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醫專寒假前進瑪家原鄉部落 助親子建立學習型家庭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師生趁著寒假,投入教育部原住民家庭教育方案計畫,結合屏東縣瑪家鄉學校、社區、部落與教會等資源,為原鄉親子舉辦6天的營隊。瑪家鄉三和村長老說,這幾天部落都可以聽到學生和孩子們唱歌和遊戲的聲音,好熱鬧,今年寒假大家都特別開心!

  樹人醫專幼保科學生由慈愛出發,關懷偏遠山區原住民孩子與家庭,以部落的日常出發,設計各項創意性活動。其中「部落食農特色美食」活動,親子一起將豬肉包入小米麵糰,再揉成圓形,製作看似簡單卻珍貴的部落傳統美食「阿拜」。部落長輩分享,從前部落要吃到豬肉並不容易,因此會將「阿拜」裡所包的豬肉視為福氣和喜悅,也代表著祝福。

  「部落走跳」活動則是帶著孩子們採集當地植物,探索部落元素,融入藝術DIY。親子們一起完成陶壺創作,呈現代表榮耀的羽毛、象徵神聖的琉璃珠。

  師生結合當地資源提供原住民家庭成員多元學習,提升原住民族家庭親子互動機會、增進親子關係,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建立「學習型家庭」。一位媽媽說,第一次和孩子一起學習、遊戲,很珍惜這種機會。

  樹人醫專校長郭啟東表示,幼保科學生發揮教保專長,透過與家庭親子互動展現正向積極的教保特質,未來將延續原住民家庭教育的服務與推廣,成為部落學校與家庭的傳愛小天使,也連結樹人與部落的愛。

樹人醫專寒假前進瑪家原鄉部落 助親子建立學習型家庭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徐如宜/高雄即時報導 2021/01/25】

善用所學 大安高工建築科莊樹寰獲貨櫃屋創意賽銀獎

  將所學應用在實際生活,臺北市大安高工建築科莊樹寰同學,在老師楊舜銘的指導下,以作品「享宴 Coming Home」榮獲「崑山盃全國貨櫃屋創意設計競賽」空間設計組銀獎殊榮。本次競賽以食物銀行-SHARING為題,落實在地關懷、互助共享、食物銀行、環保永續的精神,為冰冷貨櫃創造溫暖暨多元化價值。

  「崑山盃全國貨櫃屋創意設計競賽」由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暨環境設計研究所主辦,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歸仁教會欲設置「食物銀行(Food Bank)-分享(sharing)」為主題。食物銀行的概念是將多餘、生產過剩的食物捐給需要幫助的人,達成不浪費食物的理念,而貨櫃具備結構堅實、施工快速、低成本特性,以兩者異業結合開創生活空間可能性。

  莊同學表示,從資料蒐集、分析、空間配置、動畫與模型製作,以及簡報的展示演練等,過程是相當不容易,而透過競賽的參與,不但有助於學習交流,對於獨立思考能力也有幫助。

善用所學 大安高工建築科莊樹寰獲貨櫃屋創意賽銀獎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1/25】

環島擦反光鏡 兩女大生行善壯遊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宋侑芩,與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余依軒是國小同學,受到「反光鏡菩薩」張秀雄的義舉影響,她們去年暑假騎機車環島二十三天,擦亮三百三十三面反光鏡,守護用路人的行車安全。

  每年交通事故的件數居高不下,路旁反光鏡雖然扮演重要角色,卻長年累月積滿灰塵,不利於用路人使用。高齡的張秀雄因曾目睹一起車禍事故,他感慨當時如果反光鏡能發揮功效,或許就能挽回一樁悲劇,因此每天騎著摩托車,穿梭大街小巷擦拭反光鏡,九年來已擦拭超過十九萬面。

  一直想騎機車環島的宋侑芩與余依軒,終於在升大四的暑假圓夢。宋侑芩表示,在環島時希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看到張秀雄默默守護用路人安全的善舉,她們兩人很感動,但張秀雄擦拭反光鏡的足跡,可能只有在北臺灣,於是她們兩人可以在環島過程中,把張秀雄的善行延伸到更多地方。

  宋侑芩與余依軒於是組成「咪露de澎」團隊,獲得教育部青年署「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補助,團名中的「澎」,就是要替反光鏡「洗澎澎」(洗澡)的意思。去年八月兩人各騎一輛摩托車,帶著一把長柄刷,從桃園出發,開啟擦拭反光鏡環島之旅。

  宋侑芩表示,沿途來到荒郊田野、巷弄、學校附近的反光鏡,她們兩人就分工,一人擦拭反光鏡,另一人充當交通指揮,以維護同伴的安全。她們利用Google Map標示反光鏡地圖,一方面記錄完成多少面鏡子,另一方面提醒自己日後還要再回來檢視反光鏡的狀況。

  然而這趟旅程並非一帆風順,她們遇到颱風天、手機泡水和機車故障,去蘭嶼時因為天候不佳飛機停飛,只好硬著頭皮搭船,一路搖搖晃晃,吐得亂七八糟。在屏東時還發生人生第一場車禍,所幸沒有大礙,車修好後繼續上路,這些都沒有阻撓她們擦反光鏡環島的決心。

  在這趟旅程中,許多素昧平生的人給予她們鼓勵。余依軒表示,當時是炎熱夏天,有些路過民眾看到她們在大太陽下刷鏡子,還會拿冷飲上前和她們分享。清晨出發時,沿路遇到出門運動的阿公阿媽,也會主動關心她們,讓她們更加堅定要用擦反光鏡回報大家的好意。

  宋侑芩與余依軒環島擦反光鏡,還榮獲青年署「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一百零九年最大獎「感動五燈獎」,沿途記錄所拍的影片,也獲得「影片特別獎」。旅程已經結束,不過她們日後會透過定點旅遊的方式,繼續擦拭反光鏡,將善行延續下去。

環島擦反光鏡 兩女大生行善壯遊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沈育如/連線報導 2021/01/24】

寒假科學營 體驗動畫製作

  寒假開始了,佛光山板橋講堂昨天和今天舉辦「小小愛因斯坦科學藝術營」和「皮克斯動畫科學藝術營」活動,參與營隊的幼童動手做竹蜻挺和迴旋飛機,圖為國小生自製俯拍架拍攝動畫影片。

寒假科學營 體驗動畫製作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陳壁銘/連線報導 2021/01/24】

樂觀進取 卑南國中高子莘入圍角逐全國普仁獎

  台東區普仁獎今溫馨頒獎,計17位國中小學生獲獎,其中卑南國中三年級的高子莘以正面、樂觀、愛心特質脫穎而出,入圍角逐全國普仁獎;高子莘說,自小家境清寒,和姊妹2人由外婆帶大,國一時外婆癌症過世,姊妹倆就隨著媽媽四處搬家,居無定所到處流浪,直到去年牧師的協助下,她和妹妹才能住在安心就學,感謝所有伸援的善心人士,讓她覺得不孤單且擁有滿滿的愛。

  靈鷲山2003年創立普仁獎18年來,表揚8745位國中、小品德優良的學生,創辦人心道法師倡導三好「身好」、「口好」、「意好」,以及五德「正面」、「積極」、「樂觀」、「愛心」和「願力」,希望每位普仁小太陽心中萌發出善種子,以三好五德創造未來生命的良善循環。

  高子莘說,由於媽媽經濟狀況的不允許,讓家人不能有穩定的居所,長期都在搬來搬去,甚至有一段時間還搬到飯店和旅館,後來在教會認識了牧師,就透過社工將她與妹妹的監護權委託給牧師,所以姊妹倆現在都住在教會。她從小就沒有爸爸在身邊,因為媽媽要出外工作,是由外婆扶養長大,直到外婆過世,才跟著媽媽四處為家,但媽媽的經濟狀況根本沒有辦法提供她和妹妹的生活。

  高子莘說,在她最困苦的時候,學校的師長都很關心她,教會的牧師的和師母也很照顧她,她也不斷的告訴自己不用害怕,即時再怎麼難過的事件,總有一天一定會過去,困境再大,她也一定能度過,畢竟還有許多愛她的人。不希望她這一代仍與上一代一樣,自許能與妹妹從她們這一代開始,讓家庭狀況能變得更好,不要再和過去一樣。

  高子莘說,謝謝所有善心的人士,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金援和溫暖,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家庭雖然不好,但這世界還很大,有許多願意幫助她的人。

樂觀進取 卑南國中高子莘入圍角逐全國普仁獎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 2021/01/23】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比較電影 學測國寫 學生呼:好發揮

  110學年度大學學測國文科寫作於今日下午登場,國文寫作題分為兩個理性、知性兩部分,理性題目題幹引用電影王牌冤家、健忘村,要考生闡述兩種電影差異,另一道感性題目,則是「我有一座新冰箱」,大部分考生都表示,題目生活化,很好發揮。

  新北市共1萬8千多名考生報考,境內共設有10個考場,其中最大考場新莊高中共有2075位考生,考場備有紅外線熱像儀自動量測、酒精消毒。

  林口高中施婷瑜表示,第一大題理性題,引用電影王牌冤家、健忘村,講述王牌冤家中忘情診所和健忘村差異,第一大題子題則問,若經驗機器可以製作虛擬幸福人生,是否支持?她認為題目貼近自身生活,很好發揮。

  成功高中林登科表示,第二大題感性題,引用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師、作家柯裕棻的作品「冰箱」,以及作家黃麗群的「如果在冬天,一座新冰箱」,閱讀後以「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為題,撰寫一篇文長不限的文章,他也認為題目虛實都可寫、貼近生活,很好發揮。

  泰山高中高三丁班邱俊誠、史俊生表示,題目兩大題文字講述完整,內容貼近生活,十分好下筆,校方模擬考中教師常提醒要關心時事,正巧派上用場,他們寫完後都還有時間再檢查自己的文章,看到校長李立泰到場加油,感到滿滿信心。

  三重高中考生莊凱筑、顏筠倢表示,三重高中考前有大量練習,老師於考前猜題時,有稍微猜到題目方向,他們感覺題目很平易近人,而冰箱題虛實兩個方向都可以寫也很好發揮,此外今年疫情嚴峻,三重高中校長、教師都有幫學生準備防疫用品和祈福,謝謝老師。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比較電影 學測國寫 學生呼:好發揮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戴上容/新北報導 2021/01/23】

延平高中學生愛地球 到金山撿600公斤垃圾淨灘

  永續和環保意識已經成為人類不容忽視的議題,為響應生態保護,台北市延平高中二年八班學生以實際行動守護自然環境,由全班同學自主規劃淨灘活動,在李逸芬老師帶領下,23日前往新北市金山區中角灣一帶進行淨灘,撿拾海洋垃圾約600公斤,使海灘恢復原本美麗樣貌。

  活動過程中,學藝股長蔡宜璋同學表示:從新聞中得知由於新冠肺炎所產生的口罩垃圾,因爲無法自然分解,除了對環境的危害,也造成野生動物的威脅,這次果然清出不少的廢棄口罩,希望大家要正視這個問題。擔任兩年環保股長陳世宬同學也表示:在校內資源回收場工作與今日透過自己的雙手,撿拾海灘上的塑膠盤與竹筷子,深刻體會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人類與大自然才能永續發展。

  衛生股長王培宇同學則提到參與淨灘活動不僅能提升環保意識,更能發揮愛地球精神,體會人類與自然共存的重要性。蔡仲軒、呂宜姍及李奕廷同學表示:藉由凈灘活動,可以讓大家反思自己對環境的傷害,並深思如何恢復及改善環境的方法。

  雖然今天偶爾飄著細雨,而且寒風瑟瑟,但同學們都覺得以實際行動來淨灘非常有意義,除了讓這片美麗的海洋與風景能永續存在,也更加呼應課堂上所學,展現環境保護的決心,希望大家要有公德心,一起來愛護地球!

延平高中學生愛地球 到金山撿600公斤垃圾淨灘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戴上容/連線報導 2021/01/23】

扎根科學教育 公館國小奪多項全國大獎

  公館國小致力將科學與科技融入日常生活,學生在校累積實作經驗,更在全國賽事勇奪佳績,公館國小去年代表苗栗縣,參加「2020全國青少年科技創作競賽」,勇奪總成績亞軍等多項獎項,其中「三隻小豬奇遇記」作品更代表著學生團隊合作無間在創作中克服各項困難,再抱回創意造型獎第一等獎,全校師生備感榮耀。

  公館國小校長張茂富表示,學生透過自然科學,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能力,雖然在過程中面對許多困難,但不管失敗與成功都是最佳的歷練,讓孩子走在正確的學習方向。

  公館國小學生謝承洋、鄭又銘、蔡岳翰以稻草、毬果、松針等天然環保素材結合科學應用,創作「三隻小豬奇遇記」,利用3隻小豬故事為發想結合機械團結打擊大野狼,成功取得評審青睞,在總成績拿下全國亞軍以及全國創意造型第一等獎。蔡岳翰表示,最困難的是觸控機關距離若沒有調整好,就會感應不到、接觸不良,但在師長指導以及伙伴們的努力,共同逐一克服,才能獲得這份收穫。

  公館國小另在四道競走獎拿下2面銀牌、並在積分獎中勇奪1項全國特優、2項全國優勝、1項全國優等,校方指出,將持續扎根科學教育,奠定學生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扎根科學教育 公館國小奪多項全國大獎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何冠嫻/連線報導 2021/01/23】

人才奇缺學校卻沒有教 機械業中的藝術家─ 鏟花

  鏟花聽起來,好像與花藝有關,但其實這是一項精密機械工藝,也是讓台灣相關產業,能名列世界第五的原因之一,但國內懂得鏟花這門技藝的師傅越來越少了,入行門檻高,想熬出師也難,因此業界 就算開出年薪百萬,也乏人問津,避免產業凋零,開始有計畫的推廣傳承。

  一刀一畫在機器上開出像花朵一樣的花紋,這一道工藝,是打造精密機器不可或缺的步驟。

  鏟花師 蘇春榮:「幾千年就有用這技術,只是目前鏟花定義都是運用在機器上機械上,等於是金屬的一些修整,早期像我們在說,在做木工裝潢沒有辦法平整,用刀刨完,然後再接合在一起,其實這也是鏟花的技術。」

  越精密的儀器,就越需要人工校正,這在科技進步、人工智慧都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現在,聽起來似乎非常不可思議。

  (示範) 鏟花師 蘇春榮:「我們來做實驗,一個會推得很緊,一個很輕,這就摩擦力的象徵,那我們現在來做一個數據,這一個我這樣輕輕推 它的數值大概在一公斤而已,那我現在歸零,換推這個,它的力量已經到四公斤的力量,我現把這拿起來看,給各位看。」

  仔細看,一個有鏟花一個沒鏟花,摩擦力差了四倍。

  鏟花師 蘇春榮:「應該是說,機器是你給它指令一就是一,那我們人會在它這個,我們會觀察環境的變化去做修整,這是機器目前可能無法做微量的觀察,這是我們人可以去做。」

  在機械兩個移動貼合面鏟直、剷平、鏟均勻,以鏟花構成的點線面幫助機械精準移動,這也讓加入的潤滑油發揮中介功能,降低機器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總經理 賴永祥:「機台可以把它做得滿精確的,但是要把這一些結構件或是滑道件,放在這個精密機械調整好,它的困難度是相當的高,其實人工還是最精確跟最好的一種方法 。」

  每天重複成千上萬次的動作,得經過三年左右的學藝才能出師,有時一個平面,得花上一兩個月;重複一樣的動作,也難怪雖然年薪百萬,卻很少人要從事這行。

  鏟花師 蘇春榮 :「機械上很多做不到一些精度,可能機械做出來的精度是千分之一公分的誤差,那我們人工鏟花可以做到萬分之一公分的誤差。」

  台灣的精密機械工藝國際聞名,鏟花技術尤其獲得肯定。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 賴永祥 :「用機械產業的話,我們在2017年的時候已經達到破兆的產業,它等於是台灣是第三個兆元產業,那如果是在裡面比較關鍵的,我們說的工具機產業,我們全世界的出口大概是在排名第五。」

  為了讓這項精密工藝不會斷了傳承,鏟花師蘇春榮開始開班授課。至今學生超過兩千人。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總經理 賴永祥:「就我們在十年前,開始開辦這個鏟花這種算是技藝的訓練班 我們幫產業界,所謂的產業界主要以工具機為核心,機械相關的也是,這個部分我們把它做這個有系統的教學。」

  在金屬上面塗上塗料,才可以精準地看出鏟花的痕跡,學生認真地揣摩老師的動作,希望可以抓到律動的訣竅。

  學生 徐浩偉:「施力點都要一致,然後如果稍微不小心施力點過度的話就會比較鏟得比較深一點,它不只只有手還要一些身體上的平衡。」

  學生 劉旻昇:「鏟花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

  持續一定的專注力和精密動作,考驗著學生的耐心和耐力。

  它這塊有一點中凸 所以中凸這塊我們一定要把它做掉

  學生 張迪威:「滿累的,因為你的身體要一直這樣,一直反覆,你的膝蓋要一直施力,靠膝蓋去剎車。」

人才奇缺學校卻沒有教 機械業中的藝術家─ 鏟花
來源:【yahoo 大愛電視 2021/01/23】

樹德家商國3生技藝體驗營 開辦

  樹德家商為提供國三學子多元、適性輔導,增進對技職教育的認識,特舉辦國三學生多元技藝體驗營,讓學生多方嘗試,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深入了解各職業類科的內涵,共計成立六個職群「商業管理」、「家政」、「餐旅」、「設計」、「藝術」,「應用外語」等十五個營隊的試探體驗課程。

  該活動設計主要目的在於讓國三學生感受高職的知識氛圍和校園資源,實際體驗高職新鮮人的一天;所開設的營隊,皆以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方法,落實討論、實驗、實作、實習知識應用,達成技職實作、學用合一的目標,引導學生發掘自我的潛能,進而引導國三學生適性升學與未來就業。

  除了各科課程體驗、校園環境參觀,樹德家商校長陳茂霖表示,期待這一系列寓教於樂的課程設計,讓前來參加的國三同學玩出專業力,搶先感受當一日高職生,也藉由手作體驗活動,鼓勵各國中具有技藝傾向發展的學生,可以選擇職業學校,透過實習課程動手操作驗證書裡的理論與專業知識,從中找到性向與樂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希望藉此發現自己未來職人的潛力。

樹德家商國3生技藝體驗營 開辦
來源:【yahoo 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台灣新生報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