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第13屆畢展「B-Road途中」,原規劃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及靜宜大學校內接力登場,受疫情影響,6月1至3日改以線上畢展;將完整呈現3部劇情片、5部紀錄片、5本雜誌及攝影集、2組新聞專題,及新媒體複合式網站、繪本、論文等22件創新作品。
靜宜大傳系第13屆畢展「B-Road途中」,字母B由數字13拼凑,代表13屆的學生,透過成果展淬鍊,蓄積能量,正朝著未來目標邁進。靜宜大傳系副教授陳勇瑞說,今年因應疫情,採取線上成果展,學生在過程中,能從受訪者的故事中學習成長,也能「看到別人、反省自己」;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及未來就業有很大幫助。勉勵學生,具備媒體能力,就像擁有一把寶劍,期望畢業後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廖偉捷等5名學生建立新媒體複合式網站「壯圓打抗」,記錄12位台灣在地青年的創業故事。廖偉捷說,「壯圓打抗」的狀圓,由「行行出狀元」發想,代表壯大圓滿;打抗則是.com的譯音,也有「對打擊做出反抗」的寓意,希望年輕人透過「壯圓打抗」,能起而行,貫徹打抗精神,在各行各業都能有出色表現。畢業製作需搜集很多資料,並將資料視覺化及建立網站等,都要摸索,這跟創業非常像。
紀錄片「遙遙」描述原住民歌手麗小花追逐歌唱夢想的歷程。學生周宗賦說,麗小花每兩周要從屏東滿洲到台北參賽,路途遙遠,雖然過程遭受挫折,但她未放棄夢想。希望藉由紀錄片帶給觀眾省思,也感受追夢需要的堅持及勇氣。
描寫雲林北港建國國中女排球隊員生活的紀錄片「邊線外起跳」,也傳遞著從球場的邊線外起跳,躍出最璀璨的青春,為排球夢想而努力的感人故事。學生佑瑾說,拍攝過程長達半年,為完成好作品,每天與隊員清晨5點半起床、生活及練球,非常自律與辛苦;也感受到球員所面臨的升學或繼續擔任運動選手等人生課題,希望帶給觀眾更多感動與正面力量。
由4位馬來西亞及1位台灣學生合作拍攝的「峇峇娘惹」全英文紀錄片,帶領觀眾深入馬來西亞,瞭解華人與當地住民通婚生下的第六代「峇峇娘惹」族群的特殊文化地景及人文風情,也期望喚起年輕的峇峇娘惹重視自己珍貴的文化。
由劉季倫、蔡宜縑等6位學生拍攝的劇情片「回程盡頭」是一部公路電影,透過原本是陌生人的阿正與阿泰,在替集團運貨的旅途中,遭遇的奇特故事,以黑色幽默詮釋人生的議題。
「浪跡之岸」劇情片描述著待業中的主角,與父親的傳統觀念產生衝突與矛盾的親情故事。「廟會ㄟ囝仔」讓觀眾瞭解台灣的舞龍舞獅不僅是傳統技藝,更是競技運動;「四局夏伴」記錄著身障兒童透過棒球訓練,進行復健,也成為親子間最佳的互動,還有「綠意重生」、「勞與牢」及「良民」等精彩影片。
來自沖繩的花城愛佳以雜誌「琉球之寶」帶領大家感受沖繩新魅力;雜誌「一抹藍」記錄藍染領域工作者的故事,也希望能推廣藍染,延續及記錄藍染的「生命」。電視節目「森經百戰」以綜藝實境的製作方式,呈現巡山員的工作內容,並透過素人的挑戰與體驗,傳遞森林保育的知識,也從不同視角欣賞台灣之美。
靜宜大傳系因疫改線上畢展 6月1日至3日展現創作實力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余采瀅/台中即時報導 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