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的隱形殺手:隨意放生與棄養
作者 臺南市崇學國小 張琬翔老師
放生是對生命的關懷,卻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放生最早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或唐朝時期,在佛教中被視為一種善舉。放生可以延續動物的生命,讓牠們重獲自由,對放生者而言則是積累功德、救贖生命。過去,許多團體或個人會為宗教、祈福等目的進行放生活動。然而,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育與生態平衡的觀念普及,大眾逐漸意識到:隨意放生可能造成外來入侵種生物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危害人類經濟或健康。
放生旨在救助生命,但如果缺乏專業知識,則可能導致不適當的放生,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首先,如果將動物放生到不適合的環境,動物可能無法適應最終死亡,例如: 將淡水魚類放生到鹹水的海域。其次,外來入侵種的放生,可能會破壞原生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種往往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可能會捕食或競爭原生物種的食物和棲地,進而導致原生物種滅絕,例如:巴西龜、福壽螺等外來入侵種,已對臺灣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因此,放生活動應由專業人士進行評估,並遵守政府有關法規,才能延續生態平衡,兼顧人類與動物的權益。
棄養是另一項破壞生態平衡與不尊重動物生命的行為。寵物棄養是全球性的問題,每年都有為數眾多的寵物被棄養。這些棄養動物可能因缺乏食物、水和庇護而死亡,或成為流浪動物,造成環境衛生、生態平衡和人類健康問題。例如:琵琶鼠魚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人為引進來作為水族箱清道夫魚。然而在人為棄養後,琵琶鼠魚因其適應力和繁殖力強,體型越長越大,天敵較少,會與原生魚種搶奪食物,啃食水生植物及大量吞食原生魚類卵,使原生魚類族群數量下降,導致水域物種多樣性降低。此外,吳郭魚、牛蛙、非洲大蝸牛等外來種也都會對本土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這些外來種往往具有較強的適應力和繁殖力,能夠迅速占據原生種的生存空間,甚至導致原生種滅絕。因此,棄養行為不僅是對動物生命的不尊重,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動物生命,應加強寵物飼養宣導,讓更多人了解棄養的危害。
目前翰林版國小自然科學領域教科書在高年級說明外來種與入侵種生物的內容時,已經有說明前述概念,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減低入侵種對本土生態的傷害。讓學生具備「不隨意放生、不棄養」、「不要購買國外走私的動植物」、「不要從國外攜帶動、植物回國」等知識與態度。在中年級動物單元部分,同樣秉持環境倫理的精神,落實對生命的關懷(動物福利)和環境的關懷(生態保育), 把「昆蟲飼養」的自由還給老師,而非讓老師一定要做飼養昆蟲的實驗,避免實驗過程中「不當飼養昆蟲」或實驗後「隨意放生與棄養」的疑慮。如果師生評估有飼養昆蟲的教學需求,則希望能教導學生有正確的飼養觀念,例如:乾淨的食物與飲水、適當的環境、醫療受傷或患病的動物等。
同時導入法治教育,讓學生知道動物保護法中有明定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飼主飼養之動物,除得交送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收容處理外,不得棄養。期望學生覺知生態平衡、生命關懷、人與環境等互動關係,並擴展到生態保育及環境守護。
如果要延伸教學則可以參考教育部因材網21世紀核心素養中提供PISA架構的全球素養評量,評量單元「生態平衡與法規認識」透過閱讀理解引導學生認識野生動物、放生與狩獵等議題,讓學生知道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立場及想法,都應該尊重及認真傾聽,來尋求共好的解決方式。微課程【沒有「12夜」之後……】透過1.流浪狗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2.被捕狗隊捉走的小狗會有何下場?3.該如何避免自己的寵物變成流浪狗?等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流浪動物的處境與愛護動物的方式,並進一步說明「以認養代替購買」、「流浪貓犬結紮」等友善對待流浪動物的方法,了解尊重生命及完整飼養的制度。總之,教師在教導「放生」、「飼養」等課程時,宜促進學生理解並欣賞他人的觀點,兼顧生態保育與宗教信仰來建立共識,鼓勵學生從動物與人類的雙重角度來審視,構思如何行動才能有效促進集體福祉與永續發展,進而選擇適當行動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