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台大林管處復建布農石板屋 久美小學傳承授課

  南投信義鄉久美國小通過原民會審核,去年轉型為民族實驗小學,在校內推展民族教育,而校園內原有1棟布農族石板屋,因位於校園空曠處,冬季不利學童在該處上課或傳統祭儀教材的保存,校長田春梅規畫於石板屋外側牆面堆置圓段木,得到南投林管處及台大實驗林的協助,與學校師生完成石板屋建構。

  2018年,當一棟位在玉山瓦拉米步道的石板屋被修復,同時讓一段失落的記憶被喚回,原來布農族長老都會告訴子孫們,他們真正的家、在山上,因為1930年代,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統治,強制布農族遷移下山,而山上的石板屋聚落則淹沒在荒野蔓草中,如今大家抬頭望著玉山,都會指著說「那裡才是我們的原鄉」。

  去年9月,久美國小成為縣內的民族小學後,有布農族人看好這樣的轉變,認為可以挽救過去主流教育方式,造成傳統文化流失的困境;不過因為久美部落同時有鄒族跟布農族人共同居住,未來學校也將是兩族文化雙軌並行。

  雖然都是石板屋,但布農族的石板屋跟排灣族的不同,地方人士透露,除了承重牆,還有挖柱洞、架設梁柱等木構造系統,中間人字型的梁柱在地震發生時,可以發揮減震效果,而牆面看起來普通,其實砌法必須要丁砌、順砌交錯,大有學問,才不會漏雨。

  這次久美民族小學校園內的石板屋,得到南投林管處人倫地區的台灣杉疏伐木,交由台大實驗林水里木材利用工廠,合併該廠的柳杉及杉木一起乾燥加工後,加入學校師生完成石板屋建構修復。

南投、台大林管處復建布農石板屋 久美小學傳承授課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黑中亮/南投即時報導 2021/01/14】

家鄉盛產養生農產品「芝麻」 芳苑國中學生看見桃花源

  偏鄉學校連結在地特色產業作為教學資源,芳苑國中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油籽學堂,認識家鄉產業和品嘗芝麻產品,體驗製作黑芝麻醬,人人開心帶回一罐黑芝麻醬跟家人分享。

  芳苑國中校長黃天助今天表示,教育部照顧和補助偏鄉109學年度活化課程與教學計畫-子計畫四:協助偏遠地區學校發展學生多元試探活動,偏鄉學校的學生人數少,較容易順利推動,芳苑國中學生社團到在地特色企業上課就是教育部「攜手桃花源」計畫,學生認識家長的工作、家鄉產業,可思考未來的工作方向。

  芝麻是芳苑、大城、竹塘三鄉的主要農作物,芳苑鄉新建美興業公司生產麻油、花生油,今年5月間「油籽學堂」開張,常有機關團體和學校參觀,芳苑國中學生走路就能到達,學期期末把油籽學堂當作桃花源,享食社、科學玩藝社的師生40多人體驗芝麻產品的美味。

  董事長陳煥明、總經理粘瑜宸解說黑芝麻的生態,因種植不易,農民很珍惜收穫,人工拍打曬乾的芝麻梗讓黑芝麻粒掉在紙上。他們要學生觀察芝麻梗、芝麻莢,看到細細芝麻粒,感受農民的辛苦。

  油籽學堂課程美好時光來臨,招待師生吃小美冰淇淋灑黑芝麻粉,味道與芝麻冰淇淋不同,入口無糖黑芝麻細粉氣味芬芳,接著喝黑芝麻豆漿,也是芝麻粉攪拌溫豆漿,別有一番風味,雖然天氣冷,但師生仍吃得精光。

  壓軸課程是製作黑芝麻醬,小巧機器搬上桌,啟動後倒入麻醬粉,不必加水即流出濃稠芝麻醬,學生拿空瓶,瓶底不停輕碰桌面,芝麻醬均勻注滿瓶子,人手一瓶帶回家。陳姓學生表示,第一次參觀和製作芝麻醬,覺得很新鮮,如果工廠都能發展特色,一定可以帶動觀光繁榮家鄉。

家鄉盛產養生農產品「芝麻」 芳苑國中學生看見桃花源
來源:【聯合新聞 記者簡慧珍/彰化即時報導 2021/01/14】

義大數媒系 首創AI+VR遊戲開發教育中心

  因應5G+XR數位內容產業潮流,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一馬當先,領先全國成立AI+VR遊戲開發與教育中心,榮獲2021年教育部人工智慧創新職涯課程發展計畫獎助,並在日前學期成果展中亮相,創新研發成果受肯定。

  義大數媒系主任孫志彬表示,近年師生在人工智慧與藝術科技方面贏得多項大獎,榮獲教育部職涯創新計畫優良獎、第一屆台日學生原創漫畫大賽最優秀獎等,近日更與國際級VR遊戲開發公司維亞娛樂攜手合作,積極投入VR遊戲數位內容研發,邁進國際市場。

  數媒系創新職涯計畫獲獎亮點在於培育具虛實整合與VR遊戲設計能力的跨域人才,涵蓋人工智慧、VR遊戲設計、虛實整合跨域課程,包含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慧與遊戲設計、人工智慧與虛實整合等四門跨域課程,鼓勵義大傳播與設計學院、智慧科技學院、醫學院等師生合組跨域團隊,為新落成的AI+VR遊戲開發與教育中心挹注更多能量。

  此外,義大數媒系啟動電競主播人才培育計畫,學生賴品妤去年底參加高雄電競嘉年華會,已完成電競主播培訓;她說,從培訓營中學習到遊戲直播、聲音表情風格技巧並接受專業指導,對未來發展更具信心。

義大數媒系 首創AI+VR遊戲開發教育中心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林雅惠/連線報導 2021/01/14】

魯凱本位教科書上路 鄉長超感動

  深入部落田調、採集耆老智慧,以魯凱族視野發展出的本位教科書13日正式發表上路,藉由知識連結孩子們最熟悉的文化元素,除喚起族群認同,也盼引起學習興趣,出身教育界的霧台鄉長杜正吉直言非常感動,為了這一刻等了數十年之久。

  「誰說數學課本只能數蘋果,山豬當然也能拿來入題」,屏東縣長潘孟安指出,原住民族教育除須建構一套系統性的知識架構,更要讓孩子透過教材成為一個兼顧學科知識及文化素養的魯凱族人,並帶著民族文化的價值和自信,在任何環境下不卑不亢,創造民族價值與光榮。

  屏東縣原住民族課程發展中心主任陳美鈴說,編撰原民本位教材秉持「樂學、易懂、適性、高度脈絡、文化回應」5大原則,為原民孩子編輯屬於自己文化脈絡的課本,從排灣本位教科書後,接續國小低年級魯凱族本位教科書也如期問世。

  出身教育界的杜正吉情緒激動地說,作為魯凱族一員,從小心願就是長大後能回饋故鄉,但當了老師後深感遺憾,因為無法教導部落文化,因為沒有相關教材,如今魯凱教育者的夢想一一被實踐,此刻只能由衷感謝。

  霧台國小老師柯惠珍表示,這套教材對於部落孩子十分具親和力,從琉璃珠教數學、體積用木雕詮釋,讓學科知識連結熟悉的文化元素,融合現代與傳統,且搭配圖文編排出獨具風格且充滿溫度的課本,讓學習過程更能得心應手。

  潘孟安強調,未來不只紙本,還會將教材數位化,作為原民下一代教育的核心價值,「這一刻我們都在寫歷史」。

魯凱本位教科書上路 鄉長超感動
來源:【中時新聞 記者林和生/屏東報導 2021/01/14】

桃市長庚拍防疫影片 供菲國學校參考

  桃園市長庚國小為了協助菲律賓學校防疫,全校師生動員,先學習iPad課程,再分工拍攝防疫影片,完成剪輯、後製,傳送給菲律賓師範學院的Abi老師,作為今年二月菲國開學後學校防疫參考。

  長庚國小教務主任陳禾溱說,Abi老師是校長謝明杰的學生,她寫了網路求助信,希望校長能提供臺灣學校防疫經驗的影片,供即將開學的菲國各級學校參考,才拍攝了這部防疫影片,還邀請Abi老師和全校學生分兩梯次視訊對話。

  五年級學生魏語潔、李典勳說,從對談中,知道菲國受到變種病毒影響,再次陷入嚴重疫情中,相對的,臺灣學生能正常上課,顯得更幸福及珍貴。六年級學生向勻婕表示,她從提問中知道菲國有些地方封城,有些地方開放,但不像臺灣可以自由來去。

桃市長庚拍防疫影片 供菲國學校參考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2021/01/15】

中市東光小農夫手作米漢堡

  臺中市東光國小申請農糧署「食米學園計畫」,結合四年級自然和生活領域課程,學生利用「桶稻」模擬水稻田種植水稻,還在期末的食育課程中,使用在地農特產和學校菜園的青蔥,由學生設計美味的米食菜單「泡菜燒肉米漢堡」,品嘗米的好滋味。

  學生林于翔說,種植水稻過程遇到許多困難,例如發酵土的味道不好聞,好多蟲子來吃水稻等,但大家都很想品嘗自己種的稻米。吃到第一口米漢堡時,口感香脆,味道濃郁,食材彷彿在嘴巴裡大合唱。

中市東光小農夫手作米漢堡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張彩鳳/臺中報導 2021/01/15】

學生種菜收成 推出防疫菜單

  嘉義市港坪國小實施環境食農教育,本學期主題課程「香草天空」,由學童自己種菜、照顧菜圃,還在收成之後,自己設計菜單、炊煮,並在期末舉行的「廚藝料理大賽」中,端出防疫菜,呷飽又顧健康。

  校方表示,港坪國小配合一○八新課綱,設計「香草天空」課程,教導學童培育菜苗、種菜,並藉由共讀《少年小樹之歌》、《種樹的男人》、《賴桑的千年之約》等書籍,以及觀賞影片,讓學童體認愛護自然環境的重要。

  學期已近尾聲,校方在期末舉行「廚藝料理大賽」,由學童收成後,將食材入菜,同時配合新冠疫情,推出「防疫煮食健康吃」防疫菜單。參賽學童表示,自己種的菜最安全,煮起來也特別香,並可體驗團隊合作的精神。

  學童不僅以羅勒、香菇、馬鈴薯、青椒、萵苣、番茄、豆類等蔬果入菜,還為自己烹煮的食物設計菜名,例如在馬鈴薯中加點酸梅,就成為「青梅煮馬」;學童更挖空心思為自己的團隊取名,有隊名就叫做「想贏我就到後面排隊」,令評審老師發出會心一笑。

學生種菜收成 推出防疫菜單
來源:【人間福報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 2021/01/15】

彰縣水尾組空拍機探索濁水溪 盼偏鄉共好

  彰化縣水尾國小有一群小小齊柏林,五年甲班學生在教師吳建儒、林碧珊帶領下自組空拍機,探索濁水溪,向母親之河學習,更以「濁水溪滾滾流,水噹噹無人機隊尋根探源,科學共好追夢之旅」為主題,獲得安麗一百五十萬元圓夢基金,學生昨天向縣長王惠美介紹他們的成果,未來將前往偏遠學校和在地學生分享,讓他們也能自己動手做空拍機。

  吳建儒表示,學校發展科學教育已經十年,終於在今年開花結果,學生製作的空拍機,其實是來自玩具遙控飛機,造價只有一百多元,但玩具買來之後,教師團隊結合程式設計,帶領學生展開研究,讓玩具空拍機小兵立大功,展現價格動輒上萬的空拍機效果,學生也運用空拍機拍攝家鄉所在的濁水溪流域沿岸景觀,用不同的視野認識家鄉。

  學生鐘家涵說,除了美麗的景致之外,也看到濁水溪沿岸處處有民眾丟棄的人工垃圾,讓人感到悲傷,透過這項計畫,希望大家正視環境汙染問題,別讓濁水溪受到汙染。

  更難得的是水尾國小學生得到圓夢基金之後,他們想到同樣位處偏遠學校的學生,接觸科學教育不易,未來他們將帶著自己組裝的空拍機到各校去,推出「科學共好」營隊,教導偏鄉學生自組空拍機,結合濁水溪流域二十二所小學,一起來關心家鄉濁水溪流域。

彰縣水尾組空拍機探索濁水溪 盼偏鄉共好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張彩鳳/彰化報導 2021/01/14】

科技融入客語教學 南隆國中配備筆電進行客華雙語教學

  高雄市南隆國中推動客華雙語教學獲客委會肯定,成成為全國第一所獲配筆電進行數位客華雙語教學的國中,未來將持續利用科技改善客語教學環境,營造更優質的客語學習情境。

  高雄市美濃區南隆國中推動客華雙語教學有成,今年獲選全國客委會委託高師大執行「客語科技化及數位化教育計畫」學校,也成為全國第一所獲配筆記型電腦走向數位客華雙語教學的國中,校長尹昱文表示,美濃區客華雙語教育計畫在國小端已實施8年,南隆國中成為第一所加入該計畫的國中端學校,由客華雙語教師們於資訊科技、童軍與國文、生活科技課中,延續國小客華教學環境,營造學生更多客語學習情境。

  位於美濃鄉間的南隆國中,長期重視數位教育,校園整體數位環境建置完善,但從未有團體性質的平板或筆電輔助教學,學生拿到Chromebook的當下感到興奮,也希望對未來在雙語與數位客語的學習環境中有所成長。

科技融入客語教學 南隆國中配備筆電進行客華雙語教學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林祺宏/高雄報導 2021/01/14】

長良國小打造智慧校園 讀經英語闖關樣樣通

  花蓮縣立長良國小今(14)日舉辦讀經與英語闖關活動,結合VR、無人機等智慧科技,讓小朋友邊玩邊展現學習成果,也將科技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中。

  闖關活動由老師們當關主,按照各年級程度設定闖關條件,第一關是英語關卡,高年級必須以英語對話,中年級需要認讀單字,而低年級則認讀英文字母。五年級的沈同學說,還好平時就會在下課時間,找同學或老師認證《英語護照》,闖關時雖然緊張,但還是順利通關了。

  第二關是讀經關卡,題目從《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及《唐詩三百首》中選取,有些學生像念順口溜般滔滔不絕的背完,有些學生則背到一半「卡住」,得到「充電區」,重新準備好再繼續闖關。學校家長會會長夫人也擔任關主,她說,孩子們學習的內容實在又多又廣,相信他們付出的時間一定不會白費。

  此外,學校還設計VR體驗與無人機操作體驗,生平第一次親手操控無人飛機起飛、繞圈、降落,讓一年級的黃同學直呼:「好刺激!」長良國小校長謝燕惠表示,學校這次特別將資訊科技帶入活動中,希望能善用現有的科技資源,點燃孩子對程式教育的學習動機,打造智慧校園,迎接未來的挑戰。

長良國小打造智慧校園 讀經英語闖關樣樣通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記者趙佳韻/花蓮報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