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疊圖樂–認識臺灣地理的互動式教學工具

家鄉疊圖樂–認識臺灣地理的互動式教學工具

文/楊美玲老師

  家鄉,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擁有豐富多彩的地形,每一處都充滿著回憶和故事。翰林電子書中的家鄉疊圖樂是探索家鄉地形的新利器,不僅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也激發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家鄉疊圖樂是一個互動式的數位教學工具,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臺灣的地理特徵。這個工具採用圖層疊加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顯示不同的地理信息,從而全面且深入地認識臺灣的地理環境。接下來,將詳細介紹這個工具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其在國小社會科教學中的應用。

 

一、了解地圖的基本元素

  在開始疊圖樂之前,先讓孩子們了解地圖的基本元素是十分重要的。地圖上常見的元素包括山川、河流、湖泊、城市等,透過這些元素,孩子們可以更好的理解地形的變化。可以通過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地理景觀,引導學生認識地圖上的各種符號和標誌。

 

二、功能介紹

  家鄉疊圖樂提供了多種地理信息圖層,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顯示或隱藏這些圖層。主要功能包括:

1. 行政區域:顯示臺灣的行政區劃。

2. 四大區域:展示臺灣的四大地理區域。

3. 地形分布:提供2D和3D兩種地形顯示模式。

4. 五大地形標示: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平原。

5. 人口分布:展示臺灣的人口分布情況。

6. 河流:顯示臺灣主要河流的分布。

7. 水庫:標記臺灣重要水庫的位置。

8. 海岸線:展示臺灣的海岸線輪廓。

9. 鐵路:顯示臺灣的鐵路網絡,包括一般鐵路和高鐵。

10. 公路:展示臺灣的公路系統,包括一般公路和高速公路。

11. 航海:標記主要港口和航線。

 

三、使用步驟

1. 開啟工具:點擊”選家鄉”按鈕,進入互動介面。

2. 選擇圖層:

  - 在右側控制面板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地理信息類別。

  - 每個類別下有多個選項,如”開”、”關”、”完整”、”邊界”等。

  - 點擊相應的按鈕來開啟或關閉特定的地理信息圖層。

3. 調整顯示:

  - 對於某些類別(如地形分布),可以選擇2D或3D模式。

  - 五大地形標示可以單獨選擇顯示山地、丘陵、台地、盆地或平原。

4. 疊加圖層:

  - 可以同時開啟多個圖層,例如同時顯示行政區域和河流。

  - 通過不同圖層的組合,可以觀察到地理要素之間的關係。

5. 重置:

  - 如需重新開始,可以點擊右下角的”重設”按鈕,將所有設置恢復到初始狀態。

 

四、在國小中年級社會科教學中的應用

 

五、在國小高年級社會科教學中的應用

 

六、結語

  家鄉疊圖樂是一個強大而靈活的地理教學工具,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臺灣的地理特徵,還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分析能力。通過在國小中、高年級的社會科教學中靈活運用此工具,教師可以設計出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課程,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並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在使用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逐步增加內容的複雜度。對於中年級學生,可以從基礎的地理概念和簡單的圖層組合開始;而對於高年級學生,則可以引入更多的圖層疊加和複雜的分析任務。此外,教師還可以將這個工具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如小組討論、實地考察等,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家鄉疊圖樂不僅是一個良好的互動式學習工具,也是激發學生愛護家鄉、關心環境的良好媒介。通過深入了解臺灣的地理特徵,可以培養學生對本土文化和自然環境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成為良好的公民。

探索家鄉的老故事—翰林版四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111年下)教學步驟分享

探索家鄉的老故事—翰林版四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111年下)教學步驟分享

文/楊美玲老師

引言:

家鄉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家鄉的老故事,接下來將以翰林版四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為例,透過翰林電子書中的教學步驟bar【引起動機、閱讀課本、課堂活動和課後統整】四個步驟,帶領孩子們進入一場有趣且充實的學習之旅。

 

一、引起動機

首先,我們需要引起孩子們對家鄉老故事的興趣。在這一步驟中,教師可以點擊電子書中的引起動機,透過精彩的圖片展示家鄉的美景和古老的建築。搭配圖片詢問孩子是否有去過或看過這些地方,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家鄉的故事。教師還可以使用翰林【臺灣搜cool】,點選自己家鄉所在的縣市,點選行政區,點選要搜尋的類別(主要景點),就會出現許多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圖片,圖片可以用網址連結的方式傳送到學生的平板中,也可以下載成PDF檔或文字檔,可供教師自行編輯運用。

在這裡,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例如「你知道家鄉有哪些古老的建築嗎?」、「你想知道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嗎?」,來引導孩子們思考和表達他們的興趣。同時,將這些圖片展示在課堂上,讓孩子們視覺上感受到家鄉的美麗和歷史,進而激發孩子對學習的渴望。

 

★★教學步驟好用的地方:

翰林臺灣搜cool平台是家鄉教學資料庫,首頁的圖案精美,色彩豐富,能吸引學生目光,此資料庫中提供了豐富的圖片資源,讓教師能夠靈活運用,教師可以根據家鄉所在地直接點選地圖,或是使用選單選擇縣市及行政區,提供多種類的圖片類別,包含了地名由來,特產小吃,主要景點,節慶與民俗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所需,選擇要讓學生觀察的圖片,更精準地引起學生的動機。(順帶一提,除了多種不同主題的圖片及文字說明之外,還有各縣市行政區域圖、縣市地形圖、學習單、考卷等,提供教師多種好用的教學資源,節省教師備課時尋找教學媒材及參考資料的時間,學習單有Google表單版,教師點入連結後,只要按下「建立副本」,檔案將會存於您登入的Google雲端硬碟中,老師即可自行運用,修改檔名;也可以使用簡單的3步驟派送網址給學生,結合生生用平板的政策,讓教師教學變便利。

 

二、閱讀課本

引起動機後,我們進入第二步驟,教師可以點擊電子書中的【閱讀課本】。在這一步驟中,包括小故事語音領讀、閱讀課文和閱讀圖片。

1.小故事語音領讀:透過語音領讀,可以提高孩子們的聽力理解能力,同時使他們更容易投入到故事情境中。

2.閱讀課文及圖片:分頁帶領孩子們仔細閱讀課文,理解課文涵義。教師除了針對重要內容或較深奧字詞進行解釋之外,也可以請孩子自己提出問題,找出答案,讓孩子來發表,確保孩子們對課文有全面的理解。

3.閱讀圖片:分頁帶領孩子們仔細觀察家鄉文物的圖片,這些圖片可以幫助孩子更直觀地感受情境,激發孩子對圖片背後故事的好奇心。

這一步驟的目的是建立起孩子對家鄉文物的整體認識,為後續的課堂活動做好準備。

 

★★教學步驟好用的地方:

小故事語音領讀的方式及觀察圖片,豐富了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得到全方位的體驗,更容易引起學生對家鄉故事的興趣。

 

三、課堂活動

在第三步驟中,教師可以點擊電子書中的【課堂活動】,透過多元的課堂活動,讓孩子們更深入地理解家鄉的故事,同時培養他們合作與表達的能力。

1.說一說:讓孩子們就剛才閱讀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口頭表達,分享他們的感受和理解。這有助於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促使孩子對課文內容進行思考。

2.觀賞影片:透過觀賞介紹家鄉文物的影片,讓孩子在短短幾分鐘內可以快速認識家鄉古蹟的由來及歷史,事半功倍。

3.分組討論:將孩子們分成小組,讓他們討論課文中的重要元素,例如什麼是古蹟、古蹟有什麼特色、古蹟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等問題,培養孩子們的合作團隊的意識。

4.用T圖表紀錄家鄉古蹟:在小組討論後,使用T圖表,讓孩子們收集家鄉古蹟的名稱、過去的功能等資料,整理之後記錄在T圖表中。這有助於孩子們對家鄉歷史的深入了解。

5.上台分享:每個小組都需上台分享討論結果,展現自己的收穫,也可以讓其他組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這一步驟的目的是透過實際的活動,使孩子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家鄉的故事,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表達能力。

 

★★教學步驟好用的地方:

除了在電子書中提供的動畫、影片、Youtube資源之外,在翰林臺灣搜cool平台中還有一系列名為【哈囉臺灣】的教學影音,這是全新自製的影片,包含了全臺22個縣市,以綜藝節目型態製作的家鄉行腳影片,由帥氣的曾子余與可愛的特派員翰林小花擔任主持人,每一集中實際帶領學生到不同縣市,深入淺出介紹當地的環境、人文特色、物產與景點,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視覺饗宴,即使學生無法親臨現場,也能透過短短幾分鐘的影片,迅速理解當地特色。

 

四、課後統整

最後,進入第四步驟,教師可以點擊電子書中的【課後統整】。在這一步驟中,我們將回顧所學,透過提問的方式,確保孩子們對家鄉文物的理解程度。

1.回顧所學:教師可以總結本小節的重要內容,強調家鄉文物建築的重要性和價值。

2.利用3個問題提問:A.古蹟的定義是甚麼?透過這個問題,確保孩子們對古蹟有清晰的認識,理解其特殊的歷史價值。B.古蹟存在的意義有哪些?這個問題能引導孩子思考古蹟對社會和文化的貢獻,加深對其價值的理解。C.透過家鄉的古蹟可以讓你知道過去曾發生哪些事?這個問題促使孩子們思考古蹟背後的歷史故事,進一步拓展他們的知識。

這一步驟能確保孩子們在學習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

 

★★教學步驟好用的地方:

透過提問,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能夠促使他們進一步思考,形成對家鄉古蹟更加深刻的印象。

 

結語:

透過以上四個步驟,我們成功地引起了孩子們對家鄉文物的興趣,並通過多元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深入了解家鄉的文化和歷史。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同時也有助於他們建立對家鄉的深厚情感,促使他們更加關注和熱愛家鄉的文化遺產。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步驟Bar】中的步驟操作,並搭配【翰林臺灣搜cool】平台提供的豐富圖片資源,使教學過程更加靈活多樣,深化學生對家鄉文物的體驗,也有助於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建立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高年段探究活動說明

高年段探究活動說明

文/錢富美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高年級 PBL 的探究活動步驟說明

  為建構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在每一單元中設有「探究社會有絕招」,以「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為學習策略,其步驟有四:發現問題→蒐集資料→提出做法→行動省思。

 

步驟1:發現問題

  教師可利用學習單、問題情境、閱讀文本等方式,請學生連結自身的生活經驗,發現或產生與生活有關的問題,進而思考和各單元有關的重要議題。

步驟2:蒐集資料

  教導學生探討已知的、未知的與需要知道的知識,從已形成的問題意識,利用網路搜尋與多元方式去蒐集資料。

步驟3:提出做法

  教導學生將已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並回答問題。學生可以使用「T表」、「心智圖」、「六何法」、「九宮格思考圖」、「流程圖」等方式,來擬定適合的解決策略,並有系統的整理資料。

步驟4:行動省思

  指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報告和發表蒐集到的資料與學習成果;接著讓學生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同時思考如何將擬定好的策略實踐於生活中。

 

  學生透過PBL的學習策略,不僅能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學會進行批判思考、做決定的能力,在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中,能進一步達到自主學習、反思與體驗的歷程。

 

  透過「問題本位學習」的學習步驟,可以達成以下功能:

一、促進學生認知:學生在生活情境的脈絡下與問題互動,能建構有意義的課題。

二、發展批判思考技能:學生從問題意識的產生、蒐集資料、整理分析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皆是自我組織與自我導向的學習方式,是促進批判思考的任務設計。

三、增進獨立學習、合作與動機:學生採取的是一種自主學習的行動,透過與同儕相互討論的歷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激盪出一個以上的解決方案,此過程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

 

  這些能力都是108課綱中所強調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的核心素養重要內涵。

中年段探究活動說明

中年段探究活動說明

文/錢富美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4F 引導法

  4F引導法是由英國學者Roger Greenaway提出的「動態回顧循環」(Active Reviewing Cycle)引導技巧歸納而來。4F意指:事實、感受、發現及未來。事實:對所發生事件的客觀描述;感受:對某一種情境會產生的情緒反應;發現:從這種情況中學到的具體知識;未來: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以便於在未來使用。

  4F引導法是一種「引導反思」的理論,若配合Bloom的認知教育目標,從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到創作,教師可以依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智成熟度,利用4F引導法的步驟,逐漸提高問題反思的內容與層次。

  例如:在三上社會課本中,第一單元「三年級的我」旨在讓學生認識同班同學,了解學習環境的改變,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4F引導法的設計上,分成以下四個步驟:

  先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先觀察從二年級升上三年級之後所產生的改變,並從自己的生活習慣中,找出會引起生活上或學習上的困擾;接著請學生表達對這些困擾的心情或想法;為了讓生活和學習可以步上正軌,再來請學生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困擾;最後為了將想法內化並產生具體行為,請學生選擇一項可以具體行動的方法並加以執行。

  此流程步驟乃是從簡單的記憶到了解問題所在,然後加以分析與應用的一種自我反思的設計。

摘要T表

摘要T表

文/錢富美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奧蘇貝爾(Ausubel)(1963)所提的「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學習者能知覺到新的學習內容和其大腦原有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有所關聯,並能將新舊知識連結,經學習後,內化為認知結構的一部份。閱讀文本是學生增進認知能力很重要的方式,而如何有效地閱讀與理解文本,學會做筆記是一種很有用的方式。因為這是一種聆聽、整理與內化的認知歷程。

  做筆記的策略種類多元,本次提供了「做摘要」與「T表」的筆記策略,乃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與識字量而設計。Wormeli(2006)在其「教學生做摘要—五十種改進各學科學習的教學技術」一書中提到,教導學生學會做摘要的策略有幾項功能:1.活化學生的個人背景知識,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2.提高學生的專注力;3.教導學生辨識文本的根本結構,並能以圖解形式做有效的摘要文本內容等。

  關於「做摘要的策略」,Wormeli(2006)提到,可以用各種感官方式,包括書寫、口說、藝術表達、動作表達等型式,以及適用於個人作業或團體活動的步驟。藉由各種策略,讓學生透過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動耳聽、動眼看及適度走動等,學會從複雜的文本中,了解事實知識,形成概念,進一步應用到不同情境的問題學習。

  本冊依據國小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程度,先教導學生學會「做摘要的方法」三個步驟,以了解課文重點;接著製作T表,以兩欄多列的表格,讓學生進行資料的整理、分析與比較,如此可增進學生有效的閱讀理解以及後設認知的能力。為使學生能有效學會做摘要與T表,教師可採取以下教學方式:先給予明確的示範與教導,然後逐步引導學生練習,從小組統整練習到配對統整練習,後給予學生個別統整練習。透過團體與個人的練習,逐步將學習責任轉移至學生個人身上,直到學生能獨立完成工作為止。

心智圖在社會課本的教學策略

心智圖在社會課本的教學策略

文/錢富美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一、心智圖的定義

  心智圖(Mind Map)是以圖形方式呈現想法、概念、信息和任務之間關係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人們更清晰地組織思想,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並更有效記憶和學習。

 

二、心智圖的結構

心智圖的結構有四個主要核心概念:

一、關鍵詞:以名詞為主、動詞為輔,也可加上形容詞與副詞。

二、放射思考的圖解結構:心智圖由「樹狀結構」與「網狀脈絡」構成。

(一)「樹狀結構」:心智圖的結構從中心開始,以放射線向四周延展。心智圖的中央是核心概念或主題,從中心主題延伸出的主要分支,代表主題的主要分類或子概念。最後一層的子概念可用具體事物的名稱或描述內容。

(二)「網狀脈絡」:連接中心主題和子概念之間的直線或曲線,以顯示關係。

三、色彩或線條:可使用不同的顏色和線條來區分不同的主題或類別的資訊。

四、圖像:可在重要的地方加上簡單的圖像、圖示或符號,以增加視覺呈現效果,幫助記憶和理解。

 

三、心智圖的應用

  以第一單元「家鄉的地圖與運用」為例,探討地圖符號的運用,可以在心智圖中央呈現「如何閱讀地圖」,子概念則是「圖名」、「方向標」、「比例尺」與「圖例」。接著下一層則可描述各個符號的具體內容。若要提升閱讀、理解或記憶能力,學生可在心智圖加上色彩,同一類資訊使用同一個顏色來畫線條或寫文字。

維恩圖在社會課本的教學策略

維恩圖在社會課本的教學策略

文/錢富美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一、維恩圖的定義

  維恩圖(Venn diagram)是一種以圓形區域表示集合和它們之間關係的圖形工具。它由英國數學家約翰•維恩(John Venn)提出,用於視覺化和比較不同集合之間的共同元素和不同元素。

 

二、維恩圖的功能

  維恩圖通常由圓形表示集合,並以重疊的圓區域表示集合之間的交集。常見的維恩圖類型有:兩個集合的維恩圖、三個集合的維恩圖或多個集合的維恩圖,每個圓形代表一個集合,而交疊的區域表示各個集合的共同元素和共同特徵。維恩圖可以應用於社會領域的教學上,將兩個或多個概念間,區分出相同或相異的範疇並加以比較。

 

三、維恩圖的應用

  翰林六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在每一單元中設有「探究社會有絕招」,以「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為學習策略,有四步驟:發現問題→蒐集資料→提出做法→行動省思。

  在PBL的「提出做法」中,可教導學生用「維恩圖」的方式整理蒐集到的資料,例如:六上第三單元「生活中的各種規範」,旨在學習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並了解其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和日常生活,內容涵蓋兩者的約束、產生和裁決等,因此可以使用維恩圖來展示其共同點和不同點。

  在探究活動的設計上,以「道德與法律這兩個社會規範,有什麼異同?」為題,希望能培養學生解析兩者對生活有何影響。因此在「探究社會有絕招」的教學策略,使用「維恩圖」,透過統整班上同學的想法和資料,分析兩者的差別和共同點。

 

四、維恩圖的呈現方式

  可依據不同需求,繪製不同主題的維恩圖。

1.規範比較

2.博物館比較

六何法在社會課本的教學策略

六何法在社會課本的教學策略

文/錢富美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一、六何法的定義

  「六何法」指的是英文的5W1H,包括(1)何人(Who):文本提到哪些人?(2)何事(What):文本提到哪些事?(3)何地(Where):在哪裡發生?(4)何時(When):什 麼時候發生?(5)為何(Why):事件為何發生?(6)如何(How):如何解決?結果如何?

 

二、六何法的功能

  「六何法」原本多被引用於如何幫助學生提升其閱讀理解力,隨著108課綱強調探究與實作的能力,「六何法」也逐漸被用於不同學科的探究教學設計上,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批判思考能力。

 

三、六何法的應用

  翰林五年級社會教科書教材採用統整課程設計,內容涵蓋「臺灣地理」、「臺灣歷史」、「公民與社會」等社會科學基本知識,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並融入人權、環境、科技、原住民族、多元文化等議題。為建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探究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在每一單元中設有「探究社會有絕招」,以「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為學習策略,步驟有四:發現問題→蒐集資料→提出做法→行動省思。

  為幫助學生能有效的閱讀、理解並整理出大量的文本內容,在PBL的「提出做法」中,可教導學生用「六何法」的方式整理所蒐集到的資料,其優點是讓學生以「六何法」的發問方式,整理出文本或問題的中心主旨,以形成清楚脈絡的思考結構。此種策略簡單易懂,因此非常適合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例如:在五上第三單元的「探究社會有絕招」裡,學生想探討的主題是「西方人再次來臺,對臺灣造成哪些影響?」教師可訓練學生利用「六何法」的圖形來整理資料並進行分享。

 

四、六何法的圖形

  「六何法」的圖形可以使用不同的圖像組織呈現,例如:表格六何、蜂窩六何、圈圈六何、心智圖六何等。

1.表格六何

2.蜂窩六何

3.圓圈六何

4.心智圖六何

【教專】113下_國小社會三年級_教專第二本_頁198勘誤(2024/8/29)

頁數:第198頁
行數:牛奶圖片

原始資料:

 

 

 

 

 

 

 

 

 

更新資料:

 

 

 

 

 

 

 

 

 

勘誤內容說明:因考量到學生使用113學年下學期之教科書時,為西元2025年,為避免造成教師批改、學生學習之困擾,故更改參考解答為「不可購買,因為超出保存期限」。