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學童時間用語 須分三階段學習

建立學童時間用語 須分三階段學習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時間看不見、摸不到,不似長度、重量等感官量,它是透過鐘錶、月曆等方式呈現的工具量,且與生活習習相關。不少幼童還沒上小學前,就會模仿大人說幾點、幾分鐘的「生活用語」,但不一定能正確理解其中概念。例如有些幼童會模仿大人說:「九點鐘要出發,搭火車要一小時。」卻又一直問:九點鐘到了嗎?火車還要搭多久?

  因為時間的正式單位是日、時、分、秒等「數學用語」,配合工具量的時間認知發展共有三個階段,本文將從這三個階段談國小學童時間用語的學習發展。

 

時刻報讀階段

  在這個階段,學童是利用圓型鐘面上兩指針所指的數字,學習生活用語「幾點鐘」、「幾點半」的報讀。當長針指向數字12、短針指向數字7,就是7點鐘;長針轉一圈,再次指向數字12,短針指向數字8,就8點鐘。

  親師應該讓學童多觀察兩指針的轉動與鐘面數字之間的關聯,當長針從數字12開始,走了半圈指向數字6,短針從數字8開始,走到89的中間,就是8點半。

  在圓形鐘面上,112的數字,對應12個大刻度;在大刻度間分成5等分,有4個小刻度線,整個鐘面有60個小刻度,教學時要在小刻度上標出12……5960(0),介紹學童認識「幾分」刻度,再配合兩針的轉動,以及短針指向大刻度的數字,長針指向小刻度的數字,報讀「幾點幾分」。

  接著,教師應進一步指導學童找出鐘面上數字與「幾分」的規律,數字1對應5分,數字2對應10分……數字12對應60分,也等同於0分;這規律可和乘法教學5×1=5、5×2=10、5×3=15……5×12=60結合,讓學童面對沒有小刻度數字的鐘面,也能順利報讀「幾點幾分」。

  面對尚無時間量感的學童,教學不宜使用:「從8點半開始,再經過1小時是什麼時刻?」但可以問:「從8點半開始,長針再轉一圈是什麼時刻?」

  另外,應配合生活情境介紹上午9點和下午9點的鐘面,讓學童知道鐘面雖然長得一樣,但代表的時刻不一樣。上午、下午是數學用語,它們會在介紹12時制和24時制時,有明確的界定,因此教師須確認學童能正確使用。

 

時間量感階段

  學童進入時間量感階段後,認識長針在鐘面走一小格是1分鐘,轉一圈是60分鐘,也是1小時;短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轉一圈是12小時。

  學童也開始配合生活事件,以及兩指針在鐘面數字和大小刻度間的轉動,察覺鐘面現象和時間(量)的關聯。

  學童銜接原有生活經驗中的說法,用幾小時、幾分鐘、幾秒鐘的「生活用語」來敘述時間(量);但他們已認識長針就是分針,短針就是時針,所以開始會用幾時幾分的「數學用語」來報讀時刻,例如:7時、830分、937分。

  學童雖建立「1日=24時」、「1時=60分」、「1分=60秒」的時間量感,但仍然使用幾時幾分、幾分幾秒的「數學用語」來描述時間(量)。

  簡而言之,學童開始學時刻報讀,是從生活用語開始;開始學時間(量)描述,也是從生活用語開始。

 

計算與應用階段

  這個階段學童會學到很多時間單名數、複名數的換算,以及時間的計算與應用;典型的錯誤是在計算時,將135分誤認為135分;28時誤認為28時;3115分誤認為415分等,這是受到十進位制的影響。

  教師需協助學童多操作鐘面指針,釐清日、時、分、秒的關係,建立「1日=24時」、「1時=60分」、「1分=60秒」的心理圖像,並假以時日去熟記。

  學童到了高年級,需要認識幾日幾時、幾時幾分等「數學用語」,除了可以同時代表時刻和時間(量)外,還需要理解時刻和時間量的關係,例如上午1038分是時刻,但它表示從0時開始,經過了1038分的時間(量);也可以說從0時開始經過1038分,就是1038分。

  當學童學會時間(量)的概念,才能進行加、減等運算,並理解數學用語「日、時、分、秒」是算式的單位,在計算時代表時間(量),而不是時刻。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1年 10月 06日)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