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數線概念 學習計算時間量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時間問題的計算和應用,對學童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時刻和時間(量)都需要學會使用「數學用語」表示,例如上午9時40分出發,路程花了6時30分,到達時間是幾時幾分?他們需以語意判斷「幾時幾分」是代表時刻,還是時間(量)。
若學童只能用幾時幾分區分時刻,幾小時幾分鐘區分時間(量),那麼「當某時刻開始,經過某時間是什麼時刻?」或「兩時刻間有多少時間?」的問題出現,學童加法或減法算式的單位是「時、分」,還是「小時、分鐘」呢?
通常,時間計算是用正式單位「時、分」。此外,教師應指導學童,時刻只是「時間數線」上的一個刻度或位置,是無法進行計算的,只有時間(量)才能計算,所以「時刻+時間(量)=時刻」和「時刻-時刻=時間(量)」的口訣是不恰當的。
本文將介紹「時間數線」對學童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它解決時間的計算和應用問題困難。
認識時間數線構成要素 其間距可計算時間量
時間數線是以整數數線為基礎,學童最早接觸到的數線概念是「公分尺」;教師教導以公分為單位的測量活動前,需讓學童認知公分尺上數字0、1、2、3……,相鄰兩者間的間距都是1公分,了解刻度0到1,0到2,……4到9等,間距分別是1公分,2公分,……5公分等。
「整數數線」的構成要素是座標,以及座標與座標的距離。國小階段可將座標稱為刻度或位置,相鄰兩座標的距離稱為間距;間距代表一個單位長,從原點0到刻度/位置6,共有6個單位長。
通常「時間數線」是從某日的0時開始,在刻度上只出現數字,其刻度/位置就是整時(整點)的時刻,間距就是1時(1小時)的時間(量)。
雖然時間具有連續性,但是受到12時制或24時制,以及每月可能有28、29、30或31天、每年有12個月影響,在時間數線上「午接午、日接日、月接月」處的數字無法連續,教師需引導學童了解上午的結束就是下午的開始,一天的結束就是下一天的開始,一個月的結束就是下一個月的開始。
依情境靈活辨識題意
教師可先利用「時間數線」,讓學童明白「幾時」的數學用語有兩種意義,一是代表某時刻,二是代表0時到此時刻的時間(量)。例如下午3時就是15時,也是從0時開始經過了15時;若出現跨日的時間數線,例如某日上午8時出發去旅行,就是從0時開始經過了8時,第二天下午6時返家,就是從第一天的0時開始經過了24+18=42(時),出門一共花了42-8=34(時)。
此外,可讓學童在時間數線上,標示能溝通即可(不求精準)的「幾時幾分」刻度/位置,了解從0時開始經過了「幾時幾分」的時間長度。
當學童在時間數線上,會用「數學用語」同時報讀時刻,描述時間(量),就能依題意靈活轉換;更能依情境中的語意判斷「幾時幾分」是時刻還是時間(量),例如小明10時30分陪奶奶拜訪朋友,下午5時20分返家,她們在外花了多少時間?這時學童對減法算式的單位「時、分」代表的意義,就能明白它是代表時間(量),不是時刻。
釐清時刻與時間量關係
教師可利用「時間數線」上的刻度(時刻)和間距(時間量),讓中年級學童透過點數來解決兩「整時」間有幾小時,以及某「整時」經過幾小時是某時的問題;此時通常不會要求學童列式求解,因為這些計算的單位是什麼?他們熟悉的時刻是幾時幾分,時間(量)是幾小時幾分鐘。
當高年級學童能辨識問題情境中「數學用語」幾日幾時、幾時幾分、幾分幾秒,代表時刻還是時間(量)後,接著需了解這些時刻或時間(量)之間的關係。
教師可引導學童再利用「時間數線」標出題目中的時刻或時間(量),他們就容易理解用兩時刻代表的時間(量)相減,得到的答案就是兩時刻間的時間(量);也能明白用開始時刻代表的時間(量),加上經過的時間(量),得到的時間(量)總和就是0時開始到所求答案的結束時刻。
因此,這些時間應用問題的橫式列式、直式計算就清楚明確多了,求解使用的時間正式單位日、時、分、秒等「數學用語」,學童就能在腦袋中靈活轉換是時刻或時間(量),進行時間問題的解題就變得相對簡單。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21年 10月 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