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水圳教育 官田國小1年出5本繪本、工具書

  台南市官田國小推動水圳教育,配合嘉南大圳開工百年活動,五六年級16位學生利用過去1年的時間,完成1套5本的水圳教育書籍,包含3本繪本、1本地圖書及1本翻翻書,學生在過程中更深入認識家鄉,成果也為水圳教育作出貢獻。

  創作繪本過程中,學生實地踏查和訪談,自己編擬故事內文與彩繪,產出3本繪本《菱角冠軍》、《沈沒的村落》、《搶水大作戰》,過程中學子深入認識家鄉和水圳文化資產,感受家鄉之美,激發愛鄉愛土情懷。

  另一本突破傳統窠臼教材的翻翻書《翻閱,渡槽橋》,則是提供了踏查渡槽橋的完整工具書,透過渡槽橋的視角介紹,完整勾勒出水圳與人文的互動,看見大圳橋上的過往以及現在的樣貌。

  最後一套地圖書《我玩故我在,官田之美大發現》則取用大富翁遊戲的玩法,採取圖文並茂的方式,設計親近大圳的導覽問題、路線及景物,讓更多人樂於造訪嘉南大圳,為保存文化遺產略盡一份心力。

  學校課程活動包含文資文獻調查、小記者出任務、科技導入GIS、繪本創作、行動書製作及遊戲書製作等,並藉由GIS地圖協作平台及水圳教育共享網站「圳萌」,擴展水圳教育成效。

  校長王全興說,官田國小玩翻水圳教育,期盼藉由教育現場導引學生走出教室與翻轉舊思維,看見前人創舉如何從看天田變福田,從思辨中感恩前人努力;1年內自己寫、自己畫,出版5本水圳教育套書及完成15個在地水圳GIS協作平台的故事,為自己及畢業後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格外具有意義。

推廣水圳教育 官田國小1年出5本繪本、工具書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劉秀芬/台南報導 2021/01/19】

校史也能變漫畫? 興大出版全台第一本漫畫校史

  國立中興大學於2020年12月由出版中心出版的《綠園鐘聲──漫畫興大校史》,為全國第一部漫畫校史,歷經三年的精心籌劃,全書的漫畫皆由興大森林系學生陳怡儒所繪製,自學電繪的他首次嘗試創作漫畫校史即令人驚豔。

  近年來,中興大學校史館致力於校史的多元化傳播,希望藉由簡易的形式,讓大家輕鬆地接觸校史,而漫畫則成為重要的策劃之一;全書共分八篇,依次為〈中興湖篇〉、〈圖書館篇〉、〈校園變遷篇〉、〈學餐、小禮堂、頂橋仔篇〉、〈校史館篇〉、〈四大林場篇〉、〈眷村宿舍篇〉,最後以〈制服篇〉作收尾,將八項特色校史融入至漫畫人物發生的校園故事中。

  書中人物的命名也別具巧思,人物以大一新生郝琪(好奇)和艾問(愛問)為主軸,由兩位神秘的校史館使者古玲(古靈精怪)、何方(何方神聖)及里民吐司伯(吐實伯)插科打諢,使原本生硬的校史變得更加活潑有趣。

  創作者陳怡儒上大學才開始學習電繪,在學期間於校史館進行工讀時,接受了組員陳瑛倫的鼓勵,嘗試校史漫畫的創作。雖然是處女作,但在《綠園鐘聲──漫畫興大校史》的第一篇〈中興湖篇〉完成後,令所有人為之驚豔。陳怡儒分享,一開始最困難部分是分鏡,由於是初次接觸漫畫,許多過程都讓他手足無措,不過在繪製的過程中,讀到許多學校以前的故事,以及為了素材拍攝校景,皆成為珍貴的經驗。

  校史組長蔡宗憲指出,漫畫家邱若龍曾於2014年擔任中興大學駐校作家,當時發表過一則短篇的校史故事《興大校史小故事:中興湖》,以兩隻候鳥的對話來講述中興湖的歷史。此次由學生自行編繪的《綠園鐘聲──漫畫興大校史》,呈現大一新生逐漸熟悉、熱愛校史的過程,書中角色彷彿身邊的朋友,讓讀者在故事中認識中興大學校史,別具意義。

校史也能變漫畫? 興大出版全台第一本漫畫校史
來源:【中時新聞 Campus編輯室/連線報導 2021/01/19】

台南光華高中學生自製咖啡包 連生豆都自己挑

  光華高中餐旅群師生結合創意推出暖心又暖身的「啡你不渴」咖啡包,將學生自製的手沖咖啡包,外穿懷舊色系的中藥包,不僅有咖啡香的療癒,又可撫慰人心,為這寒冷冬天獻上溫暖。

  餐旅群主任蔡毓玲表示,從咖啡品種的選擇、生豆的挑選、烘豆的程度、磨粉的粗細及成品的包裝,都由餐旅群學生獨力完成,這是將平時學習「成為一位咖啡師」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實踐在手沖咖啡包的製作。

  蔡毓玲還說,其實在挑選生豆時,真的非常辛苦,需要「用心」地挑選出不完整的生豆。而在烘豆的時候,更要「細心」觀察,聆聽咖啡豆的變化。在磨粉的時候,要「貼心」設想每個人的需求,這過程需要每個人「愛心」、「耐心」,才能成就一份好的手沖咖啡。

  學生陳芊渝對餐旅群、設計群、以及商管群師生跨域對話所產生的「啡你不渴」的懷舊中藥包最為吸睛,她認為「中西合一」的中藥包和咖啡包,其文創價值已遠超過原本的咖啡價格。

台南光華高中學生自製咖啡包 連生豆都自己挑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李宜杰/連線報導 2021/01/19】

紅寶石飄果香 中市西屯國小自種洛神花手作花茶

  台中市西屯國小校園內的花園長出火紅的洛神花,紅通通的花萼,在枝頭上猶如一顆顆紅寶石璀璨耀眼,洛神花田由三年級小朋友在自然生態課程學習種植照顧,學校特別由學生自製洛神花茶,享受與洛神花相遇的下午茶。

  西屯國小一年級教學團隊,教導學生製作洛神花茶,透過感官教學看、剝、洗、聞、煮、喝等步驟體驗手作花茶。

  首先帶領學生到農場裡採收洛神花,老師介紹開著粉白的花朵,花朵謝落後,花萼會開始長大,飽滿到像結出一顆紅寶石,就是一般稱的洛神花。

  回到教室加工區,老師教導學生剝除花苞裡的種子,負責清洗的同學左搓右揉洗淨花萼,外場組的同學以烏梅和甘草調味,最後一組是主廚負責煮一鍋水,放入洛神花滾煮,加入砂糖提味,花果茶馨香滿溢整間教室。

  學生表示,在飲料店喝到洛神花茶,只覺得口味微酸,自己採收、清洗、煮食,才知道一朵朵洛神花萼要成為飲品,真不容易。

  老師林美淑說,學生製作洛神花茶活動,出發點就是扎根食農教育,讓學生親近土地,親自體驗手作花茶,感受大自然原始風味。

  西屯國小校長蘇仁彥表示,低年級小朋友到綠茵桑田種植蔬果,體驗農夫栽種的辛勞,學生拿著鏟子細心挖洞、施肥、澆水,體認農夫收成時的喜悅,採果樂趣,從農場到餐桌最溫暖的零距離。

紅寶石飄果香 中市西屯國小自種洛神花手作花茶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盧金足/台中報導 2021/01/19】

籃球場變游泳池 東吳實境藝術節大玩AR科技

  AR結合遊戲,寶可夢風靡全世界,而東吳大學結合藝術與AR科技,透過APP,籃球場變成綠色游泳池,虛擬校狗萌躺木棧道,還能跟金正日等大人物的頭像大跳印度搖頭舞,兩校區一共有29個超潮的隱藏版打卡景點,等大家來挖寶。

  「這裡是城中的籃球場,現在只要搭配手機APP,你看這裡就變成一大片綠色的游泳池,還有人在游泳呢!」校園記者穿梭兩校區進行報導,只要透過手機下載「方寸之間+」的APP,藝術家的AR作品讓想像力和東吳大學的空間無限延伸,像東吳城中校區法學院門口,浮現不少大人物的頭像,韓國領導人金正日和金正恩父子等人印度搖頭ING;木棧道上還出現慵懶的拉不拉多,宛如虛擬校狗,兩隻小麻雀也無法阻止牠的睡意,同學可以發揮創意和這些實境藝術同框,創造獨一無二的全新影像。

  東吳大學文舍明日聚場和胡氏藝術聯手,打造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這也是台灣第一個以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為互動載體的校園藝術節,由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和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胡朝聖共同策劃,並由科碼新媒體做技術整合,自從2017年推出以來,至今已累積24位藝術家、29件藝術作品,戶外實境藝術收藏量全台第一。

  不只藝術家,東吳的學生也成了共同創造者,東吳大學最新地標—野豬雕塑《回歸》,學生也加入創作的行列,十幾位學生和原住民藝術家巴豪嵐·吉嵐相互激盪,透過APP,實體作品與學生著色的野豬圖騰做結合。藝術家巴豪嵐·吉嵐表示,一開始不少學生不知該怎麼著手,但在他不斷跟學生交流後,全部的學生都完成了,巴豪嵐·吉嵐說,野豬是他生活,而當創作到了校園,希望它能自然融入成為東吳大學的一部分。

  除了AR技術之外,藝術家洪譽豪更用虛擬實境VR技術和3D掃描,記錄了東吳的現在與過去,戴上虛擬實境裝置,體驗者彷彿走進東吳的時間迴廊,不少同學驚呼這體驗真的太棒了,宛如進入全新空間,人就像騰空看校園一樣非常驚豔。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東吳大學實境藝術節結合了科技與培育創新人才的兩個面向,不只是推動美學教育,也是在推動科技新興教育,這是東吳大學現在與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籃球場變游泳池 東吳實境藝術節大玩AR科技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李侑珊/連線報導 2021/01/19】

桃園抗疫不停學 2萬學生線上同堂

  桃園市教育局局長林明裕19日化身自然科學達人「裕老師」,以線上會議和4校、700班、逾2萬名學生,透過Youtube直播方式學習。本身就是理化老師的他得心應手,不諱言疫情嚴峻,親自示範視訊互動教學與直播共學「壓力測試」,強調21日起放寒假,呼籲學生也不忘學習。

  林明裕昨透過線上會議室(Google meet)同步與桃園市永順國小、青溪國小、義興國小及仁和國小等4所學校學生互動教學,測試同一時間逾2萬名學生同時在各自教室共同線上上課的情況,成功達成「壓力測試」。

  林明裕說,桃園市布建超過5000間智慧學習教室,布建率6都之冠,讓「停課不停學」不會流於口號,而是驗證確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同時透過Web IRS讓4所學校的學生搶答,不會只是單向的知識傳播,可以達到師生互動,並關注學生差異的教學方式。

  林明裕笑言,執教鞭32年,第1次體驗直播「當網紅」,過去不可能集中這麼多學生,科技讓2萬學生同堂成可能,雖然不若現場教學可以隨時抓住學生洞悉或困惑的眼神,但不會阻礙知識傳播,甚至可以統計學生搶答的答案,顛覆過去無法第1時間了解所有學生學習情況,在疫情下透過科技輔助教學,提前部署,也呼籲師長利用寒假提前準備線上教學媒材。

桃園抗疫不停學 2萬學生線上同堂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蔡依珍/桃園報導 2021/01/20】

17歲氣球達人 獲邀上吳宗憲節目

  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球學/求學─氣球創作展」二十三日開展,展覽是由青發處與正在就讀高中的洪璽皓同心圓共同打造,年僅高中卻已經開始經營氣球工作室,更在吳宗憲主持的綜藝節目中擔任來賓。

  十七歲的洪璽皓目前就讀於普林斯頓高中表演藝術科二年級,國小時參加氣球社意外玩出了興趣,從小學五年級開始自學氣球,高中就已累積許多參賽經驗,更用氣球做過學校畢業典禮、婚禮布置、節慶場景等,用氣球結合服裝設計。

  洪璽皓說,小學因為放學時間多而參加氣球社,才開始對氣球產生興趣,身邊沒有同儕可以一起討論,進而朝向了自學的道路,會經常上網看氣球作品,只要看到喜歡的類型,就從模仿開始學習。

  曾在綜藝節目中表演的洪璽皓說,節目上同一集有許多表演者前來,大部分的人都是跳舞、特技等「吸睛」的動態藝術表演者,只有他是靜態藝術表演,但他不因此感到失落,「我把氣球當做是藝術品。」

  洪璽皓說,此次展覽會跳脫以往創作動物、服裝等具體形象的模式,會以氣球展現意象。大片氣球網格、類似鐘乳石樣貌的氣球交織柱等,不同大小與形狀的氣球環繞交疊,視覺效果鮮明。

17歲氣球達人 獲邀上吳宗憲節目
來源:【人間福報 台北報導 2021/01/20】

歲末傳愛 溪口國小募集發票送暖到育幼院

  臺北市溪口國小在2020年末舉辦「歲末傳愛,讓愛無限大」感恩系列活動,募集2,078張發票,並於今(19)日由10位溪口師生代表親手將全校師生的愛心送到鄰近的忠義育幼院。

  溪口國小表示,忠義育幼院長期收容棄嬰及失依的兒少,讓他們能正常生活和上學。藉由本次的歲末感恩活動,讓希望學生們瞭解,生活中有許多需要被幫助的人,鼓勵他們將愛轉化為具體行動,去感謝、關懷周邊的人。

  溪口國小的愛心活動獲得家長會羅仲良榮譽會長、羅仁澤副會長的響應,學生們每捐贈一張發票,就加碼捐贈5元給忠義育幼院,集結眾人的力量,把愛凝聚起來,將這一份愛一直傳遞下去。

歲末傳愛 溪口國小募集發票送暖到育幼院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1/19】

文林愛心小義工 從服務中體驗生命、培養耐心寬容

  臺北市文林國小規劃高年級的學生,利用每週二、週四的大節下課時間,陪伴天使班的孩子到操場散步、一起遊玩,這樣的場景令人感動。

  文林國小表示,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主動報名擔任愛心小義工,在陪伴過程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耐心與寬容外,更是難得的生命體驗。而對天使班的同學來說,也增加了與人互動交流的機會。

  學校老師說,每次在校園中看到普通班孩子牽著天使班孩子溫柔呵護的一幕,就很感動這些孩子有顆柔軟與幫助別人的愛心,好棒的孩子們。學校在學期末也特別請校長頒發獎狀,鼓勵所有的同學勇於行善助人,讓文林成為善心善行的校園。

文林愛心小義工 從服務中體驗生命、培養耐心寬容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1/19】

金山國小卡打車消遙遊 前往清水溼地觀察珍稀「東方白鸛」

  冬季多雨的金山暫別連日濕冷的雨天,金山國小把握難得陽光露臉的好天氣,辦理清水溼地遊學課程,帶領六年級師生騎單車拜訪金山清水溼地,運用高倍率望遠鏡賞鳥,實地觀察去年11月飛來金山的東方白鸛,並到李氏古厝及金山日治時期的舊機場進行文史之旅,讓學生除了舒展久未活動的筋骨外,也進行一場豐富的生態文史體驗。

  金山清水溼地是目前北海岸最大的溼地,於此活動的鳥類超過200種,每年冬季更是稀客黑面琵鷺、唐白鷺、丹頂鶴等國際級保育類鳥類南下停留的第一站,今去年11月還飛來瀕危的東方白鸛。面對得天獨厚的生態場域,學校積極投入相關課程研發,針對溼地生態、海洋及人文,提升學生對在地環境的認識及瞭解,進而激發學生能愛護社區、親近及參與社區環境保育。

  具有百年歷史的李氏古厝也是此次課程的重要景點,除了藉由李氏家族了解金山的發展歷史,頂瓦厝也有美麗的木雕及牆面,都富含古人的智慧及教育的意涵。最後師生們騎乘單車悠遊在六股溼地的鄉間小路,來到金山的舊機場,學生們驚呼原來金山也有機場呀?經由卓老師的說明,大家才知道原來擺在一旁的大石輪是以前興建機場時用來整地用的,而這大石輪也成為地方重要史跡。

  六忠學生楊穎喬說,在溼地用望遠鏡可以看到許多鳥類,像是老鷹、東方白鸛、小水鴨等。六忠學生林書賢也說,在過程中我學到許多新的知識,像是如何區分老鷹跟大冠鷲,牠們最大的不同是大冠鷲身上會有白色的斑點,尾巴有白色的羽毛,而老鷹幾乎都是深色,途中也認識了溼地的植物還有溼地的功能,這趟旅程讓我收穫滿滿。

  金山國小校長顏顯權表示,在執行「清水溼地單車逍遙遊」前會在校內進行單車騎乘及安全知能教學,讓學生熟練後進行單車考照後,才會正式上路。每一年學校都會安排溼地遊學活動讓五六年級的學生參加,希望藉由戶外體驗與探索,讓學生實地認識家鄉傳承文化,讓學習活潑趣味化,強化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同時也提師生及家長對本地自然人文環境的關心度。

金山國小卡打車消遙遊 前往清水溼地觀察珍稀「東方白鸛」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