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唯一 !清大15件作品 登入國際虛擬實境藝術盛會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及跨院碩博班「科技藝術組」學生的15件科技藝術作品,近期登上法國拉瓦勒(Laval Virtual)虛擬實境展舉辦的國際數位藝術節,成為亞洲唯一受邀參展的大學,今、明兩天只要登入虛擬世界展場中的清華大學館,就可看到插座中跑出數位生物、二維條碼變成鐵窗窗花等令人驚艷的科技藝術作品。

  法國拉瓦勒虛擬實境展創始於1999年,是歐洲第一個虛擬及擴增實境的科技展,每年展出最具話題及創新性的技術與設備,4年前開辦名為「真實/虛擬」(Recto VRso)的國際數位藝術節,邀請全球藝術家以虛擬及擴增實境技術展現藝術創作。

  受新冠疫情衝擊,這項國際數位藝術節去年起由實體改為線上進行,主辦單位在一個月內就創造出一個虛擬世界,邀請藝術家及頂尖大學的科技藝術學生盡情揮灑創意。清大今年首度獲邀,在拉瓦勒3D虛擬世界設立了一座清大館,與法國、加拿大、奧地利等國大學一同展出科技藝術作品。

  清大指出,前年特邀原任教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專長數位創意的藝術家陳珠櫻回台,擔任校內藝術學院學士班主任。她與助理教授潘正育共同帶領20名學生,籌畫15件科技藝術作品參展。

  清大藝術學院學士班大二生黃紀虹創作的「數位生物」,呈現出她想像中從插座裡跑出來的許多生物,只要將平板、手機靠近插座,就能看見它們。

  黃紀虹介紹,高挑的「點燈人」有些駝背,修長手臂提著一盞燈,就好像路燈照亮世界;「趨光者」總有一隻小跟班,代表追隨他人的人們;「開拓者」借用了魚的形象,象徵游移中的人;而「努力家」不像其他生物埋伏在插座周圍,他自己搬運電池,不受插座限制。

  「來日綺窗前」的創作者是藝術學院學士班大二生林子妍,她平日喜歡觀察巷弄間的窗花與房屋擺設,想像裡面住著甚麼樣的人,所以把窗花變成QR code,將日常中對巷弄街坊的觀察,投射在一格格窗間,帶觀眾一點一滴拼湊出內部的世界。

  這15件充滿創意的科技藝術作品不僅在線上展出,今天起也以「科技藝術校園展 – 2021日常‧非常」之名在清大南大校區竹師藝術空間二館實體展出至5月1日。

  想一窺「真實/虛擬」(Recto VRso)國際數位藝術節的精彩作品嗎?只要登入 https://laval.digifactory.fr/ticketing-0/recto-vrso-april/informations-visiteur,可免費註冊創造一個代表自己的虛擬人物進入展場,享受阿凡達式的沈浸式體驗。

亞洲唯一 !清大15件作品 登入國際虛擬實境藝術盛會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王駿杰/新竹即時報導 2021/04/15】

這屆全中運 參賽人數破紀錄

  4月17至22日在雲林舉行的110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有1萬7千多名選手參賽,為歷屆最多;獎偶是極具在地特色的布袋戲手工木偶,大會代言人則是雲林子弟、田徑跨欄名將陳奎儒。

  2018年,陳奎儒在雅加達亞洲運動會以13.39秒拿到中華隊睽違48年的男子110公尺跨欄銀牌,並成為全國紀錄保持人。

  陳奎儒以往在全中運沒有突出表現,最佳成績是高中時的第七名,但他鼓勵選手全力以赴,有朝一日定能邁向國際舞台。

  這次全中運特別結合雲林在地特色,以布袋戲、縣樹樟樹、縣花蝴蝶蘭、花生,還有紫斑蝶為主要意象,前三名選手獎偶是布袋戲手工木偶,不僅能操作、能展示,還兼具藝術價值。

  大會另創造「雲凌王子和蘭心公主」兩個角色,設計21項競賽造型布袋戲,更有傳承文化的意義。

  今年全中運增辦木球、擊劍、划船、自由車及輕艇,總計有21種競賽種類。除了選手,4千多名教練及工作人員也創歷來新高。

這屆全中運 參賽人數破紀錄
來源:【人間福報 記者鍾亞芳/連線報導 2021/04/16】

疊杯世錦賽 中華選手狂掃18金

  史上首次透過網路視訊舉行的WSSA競技疊杯世錦賽,配合各國時差歷經10天完成所有賽程並計算成績出爐,台灣狂掃18金、25銀、18銅,共產生9名世界冠軍,尤其新北市的選手大爆發,15歲盧倩于勇奪本屆「全球疊杯最快女生」后冠,12歲張瑜庭則是全球第2快女生。

  中華競技疊杯運動推廣協會理事長朱雅芳指出,本屆世錦賽原訂2020年在新加坡舉辦,受到新冠病毒影響而延期,然因全球新冠疫情仍然險峻,美國WSSA總會決定改以視訊軟體線上競賽,計有27個國家地區共641名選手參賽。

  單獨面對鏡頭 選手很不習慣

  而且每個選手即便參加雙人或團體項目,也都是1個人單獨面對視訊鏡頭,最後再加總計時,相較於往年在體育館比賽的數千人大場面,少了觀眾與後援啦啦隊的吆喝聲,氣氛截然不同。尤其台灣疫情控制很好,早已恢復實體賽事,選手們反而對線上操作很不習慣,甚至有數人錯過連線被迫棄賽。

  不過台灣最後仍勇奪18金、25銀、18銅、9鐵,個人項目共產生9名世界冠軍,包括張瑜庭囊括3金、盧倩于和李玟欣各2金、以及陳翊嫙、王宥洛、鄢丞佑、謝馨瑩、呂采凌、曾渘媃各1金。

  尤其就讀新北市立金山高中國中部的盧倩于,2019年亞洲盃便已榮獲不分齡「女子全能冠軍獎」第3名,等於是該屆全亞洲疊杯速度第3快的女生。2021年世界盃直接攻頂,成為本屆疊杯最快女生,非常難得。

  就讀新北市新莊區昌平國小的「疊杯小甜心」張瑜庭,依舊是中華代表隊奪金最多的選手,除了個人3項,還有1項團體賽,共奉獻4金之外,個人成績加總僅比盧倩于多了0.248秒,屈居本屆全球第2快女生。

  大黑馬呂采凌 首次參賽奪冠

  就讀新北市私立裕德高中小學部的「疊杯美少女」曾渘媃,一直都是張瑜庭的麻吉搭檔,最近成績突飛猛進,本屆在11─12歲女生組個人Cycle淘汰賽,脫穎而出榮獲世界冠軍,團體與雙人另貢獻1金、1銀。

  就讀新北市新莊區榮富國小的呂采凌,是中華代表隊的大黑馬,她2018年在電視節目看見張瑜庭和陳芊靜表演疊杯,便在家看YouTube自學,2019年才開始正規受訓,2年後首次參加國際賽竟然一舉拿下個人Cycle淘汰賽世界冠軍,個人項目另有1銀、1銅。

  桃園市大業國小陳翊嫙,去年入選國手卻因疫情沒有機會出國比賽,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便在個人和雙人項目,得到2面金牌。中壢區華勛國小王宥洛則是2金、1銅。

疊杯世錦賽 中華選手狂掃18金
來源:【人間福報 新北報導 2021/04/16】

培英廣達游於藝開展 小小解說員有模有樣

  彰化縣培英國小廣達游於藝「空間任意門」今天開展,這次的展覽與以往相當不同,除了名藝術家的作品之外,更結合了科技,呈現多元、豐富的各式作品。低年級小小解說員更是本次展覽亮點,他們活潑、清晰的解說讓觀眾更快地就能了解展品內容。

  培英國小二年級學生姚品希、洪妤瑄為觀眾解說藝術家艾雪的作品「瀑布」,如何使用「潘洛斯三角形」的概念作畫,「這種結合不同空間的錯置,讓艾雪的作品充滿著神秘的謎語」。洪妤瑄說,一開始她的夥伴姚品希常常忘詞,她就用媽媽過去訓練她的背稿方法,來幫助同學。

  小小解說員二年級學生黃湘琪說,她在解說之前完全沒看過她要負責的作品,但認識之後卻很喜歡,因為這幅畫中的椅子從任何方向看都可以,不過為了記住內容對她來說有點難的稿子,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背起來。

  培英國小教務主任吳秀子表示,這次的「空間任意門」主題相當廣泛,從鉅觀、微觀之外,也從歷史的空間、人文的空間和自然的空間來探討。這次的作品有很多是從線條、色彩或塊狀的東西來發揮,呈現方式包括攝影作品、書法作品,這次最特別的是更與國際教育、自然科學做跨領域學習。

  培英國小校長施舜馨說,為了讓小小解說員的精彩表現被更多人看見,校方將作品解說影片製作了QR code 放在學校官網上,方便觀眾掃描觀看,而展期的最後一天4月24日當天也歡迎民眾到校欣賞,同時現場也有科學作品能讓大家 親身體驗空間的趣味。

培英廣達游於藝開展 小小解說員有模有樣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凌筠婷/彰化報導 2021/04/15】

董氏基金會「預防網路霸凌傷害」教案 助高校生辨識網路世界

  為了幫助青少年預防網路霸凌的傷害,董氏基金會設計了網路霸凌防治宣導教材與教案,提供給一般老師運用,並與大台北地區多所高中合作,結合「視覺藝術」活動,讓青少年學習辨識網路霸凌,思考正確的因應方式。

  今(15)天於新北高中示範「預防網路霸凌傷害」教案教學課程的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霸凌」對青少年衍生的身心影響包含憂鬱、喪失自信、輕生念頭、憂鬱症、失眠、頭痛等。而對多數青少年而言,「網路」就是他的全世界,她建議預先教育青少年認識網路世界的特質,從而教導他們如何避免因為遭受網路上的批評、不當言語或霸凌帶來的傷害。

  參與教學活動的新北高中洪同學分享,本來以為網路霸凌只有私訊、騷擾的行為,經過課程教學,才發現網路霸凌有更多不同的型態與手法,也更清楚自身或周遭的朋友遇到網路霸凌,該如何處理或給予協助。「預防網路霸凌傷害」教案課程,即日起將在各校園推展,更多課程內容,歡迎到華文心理健康網查詢。

  甘同學則表示,曾看過網路霸凌事件的發生,因為對於事件抱持不同的看法而產生衝突,衍伸出攻擊和惡意批評的情況,透過今天的課程,他瞭解如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用肯定溝通的方式,明確的描述情境及自己有什麼感受,他也更清楚,坦誠地表達個人對事件的感受讓對方明瞭,才能減少無效的溝通。

董氏基金會「預防網路霸凌傷害」教案 助高校生辨識網路世界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王唯瑾/臺北報導 2021/04/15】

助部落觀光發展 東大數媒系開發「金峰Let’s Go」APP

  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近年透過產學合作,與在地部落深度連結,學生蔡沛婷、張海諾、吳予梵開發「金峰Let’s Go」在地觀光導覽APP、AR互動繪本,以及族語Line貼圖等相關週邊產品,幫助金峰鄉推動觀光產業發展。

  操作智慧手機就能輕鬆了解金峰鄉旅遊資訊,東大數媒系與金峰鄉公所合作,開發「金峰Let’s Go」在地觀光導覽APP,除了介紹當地50個旅遊景點資訊,更搭配尋寶機制,促進旅客與當地店家的互動,進一步深度走訪。

  學生吳予梵表示,團隊在鄉公所主打的觀光景點與店家共19處設置立牌,旅客只要前往這些景點並用APP掃描立牌,即可獲得消費金,除了能在當地10家合作店家使用,也可以到遊客中心兌換精美陶珠,非常適合親子共遊。

  此外,團隊也設計生動有趣的AR互動繪本,由金峰鄉吉祥物講述洛神花的故事;為推廣當地排灣族語,學生也將日常族語會話音譯成中文,設計專屬Line貼圖;另有陶珠USB吊飾、手機架等周邊產品。

  系主任賀俊智表示,在溝通討論的過程中,鄉公所反應遊客雖能藉APP獲得旅遊資訊,卻缺少與當地店家互動的機會,於是團隊透過互動設計,使旅客與商家能有更深入的連結,並發展周邊商品,作品完整度高,值得肯定。

助部落觀光發展 東大數媒系開發「金峰Let’s Go」APP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1/04/15】

部落遊街慶凱旋 賓茂國小女籃奪全國MINI組亞軍

  臺東縣賓茂國小女籃隊成軍2年,奪下第53屆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MINI女子組亞軍,創下校史最佳成績,也是臺東國小女籃首座全國亞軍;部落長輩昨(14)日下午特地安排小女將們坐沙灘車遊街,接受大家歡呼。

  昨日下午,金崙火車站前聚集一群村民,地上擺了長串的鞭炮,等待賓茂國小籃球小女將凱旋歸來,一走出車站,就受到村民熱烈歡迎,接著小女將們坐上沙灘車繞行部落,接受大家英雄式的歡呼。

  賓茂國小全校有123名學生,五、六年級的女學生只有12名,由其中9名組成籃球隊參賽,教練杜志強說,球隊中只有1人身高160公分,其餘的只有140至150公分,「在籃框下都差人家一個頭」,連轉播賽事的主播都說:「這支球隊很強,唯一缺的是身材高大的球員」。

  校長王邇翰表示,女籃隊球員身高沒有其他學校好,但憑著排灣族先天優越的運動細胞,加上後天不斷努力訓練,彌補身高的不足,曾在巡迴賽中擊敗過南澳國小,冠軍賽中可能是球員過於緊張,最後小輸錯失冠軍。

  杜志強表示,球隊成立前只是個籃球社團,在家長支持下,2年前成立女籃隊,學生利用放學時間練球,一開始參賽都以輸球收場,但小朋友「愈戰愈勇」,成績也愈來愈好。

  球員的好表現,引起球探注意,杜志強說,不僅臺東境內的國中來招生,還有外縣市的國中甲組球隊來招收球員,包括高雄七賢、宜蘭員山、高雄普門都有和學校接觸,最近就會安排到學校,「球員不只學業沒有退步,還因為籃球,替孩子開創很多機會,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部落遊街慶凱旋 賓茂國小女籃奪全國MINI組亞軍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1/04/15】

新北中山國中品閱心視野 提升孩子媒體識讀力

  在資訊爆炸、社群網路當紅的現代社會,為了培養學生媒體素養能力,新北市中山國中因應新課綱,邀集校內20位跨領域教師,共同組成教師專業社群,研發推動校訂課程「品閱心視野-媒體識讀」,期待透過更完整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共同醒覺自己生活在一個由媒體建構的世界,進行深度思考的共同學習。

  校長陳君武表示,在媒體識讀的課堂,會先誘發學生問題意識,而不是急著要把知識呈現出來;其次,要把學習歷程展開,讓情境中出現問題,主要透過資料檢索、提問對話、系統思考、寫作表達、事實查核等學習策略或工具進行探究與實作及生活應用。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並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社群參與教師呂秋萍老師說,現在的國中生是3C時代的數位原住民,非常擅長使用科技工具,但卻不一定具備媒體識讀的素養與能力。如何在這個數位世代陪伴孩子面對與更適切因應網路使用議題,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陳潔亭老師則提到,透過教導孩子理解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媒體識讀、分辨真偽訊息的方式、大數據主題以及媒體社會責任議題等,讓孩子成為耳聰目明的閱聽人。

  中山全校七年級近900名學生,在進入國中後即開始學習「品閱心視野-媒體識讀」這門課。其中,許家銘同學特別說道,品閱心視野是一門很有趣的課,讓我有機會與同學有更多的合作與討論,更可以體驗記者的生活,嘗試寫新聞稿、播報新聞等,非常特別。藉由新研發的校訂課程,提供了中山師生媒體識讀上,看待議題、時事或價值觀的不同角度。

新北中山國中品閱心視野 提升孩子媒體識讀力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1/04/15】

虎井國小戶外教育 帶學生認識澎湖海洋豐富生態

  澎湖縣虎井國小推動海洋教育,由教師規劃一系最的戶外教育課程,帶小朋友澎湖海岸走透透,讓學生知 海、親海,並進一步愛上海洋。(林祺宏採訪報導)

  走進澎湖縣虎井國小,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隻大海龜,這是當年在虎井國小服替代役戴碩益老師為學校所創造的校園意象,同時也是虎井國小海洋教育的起點。

  位於澎湖離島-虎井國小,學校一側即為壯闊的玄武岩,也是當地著名景點-西山。除此之外,學校前後都是海邊,隨處可見豐富的潮間帶生態。因此豐富的自然生態是校園的特色,到虎井國小服務七年的李亭老師表示,來到虎井的第一印象,就是被校園內的羊給嚇到了。

  也正因為虎井國小具有相當豐富的海洋資源,因此學校也規劃了一系列的戶外教育課程,帶學生走遍虎井。

  就這樣,學校老師就帶著學生知海、親海,也讓學生進一步愛上海。

  現在虎井國小的學生們,除了藉由淨灘了解海洋所遭受的垃圾問題外,也將環保的觀念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隨身攜帶環保餐具,藉由身體力行,讓愛地球的觀念,從小深植在腦海當中。

虎井國小戶外教育 帶學生認識澎湖海洋豐富生態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2021/04/15】

大葉大學消防學程打造避難特色教學實驗室

  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打造「避難特色教學實驗室」,透過實境教學,帶領學生動手做,學習消防安全系統設計、檢修相關技術,幫助學生接軌產業,提升就業競爭力。

  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主任葉啟輝指出,「避難特色教學實驗室」除了常見的避難引導設備,也包括長照機構使用的聲光閃滅裝置、火焰式、光電分離型、空氣管式等探測設備實作,可以在實驗室實際進行各項避難系統設計、裝置、檢修課程,讓學生在學期間就接觸到最新的產業設備。

  葉啟輝主任強調,消防學程以提升消防產業競爭力為主要目標,在課程中理論跟實務並重,導入現階段相當重要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消防自動化技術等工業4.0元素,並針對消防工程打造教學實驗室。先前系上已建置有實務操作實驗室、火災模擬教學教室,本學期再擴增「避難特色教學實驗室」,提供消防學程學生實作學習的場域,讓學生除了書本與法規的學習,更能有實務經驗並與產業接軌。

  「避難系統設計」課程授課老師林璟汶表示,消防工程涵蓋了水、化學、警報、避難四大系統,與消防安全息息相關,「避難系統設計」課程一方面介紹建築技術規則以及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另一方面,納入工程技術和消防性能式檢證模式的教學,幫助學生累積實務經驗。

  消防學程大二生鍾承恩說,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分組在「避難特色教學實驗室」練習,不只是學到如何配置線路,以及消防安全的重要,這些知識更有助於大家未來準備消防設備士、消防設備師國考。

大葉大學消防學程打造避難特色教學實驗室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劉文珍/彰化報導 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