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雙語教學 學生動手做、學英文

  新北市為提高技職英語教學能力,除引進外師及英語專業教師投入技高雙語協同教學,亦辦理「技高雙語學分班」,13日在樟樹實中舉辦「市級技職雙語公開觀課暨成果發表會」,教育局長張明文頒發學分證明予41位學分班結業的教師,也到班上體驗雙語教學,期許提升專業技能同時更能加強英語能力。

  教育局與台灣師範大學合作辦理「技高雙語學分班」,經半年108小時師資培訓,首批41位教師結業,並通過CEFR B2級英語能力檢定,後續也將取得教育部核發的雙語教學加註證書,預計今年有95位教師將投入新北技職雙語協同教學。

  張明文昨天實際到班上體驗服裝設計及電腦組裝等課程雙語教學,專業教師和雙語教師進行協同教學,在雙語學習環境下,讓學生習慣用雙語溝通,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學習專業英語。

  樟樹實中鄭安琋同學表示,結合雙語學習電腦裝修,讓她不再害怕外語,覺得跟專業學習更接近,增加了雙語溝通的勇氣。郭姿妘同學則說,課堂間透過對話互動,英文學習不再只是背誦,從實作中學習,讓她更喜歡英文。

  教育局表示,新北技職教育以「動手做、學英文」培養符合產業所需人才,透過「課程教學、師資培力、環境營造、社群平台、專業實踐」5大面向推動雙語政策,將持續擴增技高雙語師資,強化現職教師、新進教師的雙語課程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專業英語」。

技高雙語教學 學生動手做、學英文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王揚傑/新北報導 2021/04/14】

後厝國小畢業生單車環島 學生骨折仍陪伴全程

  桃園市大園區后厝國小校長王建興帶領15名畢業生展開7天6夜430公里的單車環島之旅,甚至有同學出發前3天摔車骨折,但仍堅持要騎完全程,令同學們相當感動,王建興也感嘆的說,攻壽卡時連續淋雨五個小時,最後仍順利達成目標,同時也教導學生要有目標、有計畫、保有感恩的心。

  王建興說,透過帶領同學騎單車環車,教導孩子們3個道理,包括很多事情要有目標,看著目標努力邁進,還有懂得計畫,例如環島前的事前安排,如何讓成效事倍功半,以及永遠保持感恩的心,過程中有許多志工為大家服務,孩子們也都看在眼裡,十分感動。

  學生黃維翰說,印象最深是攻壽卡,當天下大雨沿途又是大上坡,連續淋了5個小時的與,雖然中途真的有想放棄,但還是努力撐完,也很開心在國小6年級就完成單車環島這件事。學生蔡涵羽也提到,騎壽卡很想放棄,但是爺爺奶奶在補給車上,一直為他加油打氣,努力堅持下來,坦言能完成環島覺得自己很棒!

後厝國小畢業生單車環島 學生骨折仍陪伴全程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姜霏/連線報導 2021/04/14】

體育教學績優 大崙國中學生越野跑步樂在其中

  桃園市中壢區大崙國中榮獲教育部認證「體育教學績優學校」,校方發展多元化體育課程,為替校慶活動做暖身,14日特別舉辦越野賽跑,事前教師與學生分組練習,各班累積里程數換算繞行,可兌換各縣市特產做為獎勵,師生沉浸在運動的歡樂氛圍中,塑造學校特色。

  大崙國中校長祁樹華校長表示,研究顯示,運動對認知表現有顯著的效應,是影響學業的關鍵因素之一,學校發展各項各項運動,包含籃球、排球、羽球、棒壘球、足球、跳繩、扯鈴及水上運動等,更利用廢棄的教具,製作成球具讓學生嘗試曲棍球運動,希望全校師生都能在運動過程中,學習禮貌、尊重、愛護場地與精益求精、不怕失敗的態度。

  為了替校慶暖身,校方14日舉辦越野賽跑,事前更設計「跑步愛台灣」活動,分為教師組及學生班級組鼓勵大家參與,祁樹華笑說,以班級為單位,統計每位學生練習跑步的里程數做總和,再比對從桃園到各縣市的距離,有些班級累計里程數可到苗栗、台中甚至台南,各縣市還設計不同的挑戰關卡,像是用英文向老師問問題、5個學生抽背古詩或樂府,將體育融入各科教學,過關可得到該縣市特產做為獎勵,學生不僅訓練體能又能趣味學習,樂在其中。

  校方14日下午舉辦越野賽跑,全程4.2公里,行經路段多半是學校周邊田間小路,不僅沿途設計鼓勵標語,更歡迎家長陪跑,身體力行鼓勵孩子,包含「北海岸自行車登山賽」金牌得主同時是學校榮譽會長的陳旭源騎單車作為前導等,參與學生也開心完成賽事。

體育教學績優 大崙國中學生越野跑步樂在其中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呂筱蟬/連線報導 2021/04/14】

以復古風料理創意便當 正修餐飲系畢展展現學生想像力

  正修科大餐飲系,以別具創意的便當菜色加上懷舊風的佈置,讓學生的畢展,充滿了濃濃的復古風味,創意無限的便當菜色,除了令人食指大動,也充分展現學生的創意。

  因疫情關係正修科大餐飲管理系畢業成果展──映畫懷舊,改以「櫻花蝦米糕」、「控肉」及「油條」等料理成便當的菜色呈現,現場也佈置了懷舊童玩、電影海報,充滿的濃濃的復古風,參展同學美鳳表示,其中一道御膳便當菜色果香菇菇燉金雞「雞湯」,以傳統香菇雞湯的做法,嘗試將果乾加入雞湯,利用龍眼乾的甘甜帶出風味,以美白菇及杏鮑菇取代香菇,利用兩種菇類結合出鮮味,作為御膳便當內的熱湯。

  雅禎同學則特別推薦黯然銷魂「控肉」,以醬油、糖、 香料滷製而成的焢肉,正是早期農、工業時代,農民及工人便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這場充滿濃濃復古風的畢展,餐飲系老師廖瓊雯看見同學用心製作出一道道別具特色的復古菜餚,滿心感動的說,畢業班同學展現的獨特創意令人肯定。

以復古風料理創意便當 正修餐飲系畢展展現學生想像力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2021/04/14】

新北學生化身雙語導遊 學英文還能行銷觀光

  新北市教育局結合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辦理「外語群」、「商管群」、「家政群」職場英語體驗營,強化學生實作力,讓學生當「雙語導遊」,練習新北投英語導覽文稿並實地取景拍攝,透過學習單來尋幽訪古,挖掘景點故事,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的同時,也學習專業技能行銷觀光景點,強化學生實作力並豐富學習歷程檔案。

  為了落實技職雙語「動手做、學英語」核心理念,新北市職場英語體驗營結合科技校院跨域合作及產業資源連結,強調「探究與實作」,跳脫傳統聽課抄寫的學習模式,透過觀光導覽課程,讓學生秒變「雙語導遊」。上午由外籍教師講解新北投車站、梅庭、溫泉博物館等知名景點,並帶領學生實地至戶外實作探索。下午則融入AR與VR虛擬實景,進行拍攝現場解說演練,邊做邊學、現學現用,藉著電腦圖文拼貼教學,讓學生製作屬於自己風格的「新北投導覽」影片,讓專業英語生活化、在地文化國際化。

  三重商工曹愷倫同學表示,透過體驗營學會用最簡單、最容易開口的英文介紹熱門觀光景點,並搭配豐富的實境彩圖,製作圖文搭配的導覽影片,提升閱讀趣味性。復興商工劉章婷同學也表示,導遊體驗,從新北投開始,利用基本的單字和句子做介紹、用英語表達自己,同時訓練隨機應變的能力,真的非常好玩又實用。竹林高中林承欣同學說,以分組的方式進行體驗,外籍教師全程用雙語解說,一邊拍照取景,一邊練習英語導覽文稿,激發自己的探索力,更用專業英語力來提升自信心。

  教育局表示,英文學習必須讓學生有感,職場英語體驗營課程與生活及職場相連結,透過多元情境學習,讓學生「動手做、學英語」,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並提供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提升「專業技能」與「專業英語」雙核心能力,迎戰未來職場接軌國際。

新北學生化身雙語導遊 學英文還能行銷觀光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1/04/14】

桃源國小攜手公益 將自然生態課程融入人文關懷

  為了將自然保育與社會關懷觀念深植孩子心中,臺北市桃源國小在4月10日辦理校園生態課程,並結合兆豐證券「照亮幸福」公益關懷活動,由校內學生擔任在地小老師,陪伴北市私立聖道兒童之家的院童們,一同探索校園內的生態奧祕,共度有趣又充滿知性的歡樂周末。

  本次校園生態教學由羅友徹老師領軍,帶著小朋友探索知性潛能,也透過真實與自然、人群的體驗與互動,學習尊重生命,感受自然生態的奧妙。參與活動的王同學說,平常覺得羅老師什麼都懂,很厲害!而在這次活動中擔任在地小老師,成為其他小朋友眼中很厲害的人,心中有一點小小的驕傲與成就。

  桃源國小表示,這次活動深獲聖道兒童之家及兆豐證券龔清賢副總經理及洪秋綠副總經理好評,對學校以實際的陪伴學習的課程,讓院童們感受到溫暖,表示感謝。

桃源國小攜手公益 將自然生態課程融入人文關懷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4/14】

研發新興處理技術 多所大學讓廢水成金

  臺灣面臨百年大旱,如何將水有效利用很重要,環保署與國內多所大學合作,研發新興廢水處理技術,可有效處理洗車場、高科技產業排放的汙染廢水,不僅讓水質乾淨再利用,甚至還能從廢水裡回收原料,創造新的綠色循環。

  環保署水保處處長吳盛忠表示,目前處理廢水多是添加藥劑淨化後排放,但卻造成二次汙染,環保署支持多所大學,協助中小型產業在重金屬、氨氮、染整、洗車及醫院等廢水處理的技術研發,有相當成效,能讓洗車業者、高科技業者的有效廢水淨化後不需排放,可回收再利用,讓廢水變黃金。

  輔英科技大學研究暨產學發展處研發長賴進興表示,製造手機等高科技產業的電鍍技術,需使用原料氯化銨,產生的高濃度氨氮廢水即使處理後排放,也對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團隊一改過去在廢水裡加氯淨化的方式,改為利用氣提技術,將氨氮物質提出後回收,不僅可重新製成固體的氯化銨原料,還可去除廢水中99%的氨氮,讓廢水後續處理更簡單。賴進興說,這套技術不僅讓原料回收、廢水重新利用,還能省下3分之2的設置成本、2分之1的處理成本,每月回收的氯化銨,還能讓工廠省下數十萬元的藥劑使用費,對中小型企業幫助很大。

  目前洗車業者多數使用沉澱加活性處理技術進行廢水淨化,但是設備成本高、設施又占空間,明志科技大學與臺北醫學大學合作,利用旋風過濾方式搭配特殊濾材,並結合高效浮除技術設計成「垂直式浮除塔」處理及回收洗車廢水,不僅大幅節省設置空間,更可回收八成的廢水,水情緊繃的情況下,能高效率回收,應付所需。

研發新興處理技術 多所大學讓廢水成金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曾鈺羢/臺北報導 2021/04/14】

化仁國中主題書展 帶學生關注國際人權

  花蓮縣立化仁國中第19屆主題書展,以「我們應該知道的人權議題」為主題,讓學生藉由書籍認識國際戰爭、經濟、天災等問題,從多元面向瞭解人權議題,進而培養學生國際觀與人道關懷。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國際交流都有了變化,化仁國中校長梁仲志說,雖然無法帶學生出國交流,但是,對國際情勢的認識,不能因此而停止,藉由主題書展,學校試圖將世界帶到學生的面前。

  讓學生更全面地瞭解國際人權議題,學校以地理位置與議題雙管齊下,一方面規劃難民、弱勢族群等議題,讓學生瞭解人權問題背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帶著學生從臺灣出發,逐步從亞洲到世界,瞭解各國面臨的人權問題。

  除了書展,學校也搭配校訂課程,以文本理解、主題探究等方式,深化學生的學習,再透過學習單回饋,引導學生思辨,梁校長強調,即使是國中生,也能夠關心世界,瞭解國際狀況。

化仁國中主題書展 帶學生關注國際人權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1/04/14】

當哲學碰上科學 中山大學附中引燃火箭升空的學習火花

  中山大學附中今年跨校開設彈性學習課程—從哲學探究到科學實作,和道明中學的學生共同學習火箭製作的過程,並實際參與製作火箭,藉由課程,讓同學提昇邏輯推理及表達能力。

  中山大學附中與道明中學跨校學生以火箭發射升空,展現「從哲學探究到科學實作」課程的成果。中山大學附中校長陳修平表示,這是本學期在彈性時間新開設的微學習課程,由成功大學航太系景鴻鑫教授指導,除了讓學生了解火箭的演進、發展現況,並進而製作火箭。參與課程的中山大學附中同學梁謙恩則表示,「景教授解釋了科學中的感性與理性,及哲學思辨力,幫助他探究日常事物的意義,還體驗了火箭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樂趣無窮」。

  景鴻鑫教授指出,「從哲學探究到科學實作」的課程,目的在帶領學生運用西方哲學思維,強調邏輯和分析思考的訓練,有助於學生的邏輯推理與表達能力。

當哲學碰上科學 中山大學附中引燃火箭升空的學習火花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2021/04/14】

中國近代畫家齊聚忠孝國中 共演圖書館驚魂夜

  臺北市忠孝國中4月7日在圖書館舉辦「廣達游於藝」畫作導覽暨教學成果發表,展現忠孝藝術領域跨域共備課程的精彩成果。現場並有培訓的畫作導覽小尖兵,帶領師生一起認識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趙無極四位中國繪畫近代藝術家的作品。

  忠孝國中表示,廣達「游於藝」計畫由廣達文教基金會主辦,希望以實際行動將藝術帶入校園,讓師生輕鬆接觸藝術。由藝術領域的老師一同共備課程、發想教案及製作教具,梁津津.陳靜婷.江長山三位演藝術老師帶領全校學生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分類不同畫家的作品並從中瞭解各自特色,最後從四位畫家各挑一幅畫串聯成故事,以「圖書館驚魂夜」戲劇呈現。

  課程除了戲劇創作外,視覺藝術徐雅琪老師也進行人物水墨畫的課程,並融合國文領域和資訊領域,實現108課綱的跨域精神。忠孝國中郭姿秀校長欣賞完同學的成果發表後表示,同學們居然可以把靜態畫作串聯成一齣短劇,真的好有創意!

  本次活動的另外一個亮點,即是十多位的導覽小尖兵,從挑選畫作、撰寫導覽內容、導覽解說等,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培訓。這群小小導覽員逐一介紹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趙無極等藝術家的畫作,引導參與活動的師生、家長與貴賓們進入畫作的世界,表現獲得肯定。

中國近代畫家齊聚忠孝國中 共演圖書館驚魂夜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