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導向教學 如何落實於國小數學?

素養導向教學 如何落實於國小數學?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十二年國教新課程強調核心素養的養成,重視學生知能和態度的培養,延續和擴大九年一貫課程帶得走的能力。剖析數學領域國小階段三面九向的具體內容,以及分析國內外數學素養的相關文獻,數學核心素養不外乎與「數學的思維」、「生活的應用」有關;數學的思維就是對應內部連結的深度,生活的應用就是對應外部連結的廣度。

  通常,課本教材只能靜態的線性呈現,教學卻是動態的師生互動、提問討論等。所以,學生舊經驗到新經驗的發展,具體活動到抽象概念的提升,數學概念和生活情境的關聯等,都是教學要考量的。

  那什麼是「數學素養導向教學」呢?除了能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學教學外,就是要加強數學思維、生活應用在教材和教學中的成分。

  這些成分如果要有效的融入數學教學,或發展校訂課程,我推荐小而美的教學設計,就是以數學單元為背景,設計一節課教學。當然,數學素養導向教學可有不同的想法和作法,本文將介紹以探究教學深化數學的思維,以數學繪本擴展生活的應用,落實新課綱的數學素養教學理念。

 

以探究教學 深化數學的思維

  探究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主動探尋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過程中提供充分探索和操作,發表和討論的機會。數學教學時,如果只有解題、發表、討論的樣態,雖然也有探究的味道,但這與所謂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學討論教學」內涵,或與本文介紹的探究教學差異相當大。根據數學教學現場的實務和考量,探究教學的內容最好能和課本單元教學有關,且針對其重要概念,設計一節課的活動最佳。

  在探究教學模式中,透過分析內涵,並強調以引導式教學為核心。

  在國小階段,可實施Chapman數學探究模式,它透過「引入、探索、分享與討論、結論」四個階段進行。探究教學必須設計具有且須問題厚實的「主探究問題」,讓學生有興趣主動探索和發展概念。因此,探究教學是以數學思維為主,生活應用為輔的素養實踐。

  在一節課中,經由四個階段的歷程,教師和學生的不同任務,與關鍵性問話,引導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發展。例如將報紙上對兒童節入園人數的報導設定為主探究問題,讓兒童在引入階段產生排序的需求;在探索階段教師提問什麼是「近兩萬」、「近四萬」,各組學生發展出不同的想法;在分享與討論階段,教師從學生的發表引出概數概念,並請學生再思考報導中的「二點三五萬」、「三點一萬」、「四點五萬」是精確數還是概數,教師下節課將教四捨五入的概念等;最後在結論階段,學生自行總結學到什麼,以及什麼是概數,也充分掌握對概數意義的了解。

 

以數學繪本 擴展生活的應用

  數學給予學生許多抽象的觀念,兒童文學在數學教室有獨特的優勢,因為數學的觀念或想法能以故事脈絡、圖片呈現,用更多非正式或學生熟知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學習某個數學概念,並將數學概念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學繪本充分展現生活的應用和關聯,提供數學的思維和視野,藉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選一本合適的數學繪本進行教學,可配合某一單元安排一節課,發展先備知能或引起動機,了解其中數學概念及技能,提供回顧概念或延伸綜合的一項目的。

  同一本繪本的內容可使用於不同的年級,只是教學時討論的重點、呈現的知能可能不同。

  從〈親近數學,可從閱讀繪本開始〉一文,了解好的兒童文學作品能讓數學課非常的生動,創造積極的數學學習環境,也能將數學概念結合生活經驗。適合國小階段的數學繪本能有效提升、擴展,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透過數學繪本,兒童在閱讀和討論的過程中自然增進其認知能力;尤其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有趣、有用,在生活中存在。

 

(本文原刊載於《國語日報》2019年10月2日13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