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討論文化 打造理想數學課室

建立討論文化 打造理想數學課室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十二年國教欲培養學生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所需具備的核心素養分別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其在各學習領域的具體內涵,包括知識、能力與態度都應具有「學習遷移」的成效。因此,數學教學必須落實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培養學生有學科素養、溝通素養、工具素養及應用素養。

  學生為中心的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能主動思考與解題,互動討論與溝通,擴展觀點與應用,以上並非在課室採用分組教學,讓學生解題、發表想法就可達成。本文將從數學教學的理想樣貌,發表和討論能力的精進,辯證和質疑能力的建立,來談教師如何經營數學課室的討論文化。

 

培養教學理想樣貌 需有實質群體討論

  數學課室中,無論以排排坐還是分組坐的形式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有實質上的小組或全班群體討論產生。

  教師在教學上,要將個別學生聚在一起的上課方式,轉為數學學習社群的形態;將提供正確答案給學生,轉為由學生邏輯思考和驗證解題;將重視計算過程,轉為讓學生表達數學推理想法;將教導學生公式化的尋找答案,轉為由學生運用推想和創意解題技能,並且引導學生將這些獨立概念和作法,與生活應用產生連結。

  基本上,教師如果能著重舊經驗與新目標的連結,讓學生主動解題和探索,引導小組與全班群體討論和辯證,就可逐步培養學生群體討論文化的發展。

  理想的數學課室目標是,教師能提問更多開放式問題,促進學生間對話,學生能對同儕所發表的解法提問,仔細聆聽彼此間的討論;教師更深入了解學生的解法並細緻處理學生的描述,學生能說明他們的解法並辯護他們的答案和做法;教師能利用學生的解法作進一步的教學,運用學生錯誤的解法作為學習的強化,學生解法與他人不同時也能展現自信,澄清自己和其他人想法的差異。

 

教師耐心引導學生 精進發表和討論力

  許多教師認為高成就學生比較會發表,較低成就學生不願意發表,而中成就學生就看他當下解題的信心來決定是否要發表。實際上,不論哪一類學生要進行有意義的發表,都需要經過時間的培養。

  高成就學生的發表,教師應引導至能讓同儕理解的程度,發揮教學相長的功能;中成就學生通常只能將寫出的解題方法念一遍,教師應引導他們說出算式中數字所代表的意義;較低成就學生只要能上臺,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他解題的想法即可。重要的是關注所有學生是否都認真聆聽,而非只是發表者和教師的互動,僅有少數學生參與討論。學生能聆聽同儕的發表和討論十分重要,可以了解多元解法外,還可以增進自己的批判分析能力,這也是一種學習中的學習。

  學生不是上臺朗讀解法就好,而是要引導他們深入說明解題想法和題目情境的關聯。通常,低年級要培養學生敢說、願意說的心理層面;中年級要引導學生小組或全班討論的社會層面;高年級要鼓勵學生用數學語言溝通的科學層面。但是,新接一個班級時,要經營討論文化必須歷經這三個階段,只是不同年級在心理性、社會性、科學性的著重有所差異。

 

數學思維連結生活 建立辯證和質疑力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雖然發表和討論是核心,但也必須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和思考的能力;學生不僅要學會數學思維,更要透過數學學會思維,並能將數學在生活中連結和應用。尤其,學生到了中、高年級,如何從聆聽、發表、提問,進階到說理、辯證、質疑呢?以下,筆者分享一名有討論式教學經驗的高年級教師,新接五年級班級時的教學策略。

  雖然師生都有數學課堂討論的經驗,但不代表討論活動就能自然發生。學期初的課堂中,學生舉手發言者不多,這名教師決定由心理層面入手,師生共同訂定數學討論規範,並引導學生說出解題的想法,當學生無法明確表達時,教師會逐步示範。開學一個月後,為解決教學進度落後,各組討論狀況不均的問題,這名教師重新採用異質性分組,促進群體討論的有效進行;此階段只要學生的討論未偏離主題,教師就不介入。開學三個月後,課堂氣氛熱絡,師生間默契十足,學生可以主動發表討論,進行質疑辯證,教師更注意數學概念的探討。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18年4月3日13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