技職教育「育才、產學」雙贏,「縮短學用落差」的「產學合作」政策理念下,由臺中市立大甲工業高級中等學校開設「智慧工具機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連結大臺中智慧工具機產業鏈,與地區工業廠商協進會合作,借鏡德國產業公會技術人才培育制度,共同培育工具機產業人才,開創以產業公、協會為專班平臺的「產學合作」機制,提供學生多元選擇。

  大甲高工「智慧工具機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係聚焦合作智慧工具機相關廠商,提供學生以加工、組裝為主,設計、品管為輔的職場實習工作崗位與實作內涵,培育學生入廠前機械基本專業技能與素養,透過地區工業廠商協進會鏈結學校與合作廠商,協助合作廠商發展職場實習課程內涵、安排業師崗位指導、訂定職場技能教學準則,並協同學校逐年規劃及發展產學技能培育評量題庫,以建立職場實習專業技能認證機制。

  專班學生於高一、高二階段先學習機械基本專業技能與素養,高三全學年則在職場實習。學校學習期間每週開設人文素養課程,並於前三學期安排參訪所有合作廠商;高二由學校辦理廠家與學生媒合活動,並赴職場接受由廠商規劃的八十小時職前基礎專業技術課程,除由廠商精心安排業師外,並利用職場機具設備進行教學,以儲備個別廠商專精技術人才及符應產業自主育才機制。專班學生在高三職場實習期間,學校會會同協助辦理廠際觀摩,安排專班全體學生及合作廠商,前往各合作職場,觀摩各廠教育訓練措施,並由在廠實習之專班學生,進行職場實習口頭報告,展現學生職場實習實作與技術學習成效。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智慧工具機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學生畢業後,透過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產學攜手合作,銜接技術縱深進修課程,落實職場人才培育,有效鼓勵青年在地學習,鏈結在地產業就業,確保學生技藝學習成果符合業界需求,讓技高學生得以學以致用,深耕專業技術領域,成為業界炙手可熱的人才,以達成技術職業教育「在地人才,在地培育;在地產業,在地用才;扎根地方,接軌國際」願景。
大甲高工專班 培育智慧工具機人才
來源:【yahoo 記者王志誠、周貞伶/台北報導/台灣新生報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