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扎根 宜縣南屏闖關吃出健康

  宜蘭縣南屏國小長期將「食育」視為學童發展的「第六育」,昨天與宜蘭縣教育處、企業合辦「吾食吾課校園食育活動」,學生從闖關認識友善生產、吃在地、食物轉型等食育觀念。闖關遊戲開始前,教育處長王泓翔帶領大家宣誓,要成為落實珍惜食物精神的小公民。

  學生林依旻說,闖關遊戲很有趣,認識宜蘭當地季節蔬果,像是礁溪空心菜就是好吃的在地食材。吳秉宸表示,透過在地的蛋農分享非籠飼雞,米農分享友善環境的黑米生產方式,深入了解動物福利、在地生產等食農議題。

  校長夏明義說,這次的關卡精心設計,包括透過盲測品嘗食物的真味道,挑戰商品標籤辨識,學習選擇「零添加」食物等,學生對產品製程與食品安全有進一步了解。

食育扎根 宜縣南屏闖關吃出健康
來源:【國語日報 記者阮筱琪/宜蘭報導 2020/12/04】

文資保存教育向下扎根 南門國小學童手繪門神建立古蹟修復觀念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陳澄波文教基金會執行的文化資產保存教育推廣活動,今(3)天帶領臺北市南門國小三年級學生,透過實地踏查學校附近古蹟「欽差行臺」內的彩繪門神、觀察古蹟的結構特徵,再由小朋友親手繪製自己專屬的門神,藉此讓孩子們理解文資保存與修復的重要,也鼓勵學童多多親近生活周遭的古蹟文物。

  南門國小三年級學童上午步行至學校附近,臺北植物園內的古蹟欽差行臺,活動開場由磚木取夥故事劇場團隊與寶島神很大主持人阿白以穿越時空的戲劇展演,帶出欽差行臺的歷史沿革,接著孩子們動手紀錄觀察到的門神結構與損害狀況,主持人更介紹歷史上重要的文物和建築,在孩子們心中建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軸概念。

  活動講師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黃博鈞(老牛)表示,從戲劇與故事出發,能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古蹟與學童產生連結,引起好奇,也才能進一步強調古蹟保存的重要。

  離開欽差行臺,孩子們回到學校,在木板上繪製屬於自己的門神,無論門神的性別、表情、服裝配件及動作,都由學生自由發揮。這時黃博鈞(老牛)老師也引導孩子們思考,如何讓門神遠離潮濕、日照與昆蟲以維持初畫好的樣子,並帶出結合科學、藝術與歷史的古蹟修復工作。

  陳澄波文教基金會助理謝依潔表示,這次的推廣活動巡迴北、中、南、東與離島共12所學校,期望藉此鼓勵國小學生循著建築彩繪的蹤跡,對自身周遭就有的老房子與古蹟能有細微的觀察,並從小在心中種下文資保存與古蹟修復的種子。

文資保存教育向下扎根 南門國小學童手繪門神建立古蹟修復觀念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王唯瑾/臺北報導 2020/12/03】

原生樹種回家鄉 富山實小種佛光樹期發展文創課程

  蘭嶼和綠島的原生樹種「金新木薑子」,在陽光照射下葉子會發亮,又稱作佛光樹,數量稀少,臺東縣富山國際教育實驗小學,日前獲民間企業捐贈11棵佛光樹,不僅讓稀有樹種回到家鄉,未來學校也將運用自然掉落的樹枝及樹葉發展文創課程。

  金新木薑子為樟科長綠中喬木,主要生長在蘭嶼及綠島,數量極為稀少,被農委會列為「嚴重瀕臨絕滅」,樹高可至3至6公尺,因葉背披有金黃色柔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俗稱為「佛光樹」,早期傳說,這種樹在夜晚月光照射發出亮光,能引導漁船回家。

  社會企業綠色冀泉捐贈11棵佛光樹給富山實小,日前由師生將其中4棵種在校園中,學生葉書亞說,國際教育課程有上到原生種,而佛光樹是蘭嶼原生種,就臺東「正港」的樹,種植原生種能讓植物更快適應環境,長得更好。

  校長廖偉民表示,獲贈的佛光樹原本種在外縣市,險些面臨遭砍的命運,綠色冀泉將這些樹購回,並轉贈學校,讓稀有樹種能回到故鄉,也讓孩子了解,在這塊土地上跟自身息息相關的事物,都具有教育價值。

  10多年前林務局將佛光樹拿到本島復育成功,如今已能在臺灣本島種植,尤其臺東靠近蘭嶼綠島,氣候相對適合佛光樹生長,佛光樹除了可作為景觀植物,自然落枝、落葉也具有經濟價值,廖偉民表示,未來會請企業提供文創課程,教學童利用斷枝落葉製作香水與文創品,學習利用天然材料創造循環經濟。

原生樹種回家鄉 富山實小種佛光樹期發展文創課程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林睿鵬/臺東報導 2020/12/03】

特教教材教具設計比賽 優良作品製成電子書

  為了提升特殊教育教學品質,教育部國教署舉辦第六屆獎助製作特殊教育教材教具設計比賽,鼓勵各界研發高級中學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適用的教材、教具、輔具及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共112件作品參賽,最後選出包括3件特優在內的39件優良作品,後續將彙整製成電子書,提供各學校精進教學之用。

  這屆賽事獲得全國學術研究機構、民間團體及從事特教工作者熱烈參與,參賽作品相較前屆的76件,不論品質與數量上都更為亮眼。比賽分為身心障礙類與資賦優異類,並各自分成教材組、教具與輔具組、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組等三大組別,歷經初審及複審,評選出特優3組、優等8組、佳作12組及入選16組等39件優良作品,共86名得獎者。

  教材組特優作品「田美友誼-跨校交筆友」,由基隆市深美國小教師吳荔馨與桃園市上田國小教師邱雅姿共同設計,構想起因於學障學生除了學習策略、溝通訓練等需求,也常有自我認同及網路資訊素養缺乏,以及不友善網路留言、網路溝通社會技巧等困擾。兩位老師選擇使用基礎書信往返訓練書寫,結合FB、IG、YOUTUBE等社群軟體的圖章和使用習慣,深入體驗學習,讓學生透過演練來提升相關能力。

  另一教材組特優作品「愛己特攻隊」,由國立新竹特教學校陳慧彥、溫明惠及曾滿枝3位教師共同創作,以有趣的遊樂園主題為發想,結合自創的超人圖像,設計成可提升學習興趣的「愛己遊樂園」,包括五個玩樂主題任務,學生在「處己」的課程歷程中,依序完成五個主題的學習,漸進培養情緒「覺察」、「表達」及「管理」等能力,進而引導成為充滿正能量、愛自己,甚至愛他人的「特攻隊」超人。

  教具與輔具組特優作品「衝突森林桌遊」,由國立新竹特教學校教師溫明惠設計,以湯瑪斯(Kenneth W. Thomas)發展的「衝突處理導向」為發想,設計代表逃避、順應、妥協、合作、競爭的五種森林動物,並以故事情節吸引學生興趣,加上有趣且圖畫色彩豐富的桌遊教具,可充分引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之間踴躍討論,不再執著單一模式,也能夠接納意見、調整自己。為了獲得遊戲的優勝,學生的專注力自然而然集中在課程學習及桌遊的過程,比起一般處理衝突的社會技巧課程學習效果更好、更有趣。

  教育部今天(3號)舉行「第六屆教育部獎助製作特殊教育教材教具設計比賽頒獎典禮暨發表知能活動」,頒發5千至5萬元不等的優良作品獎金及獎狀,鼓勵參賽者的用心與貢獻;此外,得獎作品也將彙集成冊並製成電子書,置於國教署特教網路中心及國教署優質特教平台,提供各教學單位索取運用。

特教教材教具設計比賽 優良作品製成電子書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林宜箴/臺北報導 2020/12/03】

新北好聲英師生展歌喉 演唱比賽落實英語生活化

  優雅的歌聲搭配著整齊的步伐,新北市109年度國小英語歌曲演唱比賽市賽,本週六(5)將在集美國小隆重登場,本次英語歌唱競賽不只是提供學生展現學習成效的舞臺,更藉由師生練唱創造出有助於學習英語的校園氛圍,以落實新北市生活化英語的教育政策,讓學生可以跟國際接軌,為國家培養敢說、能講、愛用英語的世界公民。

  新北市每年舉辦國小英語歌曲演唱比賽,今年共有276組師生報名參加,其中有54組進入市賽,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為了提升學校師生雙語學習風氣,新北市國小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自去年起新增「教師團體組」,邀請校長帶領教師共同參與競賽活動,舞台上校長及教師皆賣力演出,表現精采絕倫,不僅可看出新北市教師的活潑與創意,更代表新北市推動之生活化英語已在學校發酵成長。

  中信國小是新北市雙語實驗課程學校,特別著重在藝文領域課程的發展,透過外籍英語教師Kent與中籍教師共同討論課程方向與設計主題,讓學生不僅體驗到更豐富及多元的美術及音樂課程,更在潛移默化下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該校英文老師劉芊妤表示,小朋友們藉由比賽,體會到英語歌唱的美好與表演的樂趣,相信這會是他們小學生活中很值得回憶的一部分。方千燕同學興奮表示,練習時雖然很辛苦,但是獲獎覺得很開心,這次初賽有一些地方還唱得不夠好,但還可以再加油,決賽的時候會全力以赴。

  新北市教育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英語學習「生活化」,相信透過英語和生活脈絡的連結,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能力與成效,致力於開發生活英語佳句互動式電子書、推動各校每週一日英語日、辦理各項英語競賽、於偏遠地區學校推動外師雲端教室課程及發展地方特色雙語課程等多項政策,從打造雙語校園出發,進一步發展到家庭及社會。

新北好聲英師生展歌喉 演唱比賽落實英語生活化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0/12/03】

打造城市水田 太平國小謝天祭慶豐收

  臺北市太平國小利用校內的閒置空間,打造了一塊水田,讓學生從插秧、挲草、灌溉、施肥、收割、曬穀直到輾成米製作爆米香,都親身參與,透過體驗農夫辛苦種稻的過程,讓孩子更珍惜每一口吃進的食物。

  太平國小將於12月7日舉辦謝天祭及收割稻穀活。為展現古人敬神謝天的美德與文化精神,在正式收割活動前,將辦理盛大的謝天祭,在收割水稻前會有分組及活動解說,讓參與的學生對整個收割程序能有完整的認識,接著就讓參與的老師與學生共同體驗收割稻子,並將收割下來的稻穗,帶至打穀機,將水稻的穀粒與莖桿分離,接著將利用工具將稻子的雜質篩除,並整理稻草,現場還有老師教導如何曬穀及掌草,以充分利用稻草的價值。

  今年太平國小向行政院農糧署爭取到食米學園的補助計畫,透過田園志工團協助一系列的食米教學活動、從壽司、米披薩、粽子等推廣米食文化,搭配水稻田的完整歷程學習,積極推廣米食文化,看到孩子俯身親手割下的稻穗,是滿足,也見證幸福,期待來年太平水稻田能繼續的豐收,並將農夫打拼的精神與文化傳承下去。

打造城市水田 太平國小謝天祭慶豐收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周明慧/臺北報導 2020/12/03】

「保護阿紅大作戰」 新北米倉國小獲永續校園綠旗認證

  行政院環保署舉辦109年「臺美生態學校認證表揚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新北市今年共有8所學校獲獎,其中米倉國小獲得最高榮譽「綠旗認證」,目前全臺灣只有14所綠旗認證學校,新北市累計就有4所,是全臺綠旗學校之冠,顯示校園生態營造榮獲肯定。

  今年度獲得綠旗認證通過的米倉國小,以減少垃圾、保護紅螯螳臂蟹及減少廚餘為目標,校長林愛玲表示,淡水河的環境日益不佳,且學校鄰近的馬路上,時常發生陸蟹「阿紅」車殺事件,孩子們看到都會很心疼很難過,因此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在校內成立陸蟹保育區並設置護蟹地圖,調查整個淡水左岸阿紅經常出沒的位置跟時間,以實際行動關懷在地生態環境。

  愛玲校長說,校內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歡阿紅,因此開始發起要做QRcode、調查阿紅會出現的熱點,小朋友們還會去淡水左岸跟遊客做宣導,他們發現,很多人只知道是招潮蟹,並不認識阿紅是什麼,也不知道哪些行為會去傷害到牠,經過孩子們的宣導,遊客才了解,保育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也因為遊客從不知道,到經過宣導後理解,很有成就感也覺得原來也有機會發揮自身影響力!

  另外獲得銀牌的新市國小,長年推動雙語及食農教育,融合零剩食、零廢棄的概念,調查學生飲食習慣,透過校園內自立廚房轉換學生不愛吃的食材,像是將茄子融入咖哩、苦瓜切碎跟碎肉一起拌炒,增加孩子們的食慾就可以大大減少廚餘的量,落實食農教育的意義。校長陳佩芝表示,在六年級時會帶孩子們去參觀廚房,了解廚工阿姨的辛勞,之後利用前後測觀察廚餘的量,找到原因後用英文去跟各年級的孩子們宣導,並將這些成果製作成小論文來分享,希望能真正實現零廚餘的概念。

  至於獲得銅牌學校的深坑國中,校內擁有得天獨厚的豐富自然環境,學校有數十種鳥類悠遊棲憩,長期與野鳥學會合作,規劃鳥類生態行動方案,因為鳥類無法識別透明的窗戶,經常發生鳥類撞上窗戶受傷的事件,因此學生主動進行窗貼設計,使學校成為野鳥救傷中心據點,為生命教育與生態保育的展現。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幅員廣大,為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15「陸域生態」鼓勵各校發展出環境教育方案2.0川山家計畫,結合山林田野教育、海洋教育、溼地教育及原生物種復育等,並連結至校本課程,從關心在地環境出發、擴展至家鄉社區,培養學生成為與自然環境互動共好的綠色公民。

「保護阿紅大作戰」 新北米倉國小獲永續校園綠旗認證
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記者王芓諭/臺北報導 2020/12/03】

【備課】109上_國中社會二年級_備課歷史篇_勘誤(2020/12/03)

回數/課數/單元:第二篇 第5章 西力衝擊下的東亞世界

頁數:248

行數:實作與練習解答

原始資料:

此圖為當時英國插畫家依據馬加爾尼隨行畫家的紀錄改繪,馬加爾尼拒絕行三跪九叩大禮,但乾隆皇帝仍准許其用單膝跪地的方式晉見。圖中皇帝、官員的神色傲慢。當時西方對中國不甚了解,僅能依據使者在中國的見聞想像中國的情景。

更正資料:

加爾尼拒絕行三跪九叩大禮,但乾隆皇帝仍准許其用單膝跪地的方式晉見。圖中皇帝、官員的神色傲慢。當時西方對中國不甚了解,僅能憑想像描繪中國的情景

 

勘誤內容說明:誤植

 

 

<研習>12/23_新科技讓英語教室自動好

{
“MyObject”: [
{
“title”: {
“main”: “最新消息”,
“sub”: “新科技讓英語教室自動好”,
“Date”: ” ”
},
“catagory”: {
“txt”: “pdf”
},
“content”: {
“src”: “https://material.hle.com.tw/wp-content/uploads/2020/12/1223%E5%BD%B0%E5%8C%96%E5%92%8C%E4%BB%81%E5%9C%8B%E5%B0%8F%E7%A0%94%E7%BF%92%E5%82%B3%E5%96%AE.doc”,
“download”: [
{
“type”: “pdf”,
“name”: “pdf下載”,
“file”: “https://material.hle.com.tw/wp-content/uploads/2020/12/1223%E5%BD%B0%E5%8C%96%E5%92%8C%E4%BB%81%E5%9C%8B%E5%B0%8F%E7%A0%94%E7%BF%92%E5%82%B3%E5%96%AE.doc”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