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空格算式記錄問題 理解加減互逆

列空格算式記錄問題 理解加減互逆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在國小數學運算的教材中,加減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加減互逆」性質,涉及解題等學習內容。通常,遇到改變量、起始量未知的加減問題,大人很容易想到列代數式,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解題,卻忽略了國小學生尚在以數量直接運算的算術思維階段,無法利用符號運算的代數思維求解。

  本文將從國小涉及的關係/代數與前代數教材中,經驗等量公理(十二年國教課綱已移至七年級)、以符號表示數學公式、加減互逆性質等,來談它們彼此間的相關教學。

 

教學應首重列算式 不可提前學移項法則

  從九年一貫課綱開始,六年級就有「經驗等量公理」的分年細目,想幫助學生在升上國中前,對代數學習有前置經驗;但教學現場往往不經意就提前教「移項法則」,使有 x 的算式解題簡化,不在等號兩邊進行同加、同減、同乘、同除解題。

  然而,這樣的作法會產生許多問題,國小階段代數式中的()或 只是未知定數,並不是變數概念,學生也不認識負數,因此超標學習的移項法則只是皮毛。同時,用 列算式也容易造成教師困擾,學生會認為,簡單的一步驟問題,會解題就好,為什麼要列算式?

  要先學會列算式,才能進行等量公理等代數的學習。若學生未有用空格算式記錄問題的經驗,例如在教()+15=23、23-()=15時,直接進入23-15=8解題的話,將來面對兩步驟或多步驟問題,要依題意寫出有x的算式,如100-(18+x)×3=10,學生就會有困難,也不利國中階段的代數學習。

 

觀察部分與整體量 從空格算式直譯開始

  加法問題的基本型是併加和添加,進階型就是加數、被加數未知;減法問題的基本型是拿走,進階型就是減數、被減數未知。整體而言,結果量未知的問題是基本型,而改變量、起始量未知的問題就是進階型;這些問題不能從成人觀點出發,例如認為16+()=35、()+16=35、35-()=16的題目,都可用35-16=19的減法來解,因此混在一起教學。這些不同層次的問題,對學生而言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兩個數量合起來是16+()=35()+16=35的加法問題,並沒有拿走型的語意,為何要用減法解題?

  另外,比多、比少也是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求差量是基本型,如小平有16元、小安有19元,小平比小安少幾元?它必須透過語意轉換「小安比小平多3元,小平比小安少3元」,並和拿走型做聯絡,學生才能理解算式19-16=3的意義。

  而比較量未知,例如「小安有19元,小平比小安少3元,小平有幾元?」或基準量未知,例如「小安有19元,小安比小平多3元,小平有幾元?」等,就是對學生較難的進階型問題,絕對不宜和基本型混在一起教學。這兩個問題題透過語意轉換就是同樣的問題,它們的問題記錄是19-3=()19-()=3

  當學生會用空格算式依題意直接記錄問題(簡稱直譯)時,例如()+15=3215+()=3232-()=15()-32=15,觀察這些空格算式的部分量和整體量,並從線段圖了解兩量關係,我們會發現前三式的答案都可由32-15=17求得,第四式的答案可由15+32=47求得;兩個算式間15+17=3232-15=1747-32=1515+32=47就有加減互逆關係。

  所以,先從有空格的算式來觀察部分和整體量關係,藉由加減互逆的算術運算求解,這就是算術思維的國小階段解法;而且,有空格的算式是代數式的前置經驗,課綱學習內容N-2-3就提及空格算式的必要性。

 

解題不設固定格式 彈性評量有助於學習

  加減互逆關係應該在加法和減法問題分別學會後,再進行兩個算式部分量和整體量關係的觀察和建立;所以,加法、減法問題的基本型要先學好,才可能有後續的學習。

  教加減問題的進階型時,可把「空格算式」當作學習鷹架或解題工具,引導學生用空格算式,依題意直接記錄問題,當學生理解加減互逆關係,就能用加或減計算解題。在這之後,有些學生的記錄問題會融入解題想法(簡稱轉譯),例如32-15=()15+32=()

  教師教學從直譯入手,有助學生未來的代數學習;評量時,學生只要正確求解,用直譯和轉譯記錄問題都可以。學習成就較高的學生會脫離鷹架,直接用轉譯記錄新問題求解;而學習成就較低的學生看到新問題,會從直譯入手再求解。學習內容N-2-3也提到,解題不要有固定格式,評量多點彈性,對學習是有幫助的。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1年3月17日13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