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步驟問題 須從理解題意入手

兩步驟問題 須從理解題意入手

文/鍾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教授)

  國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學習單步驟的加、減問題,到二年級學乘法問題,三年級學除法問題,就會開始慢慢接觸不併式的兩步驟問題。

  兩步驟問題是指用到兩個「+、-、×、÷」運算符號來列式或解題,可以分成加與減、乘與加減、除與加減、乘與除四大類型;學生到四年級上學期學習兩步驟問題解題記錄的併式,都不會涉及四則運算的三個重要規則:

一、有括號的先算;二、先乘除,後加減;三、由左算到右。

  學生學習將解題記錄併式時,教師會以「先算的加括號」來教學,很多學生會說口訣,但仍不會併式。通常,教學會從有文字的情境題入手,讓學生了解運算符號和順序;若學生在一步驟問題沒有習慣好好閱讀題意,只用關鍵字解題,例如共就是「+」,剩下就是「-」,分就是「÷」等;或學到一些解題撇步,例如:減就是大減小,兩個數單位不一樣又問共就是「×」,除是大除以小等,會不利於兩步驟問題的學習。

  本篇將談學生學習不併式兩步驟問題的三個階段,以及從不併式到併式的教學重點;但不全以時間序來探討。

 

加減類型兩步驟問題

  加減類型兩步驟問題有連加、連減、先加再減、先減再加;用例子來說明同類型還有差異。

  例題一:小美收集了13個空寶特瓶,拿了10個去資源回收,哥哥又給他2個,小美現在有幾個空寶特瓶?

  例題二:操場上有13個小朋友在跳繩,其中有10個男生,後來有2個女生也來跳繩,現在有幾個女生在跳繩?

  這兩個例題都可以先算13-10=3,再算3+2=5,但例題一從語意上很明顯看出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例題二對學生而言就困難不少。例題二的先算部分,是隱藏在加法的進階題型10+( )=13中,學生要了解「其中」有部分——整體的關係,才會用13-10=3來算。

  這兩題,若有學生先算13+2=15,再算15-10=5也是可以,他們是想先知道總量,再算剩下或其餘的量。

  尚未併式的兩步驟教學,不論學生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教師不宜只關心列式和答案,應該要讓學生多從「理解題意」中,來說明算式和題意的關連,以及其代表的意義。

  到兩步驟併式教學,學生可從舊經驗列出:先算13-10=3,再算3+2=5,教師確認學生都能溝通算式代表的意義後,接著要問學生題目中沒有33代表什麼?3怎麼來的?教師再引導可以用算式13-10取代3,並配合「先算的加括號」,所以3+2=5就會變成(13-10)+2=5;教師教併式以「誰取代誰」外,還要讓學生在併式記錄上,能配合題意說明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隨著這類題目的教學與練習,學生應可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兩步驟問題的不併式的解題,以及解題記錄的併式學習。

 

乘法類型兩步驟問題

  當學生學過乘法後,就會進入乘與加減類型的教學,它們的題型相較加與減類型複雜很多,併式前的解題與併式的舉例,整體可分成兩大類。

  例一~例三是「先算乘再算加/減」。

  例一:先算14×6=84,再算84+5=89,併式是(14×6)+5=89

  例二:先算14×6=84,再算84-5=79,併式是(14×6)-5=79

  例三:先算14×6=84,再算100-84=16,併式是100-(14×6)=16

  例四、例五是「先算加/減再算乘」。

  例四:先算3+7=10,再算10×6=60,併式是(3+7)×6=60

  例五:先算10-3=7,再算7×6=42,併式是(10-3)×6=42

  學生要先「理解題意」,才能充分掌握先算的是+、-或×,再算的是×或+、-,學生無法只憑藉關鍵字來解題;再觀察題目中沒有的數是怎麼來的,進行「誰取代誰」,才能完成併式。

 

除法類型兩步驟問題

  學生學過除法後,就會進入除與加減類型的教學,一樣是「先算除再算加/減」,或是「先算加/減再算除」的兩大類;也會學習乘和除類型,這類型通常有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的題型。

  這些除與加減、乘與除的兩步驟問題教學,未涉及併式時,須同加與減、乘與加減類型的教學一樣,從「理解題意」入手,從重要訊息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涉及併式的教學,還是須從先算、後算的算式中,找到題目中沒有的數,這數也是先算的結果,會在後算的算式中出現;透過「誰取代誰」的動態歷程及「先算的加括號」就能完成併式。

  一般教材設計會靜態呈現「誰取代誰」的表徵,但教學可以更動態呈現「替換」的歷程,加上教師引導題意和算式中每個數的關連,可助學生減少併式學習困難。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