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學童數概念發展的理念與活動安排

協助學童數概念發展的理念與活動安排

 

文/游自達(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筆者在「兒童對全數的理解與解題」一文中曾指出,國小低年級數與計算教材所處理的內容大多在於發展新計數單位,並以新的計數單位解決新的問題。「單位與單位化」的活動乃是數與計算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

  低年級兒童藉由一一對應的點數活動,發展出以「一」為單位的數結構(即8是8個一的合成;12是12個一的合成等)。隨著經驗的累積與重組,學童的數概念結構產生變化。透過量的合成與分解活動,學生認識構成某量的不同部分(例如:8可以分成5和3、2和6等;5和3合起來是8,2和6合起來也是8),並認識量的部分整體關係。當合成的結果大於10時,「十幾」的認識活動引導學生從多個「一」的合成,逐步發展出「十」和「一」兩階單位合成的認識。舉例來說,「12」可以是「12的一」、「8個一和4個一的合成」、「8和4個一的合成」或「9和3個一的合成」,也可以是「10和2個一的合成」(兩個以一為單位的量的合成)。透過適當的學習引導,學生將發展出「12」是「10和2的合成」(部分整體的思考)的理解。兒童對於「十」和「一」的兩階單位認識係後續發展二位數的概念與位值理解的基礎。

  基於概念理解與循序發展的考量,教學上需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結合具體活動、表徵活動、抽象運思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數概念理解。換句話說,數學概念的教學活動需要以學生生活經驗的初始認識為基礎,透過操作活動的安排和學生的解題表現交互運作來提升學生的理解。教學上透過操作活動、數的各種表徵協助學生製造心像(image making)、擁有心像(image having),進而能關注到數的圖像表徵、符號表徵的同一表徵內、不同表徵間的關係和性質,並逐步形式化,提升其對數的概念理解。

  以翰林版一上第四單元分與合的活動為例,教材從投球進遊戲箱(如圖1)、盒內與盒外物件(如圖2)、一群學生從兩條橋過河(如圖3)、一堆物件分兩手抓握(如圖4)等經驗出發,透過操作活動協助學生發展心像,再結合圖像表徵協助學生覺察量的分與合關係,作為後續以分合關係解決加減法問題的基礎。

圖1: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第4單元

 

圖2: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第4單元 

 

圖3: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第4單元

 

圖4:國小數學翰林版一上學習加油讚(一)

 

  具體來說,本版教材透過分與合的操作經驗,協助學生發展心像;結合分與合的心像引領關注部份量與整體量之間的關係;部份–整體關係的心像與理解作為學生後續解決加數未知、被加數未知,減數未知、被減數未知的問題的基礎。基於生活經驗,建立意義關聯;從體驗感受出發,形成有感經驗;顧及認知發展,循序深化學習乃是本版教材發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活動安排的導引方針。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