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中綠奇蹟 智慧教室、感光電動窗簾為教室降溫

  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鼓勵教師結合數位科技開發跨域課程,為教學注入新能量,新竹縣博愛國中的「博中綠奇蹟」課程,學生結合科技想出為教室降溫的方式,非常有趣。

  新竹縣博愛國中是教育部109年「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的實施學校,但是將科技融入教學,早在3年前就開始,教務主任劉文育表示,因為學校教室沒有冷氣,夏天酷熱,老師們決定以此為題,結合氣候變遷、綠色能源等議題,利用科技方式,請學生發想為教室降溫的方法。

  短短三年,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與發想,全校有語文、自然、科技與數學等領域的教師加入,發展跨域課程,一整年41節課,學生甚至課後自學、討論,發揮無限創意,提出不好少點子。

  新竹縣博愛國中吳宥均同學介紹他們設計的SMART教室,利用課程學到的APP Inventor及人工智慧等科技,監測教室內的人數,並自動開啟相應的電風扇,還有莊乃芊等人利用系統感應陽光大小,控制電動百葉窗的開關幅度,達到室內降溫的目的,而林容而與其他同學則設計資本家桌遊,透過遊戲傳遞環保理念,她覺得最大收穫,其實是增加環保知識,提升科技能力。

  劉文育說,學生透過這個課程,能侃侃而談自己的發明,還能將所學應用在生活,她觀察學生在解決問題、創造思考的能力,都有大幅提升。

博中綠奇蹟 智慧教室、感光電動窗簾為教室降溫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曾鈺羢/臺北報導 2020/12/08】

「臺北大縱走」舉辦首映會 湖田實小學生分享攻頂心得

  臺北市政府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拍攝「透視內幕-臺北大縱走」節目,介紹這條擁有生態多樣、地景多樣、文化物產多樣的92公里都會型長距離步道,在今(8)日首映會上,湖田實小的同學們也分享攻頂七星山的心得。

  臺北市政府從107年前起推廣「臺北大縱走」,大地工程處總工程司吳健羣表示,臺北盆地群山環繞,時任工務局局長的彭振聲副市長就希望能串聯群山、結合當地著名景點,規劃一條能夠推廣臺北登山步道的路線。於是,大地工程處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履勘、設置標示、繪製地圖,並做微幅的整建。另外也希望能將這登山步道從國內推廣到國際,因此就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拍攝「透視內幕-臺北大縱走」節目。

  臺北大縱走這條路線沿途景致相當豐富,十分迷人。路線全長92公里,分為7段路程,每段路程都可以一日來回。路線北起關渡捷運站,南至貓空政大後山,有三分之一路徑經過陽明山國家公園,串聯臺北各大名山及風景勝地,包含大屯山火山地景、海拔1,120公尺的臺北最高峰七星山、竹子湖海芋繡球花海、雙溪溝手作步道、碧山露營場、白石湖嘗草莓、圓山老地方看飛機起落、貓空品茶趣、四獸山101百萬夜景等,將分散的觀光資源集結成健康休閒、活絡產業、自我挑戰、建立自信於一身的臺北大縱走,達成「上山健走,下山消費」的步道路線。

  總工程司吳健羣表示,臺北大縱走也是國小學生作為體能訓練和環境教育的最佳場域。讓學生從小山開始練習、鍛鍊體力,到畢業前攻頂七星山,對學生來說是人生很重要的挑戰。另外,認識環境要從腳下的土地開始,讓孩子從自然的角度來看見臺北的美。

  臺北市湖田實驗國小鄰近大屯火山系,每位學生在畢業前都要挑戰臺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其他年級的同學也陸續在老師的帶領下挑戰學校附近的登山路線。曾攻頂七星山的周同學說,站上七星山山頂的那一刻雖然是汗流浹背,但辛苦是值得的,沿途所見的美景、耳朵聽見的蟲鳴鳥叫都讓他印象深刻、流連忘返。周同學說,成功爬上七星山,是他小學生涯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人生中的重要大事。

  高同學說,攀爬七星山的過程好像是欣賞一齣歌舞劇,沿途聽到小鳥悅耳動聽的歌聲,眼前所及是大樹展現美妙的舞姿,白雲則是飄飄流動著。

  即將要挑戰七星路段的四年級吳同學則是期待能看見與都市不同的自然景致,觀察沿途的動物生態,以及聽聽昆蟲和鳥兒們悅耳的叫聲。陳同學目前則是利用假日鍛鍊體力,希望畢業前能攻頂七星山、挑戰臺北大縱走。

  湖田國小教務主任李碧滿說,每一年帶著畢業生攻頂七星山,路途的遙遠及困難度提升他們的毅力及心理素質,藉由登山更能瞭解自己,並能擁有自信往人生目標繼續前進,相信透過鍛鍊能有更好的條件來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深記腳下土地教給學生們的每一堂課。

  臺北市大地工程處表示,「透視內幕-臺北大縱走」節目將於12月12日晚間10點於臺灣國家地理頻道首播,亞洲區30多個地區的國家地理頻道同步播出,歡迎民眾能鎖定欣賞,並將臺北之美分享給國際友人,也歡迎大家一同來體驗這條一生一次的壯遊。

「臺北大縱走」舉辦首映會 湖田實小學生分享攻頂心得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0/12/08】

新北職場英語體驗營 學生擔任一日空服員與木工師

  新北市教育局今(8)天在東南科技大學辦理「職場英語體驗營」,以「航空產業」及「木工產業」為主題,結合產業與科大端資源,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英語力與職場就業力。副局長劉明超表示,職場英語體驗營課程與生活及職場相連結,透過多元情境課程設計,讓學生有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加乘專業技能的學習,迎戰未來職場接軌國際。

  本次課程讓學生學習航空英語體驗「一日空服員」,上午由愛爾航空培訓機構教學生進行航空英語廣播詞朗誦,另外也進行實境英語面試模擬,讓學生體驗空服員面試情境與技巧。下午則實地到松山機場,由華航公司進行課程教學,包括認識地勤及運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以及國際業務票務與國內線業務票務的介紹,提升學生英語聽力與口說能力。

  另外設計群學生也體驗「一日木工師」,上午進行創意木工手作的課程,學習各種木工機械設備及手工器具之操作的專業英語,並發揮創意親手製作屬於自己「工業風桌燈」,下午則進行設計建材中心的參訪,藉由室內設計師與建築師「One stop shopping一站式」選材服務,讓學生瞭解室內設計的最新就業市場與未來發展趨勢,充分瞭解產業發展的現況。

  三重商工學生卓怡君表示,口說英文是學習英語過程中最有趣的部份,英語廣播詞要流利,語調與發音最重要,透過老師的指導,幫助自己提升自己英語表達的能力。竹林高中學生吳嘉勳也表示,這是首次進入松山機場華航國際線報到櫃台,學習與櫃台地勤人員互動對話,很考驗臨場反應。

  復興商工學生徐御文說道,建材選擇對設計本身很重要,這是第一次參訪設計建材中心,收穫滿滿。穀保家商學生陳亮廷也說,今天看到好多元的建材,對學習設計的自己來說,能一次通盤瞭解學習真的很棒!

新北職場英語體驗營 學生擔任一日空服員與木工師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0/12/08】

學習日本傳統詩詞 義大應日系新俳句大賞優秀學校賞

  推展日本傳統詩詞,知名飲料公司多年來持續舉辦「新俳句大賞」,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鼓勵學生參賽,在該系花城可裕老師指導下,繼2018年榮獲榮獲「優秀學校賞」後,今年再次組隊參賽,共有16人獲獎,再度獲得「優秀學校賞」殊榮。

  此外,今年最特別的是有兩位境外生獲獎,他們分別是來自印尼的王庭寶同學和香港的洪家樹同學。

學習日本傳統詩詞 義大應日系新俳句大賞優秀學校賞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2020/12/08】

落實食農教育 第4屆料理小達人觀摩賽在月眉國小

  臺中市推動校園食農教育,今日於后里區月眉國小舉行第4屆「料理小達人觀摩賽」,邀集16所國中小參與,參賽者從月眉國小的農田摘採時蔬,並且在90分鐘內親自料理出4道美味佳餚,強調產地餐桌直送,落實「吃當地、食當季」的食農理念。

  本次比賽指定的3菜1湯菜單為蛋炒飯、蔥爆肉絲、炒時蔬、玉米蘿蔔湯,請來中台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專技副教授呂哲維擔任評判主審,他表示,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料理比賽,每位同學都十分認真投入,令人印象深刻。

  參與比賽的月眉國小學生楊泳淳表示,謝謝班級導師鍾政廷的指導,讓他有機會參加此次料理觀摩賽,他會努力讓評審刮目相看。月眉國小校長廖曉柔指出,這場比賽由各校彼此切磋、互相學習,藉由實作訓練,讓學童培養珍惜食材的觀念與習慣。

  臺中市教育局鼓勵學校規劃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培養學生「地產地消」的習慣,結合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理念,建立正確的營養知識,並涵養感恩惜福、尊重生命、永續發展的正面態度。

落實食農教育 第4屆料理小達人觀摩賽在月眉國小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曾筱婷/臺中報導 2020/12/08】

2020全國青年侍酒師盲飲品評賽 龍華學子連莊

  2020第三屆全國青年侍酒師盲飲品評競賽,龍華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老師謝美婷師生團隊大放異彩,勇奪校園個人組全國總冠軍、紅酒組特金、白酒組特金三冠王殊榮,指導老師謝美婷同時榮獲職業組紅酒特金獎;這是繼2016年第二屆全國青年侍酒師盲飲品評競賽後,龍華學子再度連莊囊括三冠王,成績耀眼。

2020全國青年侍酒師盲飲品評賽 龍華學子連莊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宜箴/臺北報導 2020/12/08】

看見洄瀾 學生畫作讓人看見花蓮

  花蓮縣政府與財團法人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2020年看見洄瀾公益繪畫比賽」,花蓮的學生以「花蓮之美」為主題,以畫作呈現家鄉的美好,各組獲獎前三名作品,將製作成文創商品,所得投入花蓮偏鄉職能培訓第二專長教育基金。

  繪畫比賽分為國小低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國中組以及高中組,評審之一,藝術家盧俊翰表示,國小學童的作品充滿童趣、色彩活潑,國中組與高中組,則可以看見更細緻的構圖與技法,不過,以評審的角度,除了用色、技法之外,更注重的,是能否在畫作中「看見花蓮」。

  獲得國中組第一名的,是花崗國中陳韋蒞,他從小熱愛畫畫,雖然從來沒有上過正規繪畫課,卻一直運用網路自學,為了參加這次比賽,他特別花費兩個月的時間,畫出七星潭海灘上一顆顆的鵝卵石,完成〈鵝卵石上的太平洋〉,他說,在他眼中,鵝卵石是最能代表花蓮的。

  讓更多人看見兒童與青少年眼中的花蓮獨特風景與文化,各組前三名作品將會製成文創商品,商品販售所得,則歸屬「花蓮縣偏鄉職能培訓第二專長教育基金」,除了讓獲獎學生從中得到成就感與自信心,也讓偏鄉孩子學習第二專長的機會。

看見洄瀾 學生畫作讓人看見花蓮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0/12/08】

慈大學生「足」甘心 下鄉照護長輩足部健康

  實踐USR計畫,慈濟大學護理系師生特別下鄉舉辦「強化體能肌力及足部SPA護理治療」,關心社區衰弱長者,並辦理「護理人員足部護理初階認證課程」,為長輩們清潔並護理雙足,讓不少長輩感動落淚。

  隨著年齡增加,長輩容易出現灰指甲等足部問題,若自我照顧能力受限,更影響足部健康。慈濟大學護理系彭台珠主任表示,許多長輩的腳不只無力,還沒有清潔,更有可能因為家中陰暗潮濕,而產生黴菌尤其長輩常見的「凍甲」,會造成走路疼痛,久而久之,長輩不願意出門,心理與身體健康都受到影響。

  護理系蔡娟秀老師帶領學生參與社區長者服務,引領年輕人看見長輩需求,學習如何與長輩相處,並運用自己著專業幫助長者,將愛送進社區。

  護理系三年級曾筱茜就說,到了社區才知道,原來社區的長者和家裡的阿公阿嬤生活不太一樣,很多長者家人不在身邊,還有些經濟狀況不好,沒有辦法照顧自己,讓她感觸很多,她表示,社會上還有很多長輩需要大家關懷,只要陪他們講話他們就會很開心。

慈大學生「足」甘心 下鄉照護長輩足部健康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0/12/08】

北市國際教育再拓點 泰北高中引進美國大一先修課程

  臺北市私立泰北高中與美國歷史悠久、學風優良的文森斯大學合作,率先引進美國大一先修課程,這是目前美國非常受到歡迎的線上先修課程,不僅提供泰北的學生,同時也開放給北北基地區的學生選修。

  泰北高中表示,線上課程內容以全美大學通識必修科目為主,如大一英文,心理學,微積分等,共30學分,學生可依照個人未來進路發展選擇要修習的課程,所修習的課程學分也受全美大學認證,將可縮短日後國外大學修業年限。

  日前完成簽約儀式後,泰北高中立即與美方連線直播,辦理美國大一先修課程講座,吸引近50位學生參與。泰北高中外語中心主任阮鳳臨表示,本項課程有英文及在校成績的基本要求,除了核心課程之外,同時也提供輔導銜接課程,讓學生在專業科目的修習上具有完備的能力。

  除了每週課程之外,泰北高中與文森斯大學也為學生規劃與授課教師線上的office hour時段,提供學生課程諮詢及輔導,另外針對校內教師也開設線上增能訓練,成為美國大一先修課程北區基地中心課程輔導教師。

北市國際教育再拓點 泰北高中引進美國大一先修課程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0/12/08】

獲阿美語情境式演說特優 東專曾姿寇盼傳承族語文化

  就讀臺東專科學校高職部機械科的阿美族學生曾姿寇,在關山國中老師劉芙蓉指導下,自國中開始參加阿美族語朗讀比賽,日前在109年全國語文競賽中再創下亮眼成績,榮獲阿美語情境式演說組特優,以及演說達人獎。

  為了在賽前能充份準備,曾姿寇每天課後積極練習,取得臺東縣代表資格後,除了參與縣府規劃的集訓課程,指導老師劉芙蓉更是排除萬難,於賽前安排時間為她特訓。劉芙蓉說,比賽當天採用現場抽出四格漫畫圖片場景,運用阿美語進行看圖敘事,考驗學生是否能將母語用於生活中。

  曾姿寇說,賽前密集訓練5個月,由老師提供資料閱讀、討論,她認為,串聯圖片把中文轉譯成母語比較困難,因為有些詞彙母語裡面沒有,要思考替代語句;她從小聽家人說族語,對於族語並不陌生,「講母語很開心,希望讓族語文化能傳承下去」。

  臺東專校高職部主任李慶憲表示,原住民文化及語言是臺灣的瑰寶,該校重視原住民文化的傳承,除了在校園內設有多項融入原住民意象的裝置藝術外,高職部更將於110學年度規劃原住民文化及語言的選修微課程,讓學生精進學業技能之餘,更能透過自身文化找出在地產業的契機。

  校長王俊勝感佩關山國中老師劉芙蓉對母語傳承的熱忱及使命感,更肯定曾姿冠在此次全國語文競賽中卓越的表現,期許師生能看到他們在競賽中的亮點,在教學上秉持熱情、在學習上充滿熱忱、在文化裏汲取養份,並在目標中立定志向。

獲阿美語情境式演說特優 東專曾姿寇盼傳承族語文化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