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也能停課不停學 台南老師「防疫教材箱」宅配到家

  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至6月14日,南市教育局針對國中小推出公版直播課程,高中及大學也有線上授課,幼兒園不用線上教學,台南市保東國小附幼的老師為了讓學童在家防疫不無聊,設計「防疫教材箱」宅配到府。

  全國第三級疫情警戒延長,保東附幼的老師們針對未來2週的上課時間,主動設計適合幼童在家線上學習的課程,包括線上繪本欣賞、做家事、運動、藝術創作等,並將相關教材裝箱後,郵寄到每位學童家中。

  保東附幼的防疫教材箱內容包括馬賽克拼圖、黏土和工具、龍舟等藝術創作的材料包、主題學習單等,從明天週一開始,每個上課日也有規劃課表供學生依循操作,老師也會每日電訪,為學生講解當日課程進度與做法,相關表單及防疫停課居家自學進度表也在學校官網上開放下載。

  老師的用心讓校長張茵倩也相當感動,而自從學生停止到校上課以來,老師每天忙著準備線上教學的課程及授課,長時間盯著3C螢幕,張茵倩貼心地購買葉黃素分送給老師,保養眼睛。

幼兒園也能停課不停學 台南老師「防疫教材箱」宅配到家
來源:【自由新聞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 2021/05/30】

海山國小遠距教學 老師發揮創意

  新北市停課不停學期間,老師們紛紛發揮創意巧思,海山國小的藝文與健體領域老師分享體育課與美勞課的遠端教學,用寶特瓶裝水練肌耐力、以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玩拼貼,運用各項生活素材成為線上教學最好的媒介,讓師生樂在學習。

  海山國小林亞珊老師表示,低年級孩子資訊能力不足,多以指派性作業進行課程,如體育老師錄製影片後上傳雲端,請學生跟著影片運動學習,或提供線上學習影片網址,學習完畢也請家長協助孩子填寫作業、檢核表或回傳練習的影音照片,供老師了解孩子學習狀況。

  中高年級體育課除了老師預錄影片、拍攝動作照片及自製PPT補充課程內容外,部分老師採用線上Google Classroom或Googlemeet平台與學生互動。老師先示範講解,再請學生跟著一起練習,同時老師透過畫面即時回饋,提示動作正確性及注意安全補充水分。

  在藝文領域的部分,該校劉靜文老師表示,三年級的視覺藝術課,以讓學生在家隨手可得材料的單元主題為主,像是蒐集家中不同材質的瓶子、紙張、布料、有紀念性的物品、及紙類的創作、拼貼藝術家等的介紹,也利用線上Google Classroom教學,製作PPT、學習單、google表單提問、作品鑑賞等,讓學生在家一樣可以發揮創意、自由創作。

  四年級視覺藝術運用Google Classroom的教學方式,製作課程PPT,分享藝術家的小故事來引導學生認識藝術家生平經歷及作品介紹,接著上網觀看藝術家的影片,自製學習單回答問題,進而走進藝術家的世界。學生觀察藝術家的作品,發現使用的媒材、歷經創作的過程和意義,最後請學生發揮想像力與創意,思考用混合媒材完成一幅「向我們最辛苦的醫護人員致敬!」的主題創作。

  該校吳瑞福老師分享線上教學心得表示,老師的授課聲音、課程內容決定了學生的專注力長短,建議以比平常慢三分之一的語速,讓學生聽清楚,才有思考反應時間;依據重點控制說話音量,時而快、時而慢,更能讓學生瞭解表達重點,並延長學生專注力。

  教育局表示,各領域學科老師可彈性依據課程特性,利用小白板書寫、呈現肢體動作、展示科學實驗、手持布偶對話、有獎問答即時回饋等方式,讓學生有不同學習體驗。在資源共享、課程開放、降低教師負擔、讓家長學生有更多學習選擇的前提下,新北以自己原有的YouTube、第四臺公用頻道、書商線上資源加上各縣市的公播頻道,讓親師生激盪出數位共學的火花。

海山國小遠距教學 老師發揮創意
來源:【yahoo 記者周貞伶、王志誠/新北報導/台灣新生報 2021/05/29】

技職「學習箱」貼心送到家 新北遠距實習課也可動手練

  因應疫情,各級學校採遠距教學,盼能停課不停學。有鑑於高職實作需求,新北教育局提供專業類科材料費,率先推出「學習箱」貼心送到家,各校將實作材料送到學生手中,不僅虛擬、實體雙軌並行,協助技高順利遠距教學,服飾、電子等實習課程開箱動手練,也鼓勵學生運用「學習箱」自主練習,進而精進技能。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疫情期間為減少學生出門上課及準備實作材料的風險,額外補助學校將學習實作材料打包成「學習箱」,利用宅配通路送到學生手上,讓學生安心在家練習,精進自己的技術能力,又能做好防疫,實現務實致用精神。

  新北市樟樹國際實中陳浩然校長表示,「學習箱」送到家服務,讓學生在老師線上教學後,可在家進行操作練習,本次流行服飾科寄送的學習箱裝有胚布、薄布襯、緄條與絲針等高達10種工具材料。流行服飾科學生劉靜庭說,流行服飾科最重要的就是布和機台,學校解決生無法到實體到店面買布的困擾,可以不用出門,在家練習準備即將到來的國家檢定。

  新北市南強工商實習處主任周佩玉特別提到,學校突然面臨學生不到校上課時,對於教學現場來說是很艱辛的挑戰,尤其在實習課程的授課上,如何兼顧教與學,難度更是高於其他領域科目,學習箱送到家讓課程得以延續,是很貼心的安排。資訊科的「基礎電學實習」課程,目前教學進度是讓學生學習電子電路焊接實作,學生謝伯承興奮地說,收到學習箱時覺得很驚訝,可線上觀看老師教學直播教學,又能立即按照老師講解主題技術進行操作,尤其可將操作中遇到困難用拍照和老師直接在線上討論,感覺很有實用、很開心。

  新北市泰山高中實習主任陳致中表示,為解決學生在家無法親手操作電子實習課程的困境,特別撰寫「工業電子儀表測量」與「示波器」模擬測驗程式,方便學生可以不斷反覆練習相關計算能力,若有答錯狀況發生,也會提示標準答案,學生最後可將評量的結果截圖當成作業繳交,方便老師進行評分與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相關教學資源更開放教學網址(http://gg.gg/NTPCTSSH)提供全市使用。

  學生呂大全表示,過往要在實習工廠操作示波器來檢測,現在轉換成在電腦上即可操作示波器練習量測,加上利用工業電子儀表測量模擬程式,可以隨機出題,反覆練習電壓與電流的計算真的好方便。

技職「學習箱」貼心送到家 新北遠距實習課也可動手練
來源:【yahoo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青年日報社 2021/05/30】

清大、政大畢業典禮 線上登場

  清華大學昨天舉行校史首次線上畢業典禮,並邀請公益行動家、校友沈芯菱錄影致詞,四名全國第一屆實驗教育方案大學生也在昨天畢業;政治大學昨天也舉辦線上畢業典禮,畢業生致詞代表、新聞系學生黃婕錄製致詞影片,表達畢業生「生於九二一、畢業於新冠疫情」的複雜心情。

  清大四千九百七十五名畢業生透過網路參加畢業典禮,證書將用郵寄方式寄給畢業生,離校手續也可線上辦理。

  清大一○七學年創全國之先開辦實驗教育,學生自己找教師,規畫課程,首屆共七人申請,昨天有四人畢業,另三人預定下學期畢業。

  政大線上畢業典禮,現場僅校長郭明政致詞,教務長賴宗裕代表獻上推荐書,以及主持人新聞系畢業生呂心喻,遵守室內不超過五人的防疫規定。黃婕致詞時表示,畢業生共有的感受是焦慮,但她仍樂觀看待,也勉勵大家不要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

清大、政大畢業典禮 線上登場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沈育如/連線報導 2021/05/30】

靜宜大傳系因疫改線上畢展 6月1日至3日展現創作實力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第13屆畢展「B-Road途中」,原規劃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及靜宜大學校內接力登場,受疫情影響,6月1至3日改以線上畢展;將完整呈現3部劇情片、5部紀錄片、5本雜誌及攝影集、2組新聞專題,及新媒體複合式網站、繪本、論文等22件創新作品。

  靜宜大傳系第13屆畢展「B-Road途中」,字母B由數字13拼凑,代表13屆的學生,透過成果展淬鍊,蓄積能量,正朝著未來目標邁進。靜宜大傳系副教授陳勇瑞說,今年因應疫情,採取線上成果展,學生在過程中,能從受訪者的故事中學習成長,也能「看到別人、反省自己」;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及未來就業有很大幫助。勉勵學生,具備媒體能力,就像擁有一把寶劍,期望畢業後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廖偉捷等5名學生建立新媒體複合式網站「壯圓打抗」,記錄12位台灣在地青年的創業故事。廖偉捷說,「壯圓打抗」的狀圓,由「行行出狀元」發想,代表壯大圓滿;打抗則是.com的譯音,也有「對打擊做出反抗」的寓意,希望年輕人透過「壯圓打抗」,能起而行,貫徹打抗精神,在各行各業都能有出色表現。畢業製作需搜集很多資料,並將資料視覺化及建立網站等,都要摸索,這跟創業非常像。

  紀錄片「遙遙」描述原住民歌手麗小花追逐歌唱夢想的歷程。學生周宗賦說,麗小花每兩周要從屏東滿洲到台北參賽,路途遙遠,雖然過程遭受挫折,但她未放棄夢想。希望藉由紀錄片帶給觀眾省思,也感受追夢需要的堅持及勇氣。

  描寫雲林北港建國國中女排球隊員生活的紀錄片「邊線外起跳」,也傳遞著從球場的邊線外起跳,躍出最璀璨的青春,為排球夢想而努力的感人故事。學生佑瑾說,拍攝過程長達半年,為完成好作品,每天與隊員清晨5點半起床、生活及練球,非常自律與辛苦;也感受到球員所面臨的升學或繼續擔任運動選手等人生課題,希望帶給觀眾更多感動與正面力量。

  由4位馬來西亞及1位台灣學生合作拍攝的「峇峇娘惹」全英文紀錄片,帶領觀眾深入馬來西亞,瞭解華人與當地住民通婚生下的第六代「峇峇娘惹」族群的特殊文化地景及人文風情,也期望喚起年輕的峇峇娘惹重視自己珍貴的文化。

  由劉季倫、蔡宜縑等6位學生拍攝的劇情片「回程盡頭」是一部公路電影,透過原本是陌生人的阿正與阿泰,在替集團運貨的旅途中,遭遇的奇特故事,以黑色幽默詮釋人生的議題。

  「浪跡之岸」劇情片描述著待業中的主角,與父親的傳統觀念產生衝突與矛盾的親情故事。「廟會ㄟ囝仔」讓觀眾瞭解台灣的舞龍舞獅不僅是傳統技藝,更是競技運動;「四局夏伴」記錄著身障兒童透過棒球訓練,進行復健,也成為親子間最佳的互動,還有「綠意重生」、「勞與牢」及「良民」等精彩影片。

  來自沖繩的花城愛佳以雜誌「琉球之寶」帶領大家感受沖繩新魅力;雜誌「一抹藍」記錄藍染領域工作者的故事,也希望能推廣藍染,延續及記錄藍染的「生命」。電視節目「森經百戰」以綜藝實境的製作方式,呈現巡山員的工作內容,並透過素人的挑戰與體驗,傳遞森林保育的知識,也從不同視角欣賞台灣之美。

靜宜大傳系因疫改線上畢展 6月1日至3日展現創作實力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余采瀅/台中即時報導 2021/05/30】

木柵高工王詩欽老師 帶領孩子努力不放棄

  白天教書,放學後帶著學生做訓練、四處參賽,晚上拖著疲累身軀回家,還有成疊成疊的作業等著他批改,總要忙到清晨1-2點才能歇息;而有時還得一邊訓練學生,一邊追著兒子餵飯。王詩欽的青春歲月,甚至家庭生活都與學生密不可分,就連他從師10多年來的期望,也是:「希望他們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

  從小不愛唸書的王詩欽,原本應該離「老師」越遠越好,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也成了老師。「因為被一位很厲害的老師影響了!」進入國中技藝班,他遇到啟蒙老師梁鶴騰,發現這個老師什麼都會,課本沒教的技術也難不了他,並且具備高尚的品格與專業精神,凡事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正值叛逆階段的王詩欽,從梁老師身上看見生命典範,他決定起而效尤,不但努力精進技術,成為國手,更代表臺灣獲得國際技能競賽金牌肯定,然後保送師範大學,就像梁老師一樣,成為為國家培育國手的老師。

  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也當了老師,對王詩欽來說,這是他最能夠榮耀老師的方式;不但如此,他更複製梁老師的教學方式與處事態度,「我希望當別人看到我的時候,就像看到了梁老師。」他將自己完全奉獻在教學上,陪伴學生,無分假日或夜晚,像個工作狂,老師當得比學生還認真。

  然而,正值國高中時期的孩子,哪個不愛玩,一支手機就足以讓他們失了魂,該學的學不好,該做的事不做,這種學習態度,時常讓每天工作到深夜才能歇息的王詩欽,感到挫折失望。

  「你只能等待,等待他們成長改變。」因為這條成長之路,王詩欽也曾經走過,他知道不愛唸書的孩子心裡在追求什麼,也知道他們只是現在,還看不清楚前方道路,還找不到自我價值,不代表人生一無是處,理該放棄,「如果連我也放棄了等待,就看不到他們的改變了。」

  而等待並非毫無作為,王詩欽會以過來人的角度不斷提醒學生,前方有哪些目標、手上有什麼選擇、會遭遇哪些瓶頸、可善用哪些資源與協助、該如何突圍,時時刻刻提醒他們自我檢討,才能決定下一步如何前進,更重要的是,這個老師,會一直陪著他們,直到他們成長改變。而當那一天來到,看到學生願意無條件的信任老師,選擇改變自我時,「厚,那真的會感動到我耶!」

  不愛讀書、不會讀書的孩子容易自卑,為建立學生自信,王詩欽時常鼓勵學生多參加技能競賽以累積信心,「競賽只是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不見得一定要得獎,才能產生自信;只要能夠藉此找到非你不可的特質,努力鍛鍊自我,未來無論做什麼,都能有精彩的表現。」

  王詩欽認為,成功與失敗只是一時的,努力的品格才是最重要的,他回想自己在準備教師資格檢定考時,《教育概論》因有10多本書要準備,對於從小不愛唸書的他來說,更顯困難,因此第一次考就慘遭滑鐵盧。

  於是他下定決心,把重要章節貼在屋子裡每個角落,睜開眼就讀書,護背後貼在浴室牆面,洗澡時閉著眼默背,哪也不去,甚至放棄過年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如此努力下,終於順利取得教師證,但考試成績只少少進步了5分。「有人只準備2個月就考過了…」但他卻準備了整整2年。

  「努力才有機會,不努力你連機會都沒有了。」王詩欽相信,認真努力的人不會輕言放棄,即使短暫失敗,但懂得從失敗中站立,學會成長與改變,而他等的就是這一刻。他的夢想,不是學生都能比賽獲獎,成為國手來榮耀自己,而是希望學生和他一樣,學著不輕易放棄。

  有人有天分,有人有背景,有人有能力,技藝班的學生有什麼呢?努力,加上一位不放棄,永遠站在他們身邊的老師,還有什麼比這更強大的?

木柵高工王詩欽老師 帶領孩子努力不放棄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石耀宇/臺北報導 2021/05/29】

屏縣大成多元網課 判讀雲圖、探討疫情

  屏東縣大成國小自然科教師周煜庭設計網路課程,將住在臺灣各地、學有專精的專家拉進課堂中,引導學生運用科學角度理解疫情與時事。

  校長李嘉齡表示,周煜庭懂得善用人脈,藉網路之便整合各地資源,邀請遠在北部、中部或東部的友人參與課堂活動,讓屏東偏鄉的學生比對當地環境變化。

  周煜庭說,教三年級的學生觀測天氣時,找來不同縣市朋友拍攝當天的雲,與學生拍攝家鄉的雲做比較,帶領學生判讀雲圖,推理照片的所在地。

  五年級生物課則以人體鑰匙概念,讓學生思考為何新冠肺炎只傳染人類,不傳染貓狗,線上作業則是讓學生研究疫苗如何研發。

  六年級學生高淵哲表示,自然課上「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主題時,老師以海龜抽菸的圖畫,解釋海洋廢棄物對生態的傷害,讓他印象深刻,也發現網路上隨手可得的多媒體資源。

  學生曾宥諺說:「老師找來環境工程師上課,帶大家透過網路觀察臺灣各地汙水水質檢測的數據,和臺灣生活汙水管線分布,我驚訝的注意到,臺北市管線密密麻麻,對比屏東的接管率,差異真的很大。」

屏縣大成多元網課 判讀雲圖、探討疫情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莊舒仲/屏東報導 2021/05/29】

停課不停練 日南國中學生虛擬實境系統結合車體訓練台

  疫情升溫下,全國宣布停課,學校的老師都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幫同學能多做些甚麼,剛榮獲202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自由車團體總冠軍的台中市日南國中,背後的最大推手教練林永鈞和江思翰,他們認為疫情練習不能停擺,透過近來贊助企業開發的雲端虛擬實境系統結合車體大數據訓練台,讓學生停課在家也不停練。

  兩位教練將每台的訓練台,送到每位學生家中架設,每天的訓練時間一到,大家就會不約而同的坐上架設訓練台的自由車,朝著教練設計好的路線馳騁而去,教練不但可以從視訊畫面看到每個孩子揮汗如雨的畫面,也能從虛擬畫面中看到騎乘的相對位置和體能數據。

  兩位教練表示,透過這樣的訓練模式,不只可以在疫情期間實施,在天候不佳時,也可以讓每個孩子的訓練不中斷,等到疫情緩解返校,就可以無縫接軌的繼續實施課程訓練。

  學生邱信維說,疫情期間透過這樣的訓練,大家可以每天學會自律的練習,懂得自主學習,自我要求;學生李耀宗說,在防疫期間,還能自由選擇路線來挑戰真的很有趣,也很實際,每天一樣會進步。

  日南國中校長舒富男表示,雖然疫情讓城市和校園變得安靜,但學校教練和孩子的熱情和鬥志不減,即使是遠端,但大家的心卻相聚更近,即使是虛擬,成效卻更實際。

停課不停練 日南國中學生虛擬實境系統結合車體訓練台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游振昇/台中即時報導 2021/05/29】

她特效喪屍妝有如電影 崇右學生國際美業菁英賽獲首獎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時尚造型設計系二年級的陳玉苓,參加被譽為沙龍產業奧斯卡獎的TSIA2020「國際美業菁英賽」,獲得國際特效化妝造型創作學生組首獎。她特效化妝的功夫,維妙維肖,作品「喪屍裝」,就像電影中的效果,皮開肉綻就像是真的受傷。

  TSIA2020「國際美業菁英賽」被稱為沙龍產業奧斯卡獎,要拿到第一名並不容易,陳玉苓前一陣子報名參加,找來同班同學劉德軍當她的模特兒,完成她作品「喪屍裝」,喪屍的化妝技術及成果展現,從頭到腳,還有衣服及身體的詮釋,就像電影中的人物場景,每個細節都相當逼真。

  指導老師劉櫻珍昨天說,陳玉苓是廣設科,但沒有任何彩妝底子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練習、吸收、琢磨到可以完全的創作自己的作品,才能有所成就,在她身上看見「堅持」這兩個字。

  陳玉苓說,她念商工廣設科時,如果沒有師長們鼓勵,讓自己繼續升學,並得到家人的支持,推薦就讀「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時尚系」,就沒有這次的機會得到這項榮耀。她對於色彩、型態、創意上都比較有興趣。

  陳玉苓表示,會接觸特效化妝造型,是學校找了很多「產業界老師」願意教,很快接觸到業界實務經驗及技能,每個老師也很願傾囊相授,才完成這個喪屍妝,

  時尚系主任陳幼珍指出,從偶像劇、古裝、特效等造型設計再加上美甲、美睫、半永久化妝術、飾品設計等的整體造型概念,讓有興趣走影藝、造型的學生,未來都可以成為全方位的幕前、幕後人才。

她特效喪屍妝有如電影 崇右學生國際美業菁英賽獲首獎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游明煌/基隆即時報導 2021/05/29】

清大校史首次線上畢典今登場 賀陳弘勉畢業生「行動」

  疫情延燒碰上畢業季,不少大專院校畢業典禮紛紛改為線上舉行,國立清華大學今天舉行校史首次的線上畢業典禮,邀請到9年前畢業的31歲公益行動家沈芯菱錄影致詞,是史上最年輕的畢典致詞者,校方指出,同時也有4名全國第一屆實驗教育方案大學生畢業了,這3項別開生面的「第一次」,都讓2021清華畢典在校史上留下難得的紀錄。

  清華大學今年畢業典禮首度改為線上舉行,4975名學士、碩士、博士畢業生今天上午只能透過網路來參與,校長賀陳弘一人身著博士袍緩緩走上旺宏館國際會議廳講台,面對攝影機和空蕩蕩的會議廳,說出他對2021畢業生的勉勵與期許。

  賀陳弘期許步出清華校門學子能做到「行動」,緊握心中的理想,採取行動,且持之以恆,滴水穿石,方成大事。

  賀陳弘也提醒畢業生,珍惜大學時代心中的理想,即使它常常似顯微弱,忽隱忽現,「但請記得,它是各位人生中的松露,今後人生的滋味,全靠理想來提味和加值。」緊握心中的理想,採取行動,不論結果如何,一定會擁有不同凡響的人生,「以名和利發動的行動,賞味期有限;以理想發動的行動,則回味無窮。」

  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賀陳弘說,自強是行動力,不息是有恆,厚德是心中的理想,載物就是成功。他祝福全體清華畢業同學,化知識為行動,絕不輕易放棄,莫忘理想初衷,直到成功。

  今年畢業典禮請來人社院學士班畢業的校友沈芯菱擔任致詞貴賓,31歲的她成為清華畢典有史以來年紀最輕的致詞者。總統創新獎得主沈芯菱從11歲起就投身公益,奉獻900多萬元行善,迄今已完成1037所偏鄉校園公益演講,深訪村莊部落40萬公里。

  沈芯菱以校訓「厚德載物」勉勵畢業生利他共好,並分享就讀清華時教授曾說,「能進清大的同學,必須要思考,能為那些無法進清大的人做些什麼?」期許畢業生設立目標,20歲時以20%資源跟時間來實現利他,逐年提升,60歲時就要有60%。

  沈芯菱也告訴學弟妹「清大人,有清大人的使命」,不只要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也希望十年後換學弟妹們來告訴下一代,如何做到這一切。最後她祝福畢業生眼裡有光、腳下有根、路有遠方。

  此外,清華大學107學年創全國高等教育之先,開辦實驗教育方案,開放學生可以自己找老師、規畫專屬課程,進行跨領域、跨地域的學習。首屆共7名大一升大二的清華學生提出申請,其中林芳如、陳佐任、吳煥然、楊馥寧在今天畢業,另外3人也預定將在下學期畢業。

  教務長焦傳金表示,實驗教育生目前只占學生總數的0.5%,但他們的確有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清華也努力提供更多元彈性的選項,這群不一樣的學生步出校門後更大的挑戰,是讓社會相信他們的專業和能力,「當畢業證書上沒有系所掛保證、只有校名,你能否拿出一個代表作,讓人為之驚豔?」

  清華大學線上畢典今天也公布畢業生最高榮譽「梅貽琦獎章」得主,今年共有7位畢業生獲此殊榮,包括動機系梅若宣、材料系彭浩恩、人社院學士班林欣葶、醫科系馮家鳴、電機系林毓淇、資工系孫偉芳、幼教系蘇文芊。

  另,清華大學已宣布將實施遠距教學直到學期末,畢業生可能也無法回校領取畢業證書,因此,學校將安排用郵寄方式將證書寄給畢業生,離校手續也可線上辦理。

清大校史首次線上畢典今登場 賀陳弘勉畢業生「行動」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張裕珍/新竹即時報導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