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APS掃描課堂紋理,高年級議論文一試就上手─以翰林五上〈敏銳觀察〉為例

用MAPS掃描課堂紋理,高年級議論文一試就上手
─以翰林五上〈敏銳觀察〉為例

 

文/新北市林口國小 林倩伃老師
教育部夢的 N 次方計畫 : 國小國語 MAPS 組召集人 & 講師
第一屆 MAPS 教學工作坊種子教師 &MAPS 講師認證

 

●MAPS小檔案
  MAPS 教學法是由南投縣爽文國中王政忠主任於2013年所創發,這一套誕生於臺灣本土、有系統的草根教學法,是分別由四個核心元素的英文單字所組成:
◆「M」代表「Mind Mapping」心智繪圖/思維導圖
◆「A」代表「Asking Questions」提問策略:三層次提問:暖身、基礎、挑戰題
◆「P」代表「Presentation」口說發表
◆「S」代表「Scaffolding Instruction」同儕鷹架
  MAPS 教學法是以「三層次提問」引導著學習課程主軸,「暖身題」能藉由猜測想像與新舊經驗連結引起學習動機;接著學生透過「基礎題」進行地毯式的爬梳文本,隨後便能繪製出與文意互相契合的「心智繪圖」,再經由「口說發表」重述圖像組織,此時已能具體驗證所學是否透澈。在整個學習過程裡,「同儕鷹架」扮演從導學到共學,再由共學到自學,不可或缺的角色,視班級學習景況搭建鷹架與拆除鷹架,拔尖與扶弱並進,輔助學生走上自主學習之路。

 


 

MAPS 這臺 X 光機

  機場跑道上,這一頭是一架架航班起飛出境,緊接著,另一頭又是一架架航班降落入境。眼看著學生如同旅客般在大廳熙來攘往,拉著學習行李箱來了又走;身為學習領航員的師長,則是一屆屆的送往迎來,該怎麼確認他們的學習行李中,是否帶齊了該帶的隨身物品(習得能力),然後可以抬頭挺胸、自信滿滿的飛向下一個學習國度呢?那麼,MAPS 教學法可以是一部高解析度的安檢 X 光機,協助師生透視國語課堂,逐步掃描盤點行李箱中的各項物品(能力),是否合乎課綱所列舉的學習表現要求,以期精確的達標,海關才能順利允許放行。

 

議論文─高年級初見你,文體中孤挺美麗

  在低年級的國語課本中,常出席的是「記敘文本」,帶領學生閱讀以人、事、時、地、物為敘寫對象的課文,有的時候是書寫好玩的遊戲,有的時候是描述觀察的樂趣,有的時候是鋪陳奇妙的故事⋯⋯記敘文本裡有設置背景、有訴說起因、有起伏經過、有落幕結局的文章安排,已經深植孩子的心。升上中年級之後,課本中依舊是以記敘文本占大宗,但也悄悄、少量的、穿插的加入了「說明文本」,邏輯客觀的說明事物或事理,理性的敘寫方式此時被引薦給學生,拓展了閱讀視野。當閱讀理解能力愈發明晰,以論點、論據、論證、結論表達看法的「議論文本」,成為高年級的學習焦點,能清楚捕捉到作者觀點,進而也思辨形成了讀者觀點,個人獨立思考意識更在閱讀訓練過程裡,漸漸的不再盲目從眾,緩緩的孤挺而美麗。
  議論文本的初次見面為重中之重,以下便舉翰林版國語五上第十課〈敏銳觀察〉為例,輕巧的用 MAPS 這臺 X 光機,前前後後掃描國語課堂的紋理。

 

「暖身題」的猜測形式架構與連結新舊經驗

  〈敏銳觀察〉這一課的學習重點是:認識「議論文」寫作架構「提出論點」、「舉出論據」、「歸納結論」,並嘗試運用於寫作中。確立了學習重點之後,那就毫不遲疑的從暖身題開始鋪墊啟程。

↑翰林版國語五上第十課〈敏銳觀察〉

【暖身題】✽林倩伃老師編寫設計
①形式架構題
〈敏銳觀察〉是我們第一次學習到的「議論文」文體,議論文有特殊的文章架構:「提出論點」、「舉出論據」、「歸納結論」,請先想想看,「提出論點」、「舉出論據」、「歸納結論」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小組討論 + 口說發表)(配合統整活動四 p.110 認識議論的表述方式)
②連結經驗題
課文第一段第一句就寫道:「原創性無他,就是一對敏銳的眼睛。」你曾經用你敏銳的眼睛,發現過什麼細節?因而幫助了周遭的人或讓事情順利進行,甚至還想到了更好的解決方法嗎?跟同學分享一下你的經驗吧!(小組討論 + 口說發表)

★暖身題|第 1 題課堂操作:
(1)小組討論什麼是「論點」、「論據」、「結論」。
(2)將討論結果運用平板 App-myViewBoard Whiteboard 簡要記錄下來並上傳至大屏的數位白板。
(3)老師請各組發言人報告討論結果,並予以點評加分(納入小組榮譽制度)。
(4)帶領學生翻閱課本 110~111 頁的統整活動四-認識議論文的表述方式,將「論點」、「論據」、「結論」這三個結構再次重申強調。

↑小組討論並用平板做記錄

↑各組上傳討論結果至大屏

★暖身題|第 2 題課堂操作:
(1)組內輕鬆交談:有沒有因為自己的敏銳眼睛,觀察發現到生活的小細節,進而讓事情的結果有了不同?
(2)組內交流完畢後,票選出最特別的一個經驗故事,請這位同學分享給全班聽,並予以加分鼓勵(納入個人榮譽制度)。

 

「基礎題」的認識架構、歸納主題、提取訊息

  當學生對於提取課文訊息的能力已有相當熟稔的練習之後,可以嘗試在國語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共作,一起思考搜尋基礎題的答案,這也是理解文本的基本功。

【基礎題】認識架構&梳理主題訊息
✽林倩伃老師編寫設計✽〈題號編號系統為高雄市過埤國小 廖雅惠老師研發〉
Q0﹝認識架構題﹞
本課文體是( )文,議論文的文章架構大致可分為:1 論點、2 論據、3 結論,請根據課文內容統整歸納意義段並完成下表。

Q3-1
在最後一段中,作者又引用了一句「言例」來呼應論點,這一句名言佳句是哪一國的誰說的?這一句話是什麼呢?
Q3-2
承上題,作者針對這一句「言例」加以闡釋,要如何做就可能帶來偉大的發現和創新?(2個答)

 

「心智繪圖」與「口說發表」的來回互驗─讓圖文並呈與口語重述證明真的學會

★心智繪圖與口說發表|課堂操作:
(1)文轉圖 : 以基礎題為依歸,按照題號編號的提示,畫出心智繪圖。
(2)組內口說發表 : 以輪流的方式,在組內進行課文心智圖口說發表。
(3)最佳口說票選 : 組內票選出「最佳口說」組員,予以加分鼓勵(納入個人榮譽制度)。

↑將基礎題的關鍵詞轉化為課文心智圖

↑發表者練習口說能力;聆聽者培養聆聽能力。聽與說都同時鍛鍊!

挑戰題之議論文讀寫合一:學了就要用,用了才會用

  「這世界那麼大,想不想去看一看?」在初步認識了議論文的特殊寫作架構與行文筆觸後,學生的學習行囊內實實在在的裝進了議論文的基本模樣─有別於豐富多彩的記敘文本,它的包裝顯得既嚴肅又沉重。這時候馬上點開網路電子報,一篇篇觀點明確、證據充分、言辭精鍊,有嚴密邏輯性的社論映入眼簾,字字句句鏗鏘有力的表達思維想法,如此的擲地有聲、具有說服性,也預示著校園外的真實世界裡,有著各種多元議題,需要我們以更廣博的思辨能力去判斷與評讀,進而闡發自己的立場與主張。
十二年國教課綱所關注的究極目標,就是培育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且可以將所學能力,整合運用於現實生活情境中。未來一直來,這一套議論文旅行組,絕對得列進學習行李中的必備清單。

【挑戰題】微型議論文寫作練習—「成功源於不斷努力」✽林倩伃老師編寫設計
1 整理事例:
①上網閱覽文章:「吳寶春:世界冠軍麵包裡的故事」。
②讀完吳寶春的故事,先用螢光筆畫出吳寶春「不斷努力」的文句敘述,再用 200 字以內濃縮整理出整篇故事的精華重點。(小組討論 + 共作發表)
2 書寫自例:
請你回想一下自己的生命過程中,有沒有對哪一件事特別堅持、渴望成功,而且最終也品嘗到成功的滋味?自己的或團隊的故事都可以唷!(例 : 學生美展送件參賽、班際樂樂棒球賽⋯⋯)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自己或團隊付出了哪些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也獲得什麼人的幫助?成功了的感受如何?(150 字以上)
3 蒐集佳句:
承上題,請上網以「成功名言佳句」為關鍵字,搜尋 5 句與「吳寶春的例子」、「自己的或團隊的故事」相關的成功名言佳句,抄錄於下方,並挑選二句以上運用在成篇作文裡。※ 例:「成功是用努力,而非用希望造成。」─約翰赫斯金
4 成篇作文:
請以「成功源於不斷努力」為題,寫一篇包含「論點」、「論據」、「結論」的四段式基本款議論文。

★挑戰題之微型議論文寫作練習「成功源於不斷努力」課堂操作:
(1)整理事例:個人+小組完成 (2)書寫自例 (3)成篇作文

↑整理事例:小組運用平板共同核對與打字編修事例,以求敘述通順適宜。

↑上傳事例:小組將精煉過後的事例上傳至大屏,全班共同觀看與評析。

↑書寫自例:使用名言佳句開頭,以「個人參加國語演說比賽」為自例,佐證成功源於不斷努力。

↑組合成篇作文:將論點、事例、自例,以及結論加以組合,便完成一篇微型議論文寫作練習了!※ 因事例已經電子檔化,所以就列印讓學生直接貼上,減省時間。

 

MAPS 是臺 X 光機,也是臺時光機

  風中,又聽見那班機起飛的聲音。在一堂堂國語課裡,我們不厭其煩的用 MAPS 這臺 X光機,從暖身題開始就仔仔細細的掃射內在動機,企圖將每雙眼睛與每顆心聚攏拉近;基礎題則扎扎實實的爬梳文本,每一動都馬虎不得,波長照出字字句句的原樣被反覆判讀,再轉化為心智繪圖,讓口說發表驗證學力;最後是以挑戰題重重疊疊收束本課學習重點,目標能力藉由觀點探究、讀寫合一、跨域延展的任務實作展現,被徹底核實無誤才可安檢過關。於是,學生手上的學習行李越發充實完滿,昂首排著隊準備出境,下一站精彩在等待。
  我說,MAPS 也像是臺時光機,搭載學生於每一個學習時空停留,前方有領航員師長的指引,身旁有同學組員陪伴共學,但最終是邁向個人自學的多重「語」宙。而飛過一片時間海,每一個單點的璀璨都將連線,那麼學習航程舉目所見,會是滿天的熠熠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